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汉代文学总论

   【教学设想】本章内容在教材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整合。教材由学生自学。要重点讲清楚: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汉代文学的样式嬗变及其分期。

   两汉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文学发达。汉代文学在价值取向、审美风尚、文体样式的诸多方面即继承了先秦文学的传统,又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第一节 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从汉初到汉武帝时的七十年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强大的汉帝国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受时代的感召,文人们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情怀。反映在文学上就是具有一种能够包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例如,司马迁能够写出《史记》这样伟大的作品,如果在先秦那种诸侯称雄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在大一统的强大的国度里才有可能;而且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就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同时,汉代文人普遍具有一种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怀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因此汉代文学作品中贯穿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着激扬高昂的格调。
  【史料】《汉书·食货志》: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汉王朝吸取了秦代“焚书坑儒”的教训,在文化上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造成了文化上的繁荣。我们现在读到的一些先秦典籍几乎都是得益于汉代一些学者如刘向、毛亨、毛苌等人的挖掘、整理。西汉初黄老之学盛行,汉武帝采纳了大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建立起完整的社会统治思想。并在政治制度上把读经和士人求官谋禄的出路密切结合,使读书人全都成为儒生,从而有效地结束了百家争鸣、众说纷纭的历史。两汉经学十分发达。汉代经学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的交流是相互的,经学作用于文学,文学也影响经学,二者双向互动,呈现出许多相似的特征。(关于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参看教材第三节163页)
   在上述时代、历史、思想、文化背景下,汉代文学呈现出与先秦文学不同的一些新特点。具体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这一点需要与先秦文学对照来看。先秦文学的许多作品,除《诗经》、《楚辞》外,本身都不是文学作品;其写作目的,是为了表述政见、记载历史或探讨社会生活法则,而不是追求文学的美感。只不过后人可以从中析出文学因素和文学的价值来。就《诗经》来说,虽然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成为典籍,但人们却又不是把它当作文学作品来看待,而是重视它在礼仪和人伦教化方面的作用。《诗经》的命运就是:它的地位越高,离作品本来的文学意义就越远。《楚辞》是富于文采的抒情诗,这表明生长于南方文化土壤上的屈原等诗人,已经率先认识到了文学的价值。《楚辞》正是对汉代文学影响最大最直接的作品。但必须注意到《楚辞》只是局部地区和少数作家的作品。而且,就诗人的创作目的而言,其政治因素恐怕还是高于艺术因素。再说,先秦时期的文化人,可以分为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外交家等等,没有一个就其社会身份而言可以称为“作家”的人。屈原就创作成就来说是伟大的文学家,但其社会身份是政治家。也就是说,在先秦时代,没有人能够单单或主要凭借其文学创作的成就而得到社会的承认和重视,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所以从总体上说,先秦还不是文学的价值受到重视的时代。
   汉代的情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文学的地位即使不如政治、哲学那样显要,至少已经被看作是人类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也就是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尽管还不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具体表现之一,是出现了汉赋(又泛称辞赋)这样一种完全以文学感染力本身为目标的文学样式。汉赋是从楚辞演变而来的。虽然由于他的堆砌辞藻的习惯加深了文字的隔阂,对于今人来说已经很难欣赏,但它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作用,却绝不能忽视。这种文学样式的本质,就是经过精心安排的美丽的文字,整齐的句式,严谨的结构,表现社会和自然的种种奇特事物和绚丽景象,刺激读者的感受力和想象力,获得审美快感。语言在汉赋中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且是同音乐中的声音、旋律一样,本身是艺术的直接表现。这种样式,最容易使文学的意识得到确立。
   2、文学创作的兴盛。以汉武帝时代为例,作家和作品数量之多是前代所没有的。不但武帝本人爱好辞赋,而且还出现了司马相如等一批专业辞赋家;据班固《两都赋序》说,成帝时整理从武帝以来各种人士奏献给朝廷并且还保存着的辞赋,总数有一千余篇。东汉张衡更用“作者鼎沸”来形容他那时辞赋创作的情况。这在先秦时代是无法想象的。
  3、作家群体的生成。即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学活动的文人群体。这里主要指以司马相如为代表的一批辞赋作家。他们仅仅凭藉文学才能而得到官职,并以文学写作为自己的主要事业。这一现象,是先秦时期所未曾有过的,而在此后的中国文学史上则成了惯例和常态。
  关于作家群体的生成,教材上讲了五点:①解读文学典籍成为时尚;②兴起献纳辞赋的风气;③汉代诸侯王、天子、外戚对文人的招纳任用;④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⑤游宦的兴盛。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三点。西汉初,战国时代养士的风习还残留在人们的意识中,那些诸侯王像战国诸侯一样,喜欢在自己的宫廷中收罗人士;那些士人也像战国游士一样,投靠在诸侯、王公的门下,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之服务,作为谋生的手段。但时代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西汉时的诸侯王已经不具有战国诸侯的独立地位,也不愿或不敢以“富国强兵”为号召,因此,他们宫廷中士人的任务,也不能像战国时代那样,以外交、军事等活动为君主谋取霸权。他们只能从纵横之士向宫廷文人转化,主要以文学活动为君王提供精神享受,同时在政治上提供一些建议、批评。枚乘、司马相如,起初都曾在梁孝王宫中担任过这种角色。武帝对辞赋特别爱好,即位后,便大力搜罗这一类文人到中央宫廷中来。例如,枚乘死在受召入宫途中,他的儿子枚皋代替了他;武帝读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大为赞叹,以为是一位古人,恨不同时,一听说他还在世,马上把他征召入宫。他们之所以被赏识,完全是因为文学的关系。完全可以说,在武帝的宫廷中,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群体。大致到东汉以后,文人的活动不再局限于宫廷;开始出现在社会中活动。他们以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不再是取悦于君主的文人。
  4、由浪漫到理性。由于与先秦时期楚地文学的渊源关系,汉代文学从开始就带有浓郁的浪漫色彩。进入东汉以后,由于社会政治状况的恶化,文人处境的艰难险恶,文学作品的浪漫色彩逐减,理性精神日增。
  5、文人创作和民间创作的互动。民间的创作主要表现为乐府诗。随之文人五言诗也出现了。二者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汉代文学的发展。

