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文名篇诗意赏析朗读系统
木兰辞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孃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孃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孃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孃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作品简介]
    一、北朝民歌的分类和产生的时代:
    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中,此外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也有一小部分。今存70首左右。大多是北魏、北齐、北周时期的作品,多是少数民族的创作,传入南朝,被南朝保存了下来。
    二、北朝民歌的内容:
    北朝民歌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
    1.反映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以及风俗习惯、风光景色。如《敕勒歌》等。
    2.反映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和粗犷豪迈的个性。如《折杨柳歌辞》(健儿须快马)、《琅琊王歌辞》(新买五尺刀)等。
    3.反映战争、徭役及生活的苦难。如《木兰诗》、《陇上歌》(陇上壮士有陈安)、《企喻歌辞》(男儿可怜虫)、《幽州马客吟歌辞》(快马常苦瘦)等。
    4.反映婚姻爱情生活。如《折杨柳歌辞》(腹中愁不乐)、《捉搦歌》(谁家女子能行步)、《地驱乐歌》(驱羊入谷)等。
    三、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
    1.北朝民歌风格粗犷豪放,质朴刚健。北朝民歌多收入《鼓角横吹曲》中,《乐府诗集》说横吹“其始亦谓之鼓吹,马上奏之,盖军中之乐也”。这种“军中之乐”从音乐上就有别于南朝民歌。北朝民歌多反映北方少数民族大漠、草原上的游牧、征战生活。这种生活造就了民族的粗豪性格,情感体验没有南朝民歌的细腻深婉,而是率直裸露,反映在诗歌的创作风格上就形成了粗犷豪放,质朴刚健的特征。
    2.北朝民歌的艺术虽然没有南朝民歌细腻委婉、优美精致的特点,但是在粗疏质朴中也别开另一种艺术境界。首先,简单质朴的语言造就了凌厉的气势。如“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跋黄尘下,然后别雌雄”(《折杨柳歌辞》)语言虽然粗疏,但是很有气势,也揭示了马背民族强悍尚武的精神气质。其次,语言虽然朴素,但是却能创造出浑朴的意境。最典型的就是《敕勒歌》,只是随口唱来,短短几语,那苍茫的景象和雄浑的境界便应声而出,成就了千古绝唱。另外,朴素的语言却也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如“驱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蹋地唤天”(《地驱乐歌》),短短的十六字既描写了景物,又把老女的形象表现得鲜明而生动。简单疏朗、质朴无华,毫无造作矫饰是其艺术的基本特点。
    3.北朝民歌的形式除五言外,还有四言、七言、杂言等,不似南朝民歌形式比较单调。

           

    《木兰诗》最早见于南朝陈僧人智匠所编的《古今乐录》,后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入。此诗大约产生于北魏后期,在流传中可能有文人的加工润色,但基本上保持着民歌的情调。此诗是根据民间的传说写成,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全诗分为六自然段:第一段写木兰经过焦虑和思考决定代父从军。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到奔赴前线。第三段写木兰十年征战的过程。第四段写木兰归来不受封赏。第五段写木兰还朝辞官与家人团聚的情景。第六段以妙趣横生的比喻结尾。
    本诗的艺术成就:
    诗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传奇式的女英雄形象。诗中木兰是一个美丽纯真的少女,又是一个挥动金戈、跃马疆场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自愿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凭自己高超的武艺和非凡的智慧,立下汗马功劳。在胜利归来后,又不贪图高官厚禄,甘心重返家园过平和的生活。在她身上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普通劳动者的勤劳善良、深明大义、勇敢顽强的人格精神,以及替父解忧、为国尽忠的爱国爱家精神。
    叙事完整,剪裁得体。全文以时间为序,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进程进行编排,线索清晰,叙事完整。作者所反映的背景相当广阔,从时间上说长达十年,从空间上说从家庭到战场,到朝廷,再到家庭。面对丰富的材料,作者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对事件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精心的剪裁,当详则详,当略则略。本诗对木兰从军的缘起、准备出征和思念亲人、辞赏还家等情节的描写比较细腻,而对木兰十年的征战生活,则一笔带过。作者如此剪裁意在突出表现木兰的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使木兰的形象具有相当浓郁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使人感到木兰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
    叙事描写的手段也十分丰富。有对话描写,如木兰织布叹息后,实际上是以父女的对话而展开的;有特意的铺排渲染,如“东市”以下四句,接着“不闻”、“但闻”句又于叙事中兼及抒情,融情于事。有精炼概括的描写,如十年的征战生活;有细腻的场景行为描绘,如家人对木兰的欢迎和木兰归家后的情景,描写得淋漓尽致,字字含情,意味深浓。同时,诗歌使用了排比、对偶、比喻、夸张、叠字等多种修辞手法,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生动性。另外,诗歌以五言为主,兼用七言和九言,几句一换韵,节奏明快而流畅,富有音乐的美感。

