第一章  近代初期诗文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开始步入转型时期。龚自珍、魏源等启蒙作家的创作,形成这一时期进步的文学潮流。同时,在传统文坛上则有宋诗运动和桐城派古文的“中兴”。

  第一节 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字尔玉,又字璱人,曾更名易简,字伯定,又名巩祚,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出生于仕宦之家,祖父、父亲皆有著述,母亲是著名学者段玉裁的女儿,爱好文学,妹妹也能写诗填词。龚自珍幼年时便才华横溢,外祖父段玉裁对他非常欣赏,并且在学业上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和教诲。得天独厚的家庭条件,为他的文学创作和学术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嘉庆二十三年(1818),龚自珍乡试中举,其后却屡试不第,直至道光九年(1829),始中进士。后宫至礼部主事。由于他个性傲岸,又好在诗文中伤时骂世,在官场中树敌颇多,因此一直沉郁下僚,难以在政治上有所作为。道光十九年(1839),厌倦了官场生活的龚自珍辞官归里,二十一年(1841),逝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龚自珍诗、词、文兼长,尤以诗文成就最高。著作有今人辑校的《龚自珍全集》十一辑本。
  龚自珍在近代文学史上是承前启后的人物。他的思想和诗文,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梁启超说:“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1]他对社会弊端的批判和力图变革的思想,打破了清代思想界的沉闷局面,对近代社会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
  龚自珍生活的时代,清王朝的统治已入衰世。西方列强的入侵,王朝统治的腐败,使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空前尖锐。岌岌可危的末世政治,坎坷的仕途生涯,加深了龚自珍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同时也助长了他叛逆性格的形成。作为天思敏锐的思想家和诗人,他开始了对社会政治和传统文化的剖析批判。他据公羊学派“三世说”观点,认为清王朝已进入“日之将夕”,“悲风骤至”的“衰世”,必须有所变革。他在《乙丙之际箸议第七》中说:“一祖之法无不弊,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表达了改革现实的强烈愿望。
  龚自珍的思想带有浓厚的离经叛道色彩,他认为“六经”是“周史之宗子”,从而否定了“经”在儒家的崇高地位。他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认为皇权是社会腐败、世风沦落的根源。他感受到清王朝行将灭亡的历史命运,呼唤社会变革。这些带有近代资产阶级启蒙色彩的思想,振聋发聩,在当时乃至后世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文学创作,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思想深刻,成为他抒写情怀,宣扬变革的有力武器。
  龚自珍是一位天才诗人,在近代诗坛自成一家。他的诗今存六百余首,大部分是中年以后所作。作品多着眼于社会现实,抨击时弊,呼唤变革,绝少单纯的自然风景描写。
  抨击封建末世的黑暗和腐朽,揭示社会危机,是龚自珍诗歌的一个重要表现内容。龚自珍生活的时代,正是封建制度全面崩溃的前夜。表面上清王朝尚能维持统治,实则已腐朽不堪。内忧外患,危机重重。在他的七律《咏史》诗中写道: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候?