第二节  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

  一、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
  1.赋是汉代文学的主流。它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的一种新文体。(关于“赋”,在下面的“汉赋概说”中还要专门讲到,此处略)
  2.汉代的楚辞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大多是摹拟屈原《离骚》、《九章》而作。楚辞体作品和新体赋形成了大体明确的分工。在发展过程中,楚辞类作品逐渐与新体赋合流,总称为辞赋,楚辞类作品称为骚体赋,有时也以赋命名。
   3.在叙事散文方面,司马迁的《史记》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新式样。班固的《汉书》继承《史记》的体例,并且使之更加完善。《吴越春秋》进一步强化史传作品的文学性,是历史小说的滥觞。东汉时期大量出现的碑文,是品核人物风气推动下走向成熟的新文体。东汉马第伯《封禅仪记》,可视为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游记。
   4. 汉代产生了新的诗歌样式──五言诗,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是五言抒情诗的典范。并且,七言诗在汉代也开始孕育(参教材170页注释13)。
  二、汉代文学的分期:
  汉代文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四个时期:
  1、自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代表作家是贾谊和枚乘;
  2、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新体赋定型成熟,史传文学《史记》写成,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司马迁等;
  3、由元帝到东汉和帝,是两汉文学的中兴期,辞赋创作出现第二次高潮,《汉书》写成,代表作家有扬雄、班固;
  4、从安帝到灵帝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抒情短赋出现,五言古诗成熟,代表作家有张衡等一批无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