[注释]
    木兰当户织:当,对着。
    惟闻女叹息:惟,只。
    愿为市鞍马:市,买。
    军书十二卷:十二,表示多数,非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转”“十二年”,情形相同。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但,只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戎机,军机、军事。度,过。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北方。金柝,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出郭相扶将:郭,外城。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策勋,记功。转,次的意思。强,有余。
    愿驰千里足:千里足,指千里马。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
    著我旧时裳:著,穿。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扑朔,爬搔。迷离,眯着眼。傍地,贴着地面。走,跑。

[译诗]
    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问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呢?(木兰回答道)姑娘我并没有思念什么。昨夜我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王在大量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我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替代父亲去应征。

    在东市上买来骏马,西市上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市上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北市上买来长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象飞过去那样迅速。北方的寒风中传来刁斗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这样的官,希望骑上一匹马,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象乌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雄兔的脚喜欢乱搔乱扑腾,雌兔的两眼老是眯缝着,当它们挨着一起在地上跑的时候,又怎能分辨得出谁雄谁雌呢?

 

[赏析]
    郭茂倩《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里收录了两首《木兰诗》,一首是古辞,一首是韦元甫的诗。我们这里要谈的是《木兰诗》古辞。
    这首《古辞》是经过后代文人润饰的,比如“万里赴戎机”六句,对仗精工、词语遒丽,纯属律调,当是文人的手笔。又如“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制度。《乐府诗集》和《诗纪》还引到陈朝和尚智匠《古今乐录》的话,说“木兰不知名,浙江西道观察使兼御史中丞韦元甫续附入。”韦元甫是唐朝人,死于大历六年,《古今乐录》不可能提到他,所引显然是唐朝人窜入的文字。我们不能根据这些话就断定《古辞》产生于唐朝。
    这首脍炙人口的《木兰诗》应该是北朝民歌。余冠英先生认为这诗的时代不会产生于“五胡乱华”以前,也不会产生在陈以后,“因为陈代人智匠所编的《古今乐录》已经提到这诗的题目了。最可能的情形是事和诗都产生在后魏,因为后魏与‘蠕蠕’(即柔然)的战争和诗中的地名相合。”(见《乐计诗选》)
    诗先从木兰叹息写起,是为引出发问,再由木兰作答,带起木兰代父从军本事。这个开头,有北朝民歌套语的痕迹。如《折杨柳枝歌》说:“敕敕何力力,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木兰诗》“唧唧复唧唧”一作“唧唧何力力”,这首则作“敕敕何力力”。余冠英先生认为“敕敕”、“唧唧”、“力力”都是叹息声。“当户织”三字看出木兰劳动妇女的本色。但“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她停机不织,在那里叹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两首诗的开头都一样,而且都提到“所思”、“所忆”。如果“所思”、“所忆”泛指所想的事情,那木兰明明想着“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为什么她又说“女亦无所思”呢?可见“所思”、“所忆”当有特殊的含决。对照《折杨柳枝歌》,“所思”、“所忆”应该指女子所思念的情人。这种用法在汉乐府就有了,《古铙歌》十八曲中《有所思》一篇,“所思”就指诗中女主人所思念的人,张衡《四愁诗》“我所思兮在泰山”,所思也指情人。至于“问女何所思”,究竟是谁在问?我们说,不一定有什么人问,当然,也可看做是歌者的口气,因为它是口头传唱的民歌嘛!这种设为发问,目的是引出木兰的自述,她是为父亲被征而发愁。“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终于她下了决心,希望家里为她“市鞍马”,她要替父出征。
    置办鞍马,写到东、西、南、北四市,似乎每市买一件东西,其实这是不可能的。然而这样写,却使人看到出征前繁忙准备、精心挑选,为木兰烘托行色。然后写出征。通过“旦辞”、“暮宿”、“黄河”、“黑山”,见其迤逦行军、艰苦转战;又透过“不闻”、“但闻”的重复词语,可以想见木兰的离乡思亲之情。这又是把叙事和抒情融合得恰到好处的典型例子。