  诗歌名为咏史却意在讽今,它深刻而概括的揭露了时代的弊端,对居于社会上层的所谓“名流’,在文字狱威胁下的精神卑琐的文人士大夫,均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弊端的清醒认识。他晚年所写的组诗《己亥杂诗》三百十五首,则在抨击社会黑暗的同时,深刻的反映了封建末世的种种危机,如官吏昏聩、军队腐败、经济衰退、赋税沉重、民不聊生等。其中写道:“无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富饶的东南地区尚且如此,其他地方的情景更可想而知。在繁重的赋税重压下,百姓被逼得背井离乡,生活悲惨,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龚自珍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炽热的爱国热情。他所生活的时代,是民族危机异常深重之时。西方列强的武力入侵威胁着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鸦片的流毒则摧残着国人的健康体魄和精神斗志。面对这一切,龚自珍异常焦虑。他在《杂诗》之八十五中写道:“津梁条约遍东南,谁遣藏春深坞逢?不枉人呼莲幕客,碧纱橱护阿芙蓉。” 鸦片亦名阿芙蓉,莲花又称水芙蓉。诗人以讽刺的笔法,反映了官吏幕僚们沉迷于吸食鸦片的丑态,以及自己心中的愤慨和忧虑。在《己亥杂诗·故人横海拜将军》一诗中,他赞美了禁烟英雄林则徐,敬慕之情,溢于言表。值此衰世,龚自珍也渴望有所作为。在《漫感》一诗中他写道:“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写出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和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愿望。悲凉慷慨,感人尤深。
  呼唤风雷,呼唤变革,也是龚自珍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他有感于封建末世弊端丛生,腐朽不堪,因而产生了一种要求“更法”“改图”的思想,希望出现一种“风雷”似的社会力量,打破令人窒息的沉闷局面。《己亥杂诗》之一百二十五写道: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愔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这首诗饱含激情,反映了作者要求重视人材、改革现实的强烈愿望。“杂诗”之三百十二还说:“古愁莽莽不可说,化作飞仙忽奇阔。江天如墨我飞还,折梅不畏蛟龙夺。”抒发了他为实现理想而进行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在近代中国,龚自珍是一位先觉的思想家,他的变革思想和个性追求在当时还不能完全为人所理解,因此屡遭毁谤。个人经历的坎坷,王朝政治的衰微,使他也不时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空虚遁世的情绪。在《己亥杂诗》中他写道:“绝业名山幸早成,更何方法遣今生?从兹礼佛烧香罢,整顿全神注定卿。”诗中传达出一种颓唐消沉的情绪。七言古诗《能令公少年行》集中反映了他思想中的矛盾,其中写道:“少年万恨填心胸,消灾解难谁之功?吉祥角脱文殊童,著我五十三参中。莲邦纵使缘未通,他生且生兜率宫”。现实生活的不如意,使得他希望到彼岸世界去寻找“消灾解难”之方。这种压抑、低迷的情怀削弱了作品的斗争精神,但同时也增添了它的悲剧美。
  龚自珍的诗歌形式多样,自由奔放,常能突破格式的约束。就诗体而言,他的诗作中五七言古体诗,七言的律诗和绝句均有,而以七言绝句为主。他的诗能够摆脱旧形式的束缚,自由发挥,较好的配合了龚自珍思想的表达。
  龚自珍是一位极具浪漫气质的诗人。他深受庄子、屈原的影响,曾说:“庄骚两灵鬼,盘踞肝肠深”(《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之三);“六艺但许庄骚邻,芳香恻悱怀义仁” (《辨仙行》)。他继承了屈原、李白两位浪漫主义诗人的传统,熔庄屈于一炉,感情奔放、构思奇特、比喻新颖,语言瑰丽,构成形象鲜明生动,意境奇丽壮观的艺术世界。如其著名的《西郊落花歌》:“如钱唐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诗中写海棠的落花,奇想联翩。虽是“落花”,但写来气概非凡,十分壮观。诗人还喜用“风雷”、“秋气”、“童心”、“剑”和“箫”等意象,抒发自己思想感情。如“狼藉丹黄窃自哀,高吟肺腑走风雷”(《三别好诗》三首之二);“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己亥杂诗》之一百七十)。写到剑与箫的诗句尤多,如“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又忏心一首》);“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秋心三首》之一);“按剑因谁怒?寻箫思不堪”(《纪梦七首》之五)等。诗中剑象征着他昂扬不屈的斗争意志,箫寄寓着他落寞怨恨的悲凉情怀。正如他自己所说“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消魂味”(《湘月》词)。
  龚自珍在近代诗歌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极具创造性,对晚清“诗界革命”诸家和南社诗人,影响甚大。柳亚子称他“三百年来第一流,飞仙剑客古无俦”。(《定庵有三别好诗,余仿其意,作论诗三绝句》之三)今人钱仲联说:“龚诗不仅突破了历代诗歌的老框子,而且开拓了前代诗人未有之境;是真正独具面目的清诗,成为晚—清‘诗界革命’的先导。”1
  龚自珍的散文成就也比较高。其文多政论之作,有些是直接议论当时政治和社会矛盾的,如《明良论》、《平均篇》、《西域置行省议》、《对策》等。有些则征古喻今,“以经术作政论”,“往往引公羊义讥切时政,诋排专制”1,如《乙丙之际箸议》、《尊隐》等。一些记序杂文,亦多借题发挥,涉及现实问题,如《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病梅馆记》、《捕蜮第一》等。这些散文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政论之文,多长篇大论,详尽明晰,深切通达;小品杂文,则短小精悍,构思别致,寓意深刻。龚文的表现方法,有的率直,有的奇诡,散行中有骈偶,简括中有铺陈;但有时流于古奥晦涩,难以索解。与桐城派古文比较,龚文上法诸子,奥博纵横,是先秦诸子散文一个新的发展。

  第二节 魏源等人的爱国诗文
  与龚自珍同期的作家还有魏源、张维屏和林则徐等,他们的诗文反映了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历史风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他自幼聪明好学,道光二年(1822年)中举,其后却屡试不第。道光二十五年(1845),始中进士,曾先后任东台、兴化知县,官至高邮知州。晚年辞官,笃信佛教,不问政事,死于杭州。著作有《圣武记》十四卷、《海国图志》一百卷、《古微堂内外集》十卷、《古微堂诗集》十卷。
  魏源曾从著名经学大师刘逢禄学习《公羊春秋》,与龚自珍同属今文学派,倾向改革。鸦片战争前,魏源已深感社会积弊重重,改革势在必行。他在抨击社会弊端,积极倡导革新的同时,还亲身参与了漕运、盐政等的改革行动。鸦片战争之后,魏源开始主张学习外国,提倡“师夷之长技以制夷”2。他是近代史上较早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先驱人物,其思想对中国近代的社会变革具有一定的启蒙意义。
  魏源的诗歌,今存八百余首,以鸦片战争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早期多为吟咏山水之作,也有部分反映社会问题的作品,如《都中吟》十三章、《江南吟》十章等。《都中吟》十三章,揭露了清末社会的种种弊端。如《小楷书》一首写“书小楷,诗八韵,将相文武此中进”,讽刺了清朝科举取试不重真才实学。清末赋税沉重,官员贪酷成风,百姓民不聊生。魏源的《江南吟》组诗真实生动的反映这一社会现实。“再清查,三清查,新旧款目多如麻,”(《再清查》)“洋银价高漕斛大,纳过官粮余秸秷”(《种花田》),“桃花浪至鲤鱼好,酒地花天不知老。”(《防桃汛》)。《阿芙蓉》一篇则揭露了清末鸦片的流毒。这些诗篇,语言通俗,而立意颇深,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魏源的山水诗亦不乏佳作。他性好游览,并喜欢在诗歌中描绘祖国风光的奇丽壮美。如《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钱塘观潮行》等,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的个性思想,在山水诗创作中自成一家。