    从“万里赴戎机”至“壮士十年归”,这六句虽然是文人的增饰,却极概括精练。前二句总括行军,中二句月夜宿营,末二句写战争结束。“百战死”三字,内涵极丰,它概括了多少次的战斗!而“壮士十年归”不但对得工稳,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只一句就转到木兰凯旋还朝。真是要言不烦,何等笔力!
    从“归来见天子”至“送儿还故乡”,这里说木兰还朝,天子论功行赏,策勋至于十二转,赏赐比百千还要超过,极言木兰功大。大概天子还要给她尚书郎做,她拒绝了,所以有“木兰不用尚书郎”的话。她不想做官,表现木兰普通劳动者的本色。这里附带要说明的是“送儿还故乡”一句“儿”字的含意。总观全篇,木兰自称多用“女”,或直称“木兰”,对其姊,自称“妹”,对其弟,自称“姊”,这里却自称“儿”。因为她这时仍是未卸戎装的“男性战士”。这个称谓也体现了民歌的特点。老百姓见皇帝,往往自称“草民”,不象官员那样称“臣”。
    从“爷娘闻女来”至“安能辩我是雄雌?”写木兰得胜还乡,全家人都高兴地迎接。爷娘相扶出郭、阿姊理妆、阿弟杀猪宰羊,准备为阿姊洗尘,都是写迎接,而又合乎各自的身分和特点,充满了节日般的欢乐。然后掉转笔头写木兰。她回到自己阔别了十二年的小屋,梳妆打扮,重新开始了女孩儿的生活,这对她是那样新鲜而又那样亲切。这样写,也是为下文“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作铺垫。“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这是民歌的复沓句法,“东阁”、“西阁”是为有变化,象《诗经》里重童叠句的换字一样。我们不可拘泥字面,机械理解。下面“出门看火伴”几句,木兰恢复了旧时妆束,但在伙伴眼里,她却是以新面目出现。这一戏剧性的场面,有很深的内涵:“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一语道破天机,人们不觉联想到这位女英雄十二年中隐瞒性别代父从军的艰苦经历,而为之嗟叹不已。“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有人认为这两句是互文。就是说,雄兔、雌兔都是脚扑朔、眼迷离的,二者没有区别。但末二句又说“两兔傍地走”时,“安能辩我是雄雌”。看来“脚扑朔”、“眼迷离”确是雄兔、雌兔的区别,所以才有末二句。据生物学家的解释,将雄兔悬空提起时,它确是“脚扑朔”,躁动不安的,而雌兔则迷离双眼,显出胆怯的样子。这个解释,我觉得比较合理。这结尾四句的比喻,既质朴,又风趣,它来源于劳动生活,文人是写不出来的,而且它带有木兰对伙伴的调侃意味,笼罩全篇,回翔照映,余韵不尽。
    这是一首叙事诗,写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然而其着眼点并不在于设计出什么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在于通过朴素的叙述突出木兰这个英雄人物。她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是一个平凡而又崇高的形象。说她平凡,因为她是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说她崇高,因为她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她身上集中了劳动人民勤劳、朴素、机智、勇敢的好品质,这从她代父从军和辞官还乡两方面都表现得很充分。
    这个故事产生在北朝,有它现实的基础。北朝战争的频繁,人民多习武,所以好勇尚武的精神非常突出。北朝妇女也有习武的,如《李波小妹歌》:“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裳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那么木兰的形象就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并非向壁虚构的了。总的说,这个形象之所以感人,首先是由于故事内容的质朴、崇高,同时,它又寄托了人民的理想,因此木兰形象又带有传奇色彩。木兰作为女子,转战十二年,得以生还,已属不易,何况还立了战功,而且还“策勋十二转”?这显然是浪漫夸张的手法,有传奇色彩。
    木兰的形象是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逐步展示给我们的。先写木兰的忧虑和她代父从军的决心,这就揭示了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层层铺叙:她如何准备,如何出征,如何立功,如何还乡,脉络清晰,有条不紊。这又涉及到选材的繁简和详略,本诗只想突出木兰从军的准备、出征沿途所见及还家后的情景,因此这些方面的描写极繁极详,而对她如何杀敌立功却从略,只在还朝策勋时以虚笔带过。在写法上,凡重点详写的部分,多用铺排。而这些铺排,很少对木兰形象的正面描写,更多的是从旁泻染陪衬,以烘托出木兰的形象,如开头借木兰的叙述,衬出愁怀,以后则借市鞍马烘托木兰行色;借正途环境气氛烘托木兰心理;借爷娘姊弟迎接的热烈气氛烘托木兰胜利归来;最后又借伙伴陪衬木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尤为点睛之笔,与篇首遥相呼应。这种写法,比起作者单调的平铺直叙来,其艺术感染力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刘熙载《艺概》说:“长篇宜横铺,不然则力单。”谢榛《四溟诗话》又说:“孔雀东南飞,一句兴起,馀皆赋也。其古朴无文,使不用妆奁服饰等物,但直叙到底,殊非乐府本色……此皆似不紧要,有则方见古人作手,所谓没紧要处便是紧要处也。”这正是就从旁渲染铺叙而言。而铺叙时又多用排句、叠句,回旋复唱,摇曳多姿,弥足玩味。
    《木兰诗》不愧是与《孔雀东南飞》前后媲美的佳什名篇。