  鸦片战争之后,魏源的思想和诗风,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写了大量反映鸦片战争的诗篇,如组诗《寰海》十章、《寰海后》十章、《秋兴后》十章及一些歌行如《秦淮灯船行》、《金焦行》等。这些作品,或抨击投降派的卖国行径,或歌颂抗英将士的光辉业绩,或揭示战后清王朝愈益衰败的形势,显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如《寰海》之九:

  城上旌旗城下盟,怒潮已作落潮声。阴疑阳战玄黄血,电挟雷攻水火并。鼓角岂真天上降,琛珠合向海王倾。全凭宝气销兵气,此夕蛟宫万丈明o

  对清军的腐败无能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表达了对投降派屈辱求和、卖国资敌的不满和痛心。魏源善以文入诗,以史入诗,并喜用夸张和想象,诗风雄浑豪放,气势充沛。但有时用典过多,晦涩难懂,削弱了诗歌的艺术美。
  魏源是著名的散文家,其论文强调实用,以为“文之用,源于道德而委于政事”1。这一思想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的散文充满强烈的现实感,内容多与时务相关,其中以政论文最为突出。魏源有从政经验,对社会现实也有深刻的认识,因而所写之文,见解独到,说理透辟,多能切中时弊。如《皇朝经世文编叙》、《海国图志序》、《定庵文录叙》诸篇,皆针对现实有感而发,表现了时务家的经世文风。魏源的政论文,长于分析、辩驳,气势充沛,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魏源的传记散文和山水小品写得也比较有特色。如其《归安姚先生传》一文,为著名学者姚学塽立传,突出了其不媚权贵的个性特征,描写刻画,颇为传神。魏源的散文“独来独往,不因人热”2,文字简古,当时之桐城古文明显不同。在当时文坛上即有“龚魏并称”之语。
  张维屏(1780~1859),字子树,一字南山,号松心子,晚年自署珠海老渔,广东番禺(今广州市)人。道光二年(1822)进士,官至江西南康知府。道光十六年(1836),辞官归里,闭户著述。著作有《张南山全集》、《国朝诗人征略》等。
  张维屏以诗著称,早年在诗坛便颇有影响,他与诗人谭敬昭、黄培芳并称“粤中三子”。他早期的诗作,有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如《黄梅大水行》,写江堤溃败成灾,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秋霖》写作者对自然灾害的忧虑,对百姓疾苦的关心;《县令》组诗批判揭露官场的黑暗。这些作品反映了诗人对下层民众的关心和同情,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大多数作品为模山范水、吟风赏月、酬和应答之作。但其中也不乏佳作,如写景小诗《春雷》:“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写得明快自然,颇具哲理味道。再如写山水田园风光的《九月粤秀山登高》、《水村春晓》、《夜行》等,或新巧别致,或雄奇奔放,都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鸦片战争爆发后,张维屏的诗风发生了较大变化。他目睹英军种种暴行,激昂悲愤,写下了《三将军歌》、《书愤》、《海门》、《雨前》等一系列爱国诗篇,较为真实的反映了鸦片战争的历史面貌,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尤其是《三元里》一诗,指斥统治阶级卖国投降、歌颂人民群众自发的反帝斗争,有很高历史价值。
  林则徐(1785-1850),是近代著名的爱国政治家。他虽然将作诗视为“馀事”,但作品多内容充实,语言质朴,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林则徐重视诗歌的表现内容,“浮华徒外饰,肃静本中生”(《赋得敬实不求华得诚字》),他的诗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其中有对黑暗现实的抨击,百姓疾苦的同情,国家命运的担忧。他也用诗歌自抒怀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原果得销金革,两叟何妨老戍边”(《将出玉关,得嶰筠前辈自伊犁来书,赋此却寄》);“我与灵山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塞外杂咏》),这些诗句感情真挚,格调高远,表现了诗人的政治追求和磊落胸怀。