木兰故里在虞城

木兰祠

    木兰是一位忠教、刚烈的巾帼英雄。千余年来一直为人民所敬仰,但木兰故里在哪里却众说纷纭。其实通过具体分析,是不难弄清真面目的。
    关于木兰故里,报章杂志报道有的:
  《中华活页文选》合计本第五期徐鹏注《木兰辞》时说:“关于木兰的姓氏和籍贯……后世有多传说:有人说她是谯郡人,人有说她是宋州人,有人说她是黄州人,有人说是商丘人。”1984年8月22日《羊城晚报》绍铎文章说“木兰并不姓花,而是姓魏……亳州人。”1985年2月5日,新华书店报道:延安建成《木兰陵园》时说:“相传木兰为延安府尚义村人氏”等等,可以看出,这些报道的籍贯不外于宋州、商丘、亳州、谯郡、黄州和延安六处。
  为什么说木兰故里在虞城?
  1、上述报道的六处地方,除黄州、延安之外,四处都是指虞城营廓这一个地方。营廓并未迁移,只是因为朝代不同,归属不同的缘故。大家知道,谯郡、亳州都是指亳州这一个地方。宋州、商丘也是指商丘这一个地方。营廓,在古代属于亳州,所以在古书上记载:“木兰乃亳之谯人也”,这是事实。但宋代以后即划归宋州睢阳郡,即现在的商丘县,所以又有人说:“木兰乃宋州人,或商丘人”,也是事实。为什么又说她是虞城县人呢?这也是历史变化形成的。1951年,经政务院批准,从商丘县东南划出八个区,新建一个谷熟县。营廓属于商丘东南的黄冢区,随之划归谷熟县。到1954年又经国务院核准,谷、虞两县合并为虞城县,撤消谷熟县,营廓镇自然归属了虞城。这已是四十多年的历史了。
  2、营廓有祠在碑存,物证在世
  花木兰故里在河南虞城,自唐代已有定论。在河南省虞城县营廓镇,不但有唐、宋、元、清历代修建的祠堂,而且至今仍存在元清两代的记事碑,详细记载着木兰的故里、英迹及历代修祠情况,木兰被逼自尽,唐追赠“孝烈将军”,并立祠纪念。到金泰和年间(1201——1208年即南宋嘉泰年间)敦武校尉归德府谷熟县营城镇酒都监乌林答撒忽刺,在此重修大殿、献殿各三间,至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睢阳府尹梁思温,倡议募捐二千五百贯,又大修木兰祠三节,山门、大殿、献殿、配房100余间。大殿内塑有木兰闺装像,献殿竖有戎装像。并立《孝烈将军祠像辩正记》碑(今存),详细记载着木兰身世、英绩、故里等,改“昭烈”和“孝烈”,改“娘娘庙”为“木兰祠”,从此改正了俗误,以正芳名。每年四月八日(木兰生日),府、县官吏率领耆老邦民前往致祭,后来沿袭成四月初八前后三天的香火大古会,豫、皖、苏、鲁交界百余里的群众,纷纷赶会进香,农贸交易,千余年来延续至今不衰。
  清代嘉庆十一年(1806年)对祠堂又进行大修,并立有《孝烈将军辩误正名记》碑(今存),记载了木兰的故里、身世等,进一步晓喻为“孝烈将军祠”,以“扫尽一世之讹误,以显我孝烈将军之青天白日”。到四十年代,经历代翻修,殿房已增至200余亩,有和尚六、七位,祠地400余亩,这里古木参天,碑石林立,有历代文人的记事碑和火香碑40多通,是一座相当闻名的大祠院。题诗碑有多通,现录三首如下:


题木兰庙 唐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过商丘 明曹琏

亳上商丘绕故宫,荒台古幕冷秋风。

火星有庙应分野,金果无园发旧丛。

代父尚看传孝烈,死国犹复许孤忠。

悠悠往事空留迹,尽关行人感慨中。

木兰祠 清徐作肃

远廊东南孝烈祠,木兰桑梓记隋时。

仓皇戎檄催穷老,慷慨中闺有健儿。

铁甲环来杂配冷,鸾书绝去令威迟。

千年血食瞻灵爽,伏腊金枝宛宛披。
 

    可惜该祠1943年抗日战争时毁于兵火,三节院落,几十通石碑大部被毁。但还幸存有元、清石碑两通和部分殿堂。80年代初修了配房和碑楼,九十年代重修了大殿、木兰像、木兰墓和大批名人题字碑等。现已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历史名人著作和各地《志书》的记载与虞城元代碑记载略同。如明万历进士吕坤在《闺范图说》云:“木兰,商丘人,父病不能从军,为有司所苦,木兰代父戎边十二年,人不知其女也。”明天启宰相朱国桢在〈涌幢小品〉中说:“孝烈将宫,安徽亳县人,姓魏,名木兰,化装成男儿,替父从军……乡人为她立庙,每年四月八日,在她生日时,向她致祭”等,可以看出在三百六、七十年前,这些历史古人就已有明确记载。清刘澎年的〈三十二兰诗钞〉云:“木兰姓魏,亳地人。”现代学者徐鹏、骆铎在报章杂志上发表文章,都说“木兰姓魏,亳地人。”雍正〈完县志〉载“将军亳州人也,姓魏,木兰其名”等等。这些记载,在语词上虽有某些不一致,但在基本事实上是一致的。他们的记载都与虞城的元代碑记载是相符的。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早有定论,不是今人才认定的。而营廓镇地处商丘县东南40公里,虞城县南35公里,亳州北23公里。在宋代以前,属亳州或谯郡、亳地等,宋代以后即划归商丘。这个地方,在建国初已从商丘县划规了虞城县。
  4、近300年前的省、府、县三层志书,均有一致的记载。清初〈河南通志〉说:“木兰,宋州人,姓魏氏……唐封孝烈将军。”雍正〈归德府志〉云:“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木兰之父耄赢,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天子嘉其忠勇,除尚书郎,不受,释戎装,衣其旧裳……欲纳官中,不从,遂自尽。追赠:将军,谥“孝烈”。今商丘营廓镇,有庙存,盖其故家也。雍正〈商丘县志〉更有其详细记载,不再赘述。
  5、在极其精练的〈木兰辞〉中,还有三处可以说明,木兰是营廓镇的情况。(1)辞讲”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在隋、唐时代,黄河中下游大致是从封丘一带流向东北入海的。从虞城到黄河边,100公里左右,土官带领骑马士卒,当天是可以赶到“黄河边的”。那么,如果黄州有个花木兰,她早晨从长江边辞别了爷娘,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他用什么办法能“暮宿黄河边”呢?