  这一时期,张际亮(1799~1843)、朱琦(1803~1861)、林昌彝(1803~1876)、姚燮(1805~1864)、贝青乔(1810~1863)等作家,也都写过一些反映鸦片战争的爱国诗篇。张际亮的《浴日亭》写了鸦片泛滥带来的社会危害,很有警世的作用。朱琦的《关将军挽歌》、《朱副将战殁,他镇兵遂溃,诗以哀之》,歌颂了水师提督关天培和副将朱贵,表现了诗人对他们的敬慕之情。姚燮的《捉夫谣》,真实记录了英国侵略军的暴行,都是较好的诗篇。贝青乔的《咄咄吟》由一百二十首七绝组成,因事作诗,以诗记史,合之是完整的大型组诗,分开是独立的七绝,很有特色。
  此外,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1814—1864),也写过一些富有时代特色的诗歌。如《吟剑》、《述志》等诗,抒发其革命抱负和理想,格调雄浑,别具特色。洪仁玕的散文《英杰归真》,阐述太平天国的变革更新,这些作品在思想上亦有可取之处。

  第三节 其他诗文流派
  鸦片战争前后,一些传统诗文也在与世推移,不断发生变化。在传统诗坛上影响较大的是宋诗运动,它是道咸年间学宋诗派的总称。至同治、光绪年间,这一运动衍变为“同光体”诗派。
  清前期以宋荦、查慎行等为代表的宋诗派提出诗歌学宋的主张,他们针对明代前后七子“诗必盛唐”的主张,大力宣扬宋诗,推崇苏轼。其后翁方纲又主张学习黄庭坚。至道咸年间,有程恩泽(1785~1837)、祁寯藻(1793一1866)等崇法宋诗风格,反对专尚盛唐诗风,试图另辟一条诗歌创作的路子。在他们的倡导下,诗坛上出现了一股学习宋诗的浪潮,主要作家有何绍基(1799~1873)、郑珍(1806~1864)、莫友芝(181l~1871)和曾国藩等人。他们论诗,崇尚苏轼、黄庭坚,也主张取径开启宋人诗风的杜甫、韩愈。陈衍说,自从他们出来之后,“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合,而恣其所诣”。1
  他们的诗,多为官场唱酬,模山范水和抒写个人琐事之作,也有部分反映民生疾苦和少量反帝爱国的作品,其中郑珍成就较高。他出身寒微,20岁时被选为拔贡,受到当时任贵州学政的程恩泽的赏识。其后的文学道路,受到程氏极大的影响。郑珍一生著诗数千首,诗学杜、韩、苏、黄,又能博采众长,自成面目。诗作内容比较广泛,—些同情人民苦难、指斥吏治腐败之作,如《江边老叟诗》、《南乡哀》、《经死哀》等,凄苦沉郁,继承了杜甫、白居易新乐府的传统;个人抒情之作,如《翁尽》、《断粮》、《重经永安庄至石堠》等,事细情真,沉挚感人。
  宋诗运动的出现,改变了长期以来专尚盛唐、鄙薄宋诗的风气,有一定贡献;但它在创作理论和实践方面并无多大创造和建树。至同治、光绪年间,这一运动衍变为“同光体”诗派。
  “同光体”诗派的作家为“同光以来不墨守盛唐者”’2,诗歌创作以宗宋为主,主要作家有陈三立(1852-1937)、沈曾植(1850~1922)、陈衍(1856—1937)、郑孝胥(1860~1938)等人。其中,陈衍是著名的诗评家,他对“同光体”诗派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总结,影响很大。他们继承宋诗派传统,推崇宋人诗风,也学中唐韩愈、孟郊、柳宗元,在当时诗坛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有些人,早年曾支持变法,写过一些关心国事、同情民瘼、宣扬变法的作品。但多数作品缺乏现实内容,模山范水,自悲身世,脱离时代潮流,思想比较贫弱。清王朝灭亡后,一些诗人以遗老自居,用诗作书写所谓的“亡国”之痛,受到人们的批判。
  “同光体”诗人中,成就最高的是陈三立。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著有《散原精舍诗集》六卷,其中作品多为八国联军入侵之后所写。其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因推行新政遭清廷革职,陈三立本人对新思想也有一定的认同。他的诗取法于黄庭坚和江西诗派,诗歌中好用奇字,工于炼句琢词,风格拗崛。故陈衍谓其“避俗避熟,力求生涩”。(《石遗室诗话》)他的一些诗篇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内容,如《书感》、《孟乐大令出示纪愤旧句和答二首》、《人日》、《次韵和义门感近闻》等,抒写了庚子国难的忧愤;《江行杂感》、《悯灾》等诗表达了他对遭受灾难百姓的同情;《小除后二日闻俄日海战已成作》、《短歌寄杨叔玖,时杨为江西巡抚,令入红十字会观日俄战局》等,表示了对日俄在中国挑起战端的愤慨;《园居看微雪》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哀愁,《哭季廉》反映了旧时知识分子的不幸,《车栈旁隙地步月》寄托对清亡的悲哀等等,都是较有现实内容的作品。