(2)从木兰出征路线看,也是符合木兰故里在营廓的情况:辞讲“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朝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可以看出他出征的路线是:家乡—黄河—黑山—燕山。当是由黄河南边不远处出发“暮宿黄河边”,再由黄河边出发,“暮至黑山头”,这是合理的。黑山,在黄河北不远处,就有多年黑山。据《元和郡县志》、《水经注记载:在河南境内黄河北岸几十至百公里处就有三处黑山。所以,朝辞黄河去,晚上是可以到达“黑头山”的。太行山古代亦称燕山。所以在黑山的某处闻道“燕山胡骑声啾啾”是乎合理的。(3)当木兰胜利归来时,有“爷娘闻女来,出廓相扶将”句,这个“廓”字,就是特定名词,他和徐诗“远廓东南孝烈祠”的“廓”字是一样的,都是指的营廓镇,爷娘闻女荣归,而相扶着走出营廓迎接归来的女儿。所以才有“出廓相扶将”之句。如果在黄山或“尚义村”有个木兰的话,她爷娘只能“出山”或“出村”相扶将了,怎能说“出廓相扶将”呢?这就是一个印证。
  6、木兰故里在虞城营廓,这个事实,早已为大家所共识。如1981年出版的〈中国名胜记号典〉,把“木兰祠”作为词条已列入“词典”,注明其故里在虞城。1990年出版的〈中国测绘地图册〉,在虞城西南部清晰的标着:木兰祠。1991年河南省社科院学者王大良的文章指出:“木兰祖籍在豫东”。1993年1月河南社科院教授任崇岳在〈郑州晚报〉发表的考证文章,题目就是“木兰祖籍在虞城”。1993年3月28日河南大学教授朱绍候“赞木兰”的诗就有“巾帼英名留虞城”句。1993年5月在“木兰文化研讨会”上,六十多位专家、教授、学者,一致认为:花木兰故里在河南虞城!并建议把“花木兰”戏中木兰籍贯改为“我乃宋州营廓人氏”。复盖全国、影响世界的〈人民日报〉于1998年8月28日以“木兰故里展新姿”为题大量报道了虞城发展变化的文章,〈中国妇女〉海外版向世界报道了〈木兰故里在河南虞城〉的新闻,并配有木兰像、木兰祠、木兰陵园彩照等。
  至于木兰故里其他说,有的只凭一个传说,有的物在前,人在后,有的在黄河的大北边等,都是牵强附会,站不住脚的。
  1是黄陂说。
  一说“黄陂有木兰山,有庙在木兰乡,因而有人说木兰是黄州人,完全是牵强附后。”宋〈太平环宇记〉载:“木兰山,黄陂县北六十里,旧木兰县,取此为名。”明嘉靖〈黄陂志〉也载:“木兰山,在县北七十里……传尝产木兰,隋曾以此山名为木兰县,故有木兰将军亦因此名。其墓即在此山以后,一邑之名山也。”这两处都说是因为有了木兰山,才取名为木兰县的,黄陂人说木兰为唐初人,就是说在有木兰之前许多年,早就有了木兰山,与木兰是无涉的。而〈汉阳府志〉记载的更清楚。说:“〈隋书.地理志〉开皇十八年置木兰县,则木兰自是山名,盖因山名县,而非因人名山也。”这里,明白天误地否定了因人名山的说法。那么,当地的〈县志〉、〈府志〉都作了明确的否定,上述说法自然就不成立了。
  2说“清代〈黄陂县志〉的记载最清楚。”清康熙〈黄陂志〉说:“木兰,本县朱氏女,生于唐初……假男子代父西征……至今其家犹在木兰山下”等。假如黄陂真有这位“代父西征”的将军,应当说她不是我们要论证的戎守河北、征战燕山的木兰将军了。略有点地理知识的人都知道:从黄陂“代父西征”,只能是越陕西,过甘肃,或到达青海,或去四川北部“征战”,是到不了燕山的。既然不去燕山,就用不着跨黄河、越黑山了。再说她身在祖国的大西北,怎么能听到“燕山胡骑声啾啾”呢?有的说,“西征”、“北征”可能是笔下误,其实不然,〈黄州府志〉、〈明一统志〉说到此事时,都是记载的“代父西征者”。决不会层层志书都“笔下误”。并且〈汉阳府志〉对黄陂旧志说法早就纠正说:“旧志谓‘山以古乐府所云代父从军之的木兰得名。木兰世居于此,姓朱氏,唐贞观人。考之传籍,一无所据。〈隋书.地理志>开皇十八年置木兰县,则木兰自是山名,盖因山名县,而非因人名山也’。”明确否定了黄坡旧志的不正确说法。
  这是这个“考之传籍,一无所据”的女子,到了清同治时期,黄陂的修志者却用一个神话故事,把木兰从儿时到九十寿终写成了小传。该志说:“木兰将军,黄陂西人也,姓朱,父寿甫,母赵氏,无子祷于建明山。赵氏梦山神抱一女入室,‘此将星也……久陷此山,今付汝家……二十年后,当显于世’遂妊娠,如期生女,是为木兰。”又说:“木兰儿时状貌端凝……为男子装,代父北征……易名朱烈贞……元师壮其言,选健卒五千与之,……合围突厥于阴山,遂大破其众,还朝策勋,除木兰尚书,木兰曰‘父母存亡未卜,愿乞归省”……木兰卸戎装,理旧装,自是承欢膝下……寿九十,以疾终于家等。大家知道,神话故事只是启蒙儿童的读物,根本就没有参考的价值,写入志书已不严肃,怎么能当作历史依据呢?
    3说“有杜牧诗为证。”黄陂说是杜牧到木兰山的木兰庙时所写。(未详有何证据)其实在那里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内容。他的这首诗早已在虞城木兰祠碑林刻着,其诗曰:“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大家看,字里行间从没有说起木兰故里的事,仅评此诗怎能证明其故里在黄州呢?
  二是陕西说。
  1、陕西说什么“木兰姓花,延安有万花山”。先看木兰怎样姓的花。木兰姓花,是通过戏剧、电影渲染造成的,而不是历史。自宋元以来争论最早的是宋州魏姓与黄州朱姓之争。从未见那里说她姓过花。但到明代戏剧家徐渭以〈木兰辞〉为蓝本、改编为〈雌木兰代父从军〉剧之之后,木兰就开始姓花了。〈木兰辞〉中木兰本无姓氏,可是作为戏剧人物出来,是要交代身世的,没姓不行。徐渭明白木兰得名于木兰花,于是移花为姓,女子冠以花字,形象更美。这是戏剧,小说作者常用的手法。于是在此剧中,木兰就开始姓花了。因为是戏剧不是历史,原无纠正之必要。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京剧大师梅兰芳为配合抗日救国运动,又将此剧改编为京剧〈木兰从军〉进行演出,造成不小影响。