  沈曾植,字子培,别字乙庵,浙江嘉兴人。早期的诗作,有一些反映戊戌变法,主张富国强兵的积极内容。如《野哭五首》、《偕石遗渡江》等诗,哀悼和怀念戊戌政变中殉难的爱国志士,《简天琴》痛惜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领土的瓜分,悲叹个人生逢乱世的不幸,情感真挚,颇为感人。但从总体上说,他的诗语言比较晦涩,江西诗派“以学问为诗”的艺术主张,对他也有一定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传统诗坛,还有汉魏六朝诗派,这一派诗人,主要摹拟汉魏六朝的诗歌,代表人物有王闿运(1832~1916),邓辅纶(1828-1898)等。中晚唐诗派,则以师法中晚唐诗人为主,代表作家有樊增祥(1846~1931)、易顺鼎(1858~1920)等。在国家和民族危机空前深重的时刻,他们也能用诗歌表达自己忧国爱民的思想情怀,如王闿运的《圆明园词》、《天津南望水》、《形势感赋》、邓辅纶的《中秋顽月天心阁感赋》、樊增祥的《马关》、《庚子五月都门纪事》等,皆有感而发。有些作品,继承古典诗歌的创作传统,写景抒情,文辞清丽,艺术上较有成就。但多数作品,脱离现实,内容贫乏。尤其晚唐诗派,好为艳体,失之俗滥,标志着拟古诗派的没落。
  在散文创作方面,绵延传统文坛近二百年的桐城派古文,已不能适应新的时代需要,一些桐城后裔代表人物乃修正其原来理论,意图使之“中兴”,主要代表人物有梅曾亮、曾国藩等。
  梅曾亮(1786一1856),字伯言,江苏上元(今南京)人。道光二年(1822)进土,官户部郎中。居京师二十余年,后乞归,主讲扬州书院。著有《柏枧山房文集》三十卷。梅曾亮是姚鼐著名弟子之一,姚鼐死后,他成为桐城派的中心人物。梅曾亮论文与桐城派传统的文论有所不同,他主张文章“随时而变”,“因时立言”,提倡文章要反映“一时朝野之风俗好尚”(《答朱丹木书》),写出“人之真”(《太乙舟山房文集叙》)。对于桐城派后期作家因袭成“法”的创作倾向有所纠正。
  梅曾亮的散文在当时很有影响,他的“因时”之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如《蒋念亭家传》,借为四川粮台蒋作梅立传,写其廉洁反遭诬致死,抨击了清末官场的黑暗、吏治的腐败。《王刚节公家传》、《上某公书》、《与陆立夫书》等文,则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思想。梅曾亮的记游和抒情散文,如《游小盘谷记》、《钵山余霞阁记》、《观渔》等,文笔简洁,寄意深长,清新可读。如《观渔》,由“观渔”而观人事,借网中之鱼,来比喻现实人生。《惜字纸说》,通过“惜字纸”的习俗,引出人不如虫的感慨,为学者的遭遇而鸣不平,皆有感而发。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后因镇压太平天国有功,被清廷视为“同治中兴”之臣,而以大学士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死谥文正。著有《曾文正公全集》一百八十五卷。
  曾国藩论文推崇姚鼐、方苞,曾说:“望溪先生古文辞为国家二百余年之冠”(《读书录·望溪文集》),“国藩之粗解文章,由姚先生启之也”’(《圣哲画像记》)。早年并曾攀附梅曾亮,为文于义理、考证、辞章外,还强调“经济”,对桐城派文论有所推进。曾国藩政治地位显赫,他以桐城派相号召,笼络人才,一时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吴汝纶等文人学者都投其门下,并以曾门弟子相称。在他的号召下,桐城派一度中兴,故人称其为桐城派中兴盟主。他所编选的《经史百家杂钞》,着重选录经世致用之文,比之姚鼐的《古文辞类纂》,选材较为广泛。他的古文,奇偶错综,气采炳焕,与桐城文“高洁”“雅驯”的风格也有所不同。作品如《书归震川文集后》、《欧阳生文集序》等,可为其代表。实则曾国藩是在假桐城之名以“私立门户”,自为一派,时人称之为“湘乡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