解放初期,为配合抗美援朝运动,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又把京剧〈木兰从军〉移植为豫剧,剧名直呼〈花木兰〉,常香玉带该剧赴朝慰问,后又到全国各地公演,影响更大。之后又拍成电影〈花木兰〉,在各地公演,一时风靡全国。从此“花木兰”成了全国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巾帼英雄了。这时,谁要出来说木兰姓魏不姓花,马上会遭到众人的讽刺和嘲笑,说你是白痴,这就是人们误把戏剧人物当作历史人物,以讹传讹的结果。
  2、说“有花木兰之墓碑出土”。在人们普遍误认为木兰姓花的情况下,有人就报道“花木兰之墓碑出土”。这道新闻。1986年3月4日〈中国旅游报〉上报道:“木兰是延安市东南十六公里处的万花山下花源头村人”,又说“延安文联一名干部在万花山下的麦地里发现一块长满苍苔的碑石,上书‘花木兰之墓’。”等,真是活灵活现,若有其事。以此证明木兰故乡就在此处。这则报道看后实在令人费解。且问,那块“长满苍苔”的碑石,是什么朝代、谁人立的内容如何?未详。如果上书“花木兰之墓”字样,最早也早不过明嘉靖之前,因为在此之前还没有徐渭的“雌木兰从军”剧。即使有这元代碑,至今依然在虞城营廓屹立着,并且木兰的里居、姓氏、英迹都记载着一清二楚。那块晚二百年的碑石又能说明什么呢?再说,既然报道碑石“长满苍苔”,就证明露出地面(否则不会“长满苍苔”)。人们会问,这么一块露出地面的英雄纪念碑,在光天化日之下,众目睽睽之中,多少年来竟无一人发现?就连那块麦地的主人,耕来耙去也没见到?怎么却让那位文联干部“发现”了呢?此情此景,怎能不叫人想到〈水浒传〉中“排座次”时的那块“碣石呢”?
  还有1985年2月5日“延安建成木兰陵园”时,有人曾报道:“相传木兰为延安府尚义村人氏”、“万花山麓有花家世代冢地”等,仅用一个“相传”的故事,而不摆出具体事实,就想证明木兰故乡在此地,怎能令人信服?
  三是魏都说。
  魏县在河北的邯郸南,在黄河大北边,那里如果有一位木兰代父从军,也不需要过黄河,否则他就南征,向中原去征伐了。
  四是河北完县说。
  〈完县志〉记的清楚,那里是木兰之父驻戎的地方,〈完县志〉明确指出,木兰魏氏,亳州人,并没说木兰是完县人。 (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木兰诗》起源
 

    一首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木兰诗》,讲述的是千百年前闺门女子木兰的故事,她女扮男装,挺身而出,代父从军,展现了中华民族古朴、忠孝、坚贞、凛然大义等优秀品质。它是千古以来民谣民歌中的优秀杰作。
  而今这篇中国“俗文学”作品的魅力,在海外又掀起一股“木兰热”。在国内,一些学者也纷纷为木兰和《木兰诗》而撰文,很多人认为木兰氏起于隋唐,所言《木兰诗》出自唐人之手。今究该说,不难辨识他们是步南宋章樵和左克明的后尘。樵著《古文苑》,克明著《古乐府》,二人并言“木兰诗”为唐人作。现究章、左二说,实源于北宋的官方丛书《文苑英华》,就在该书的卷三三三[部]已载《木兰歌》,并题作者为唐人韦元甫,于是,在南北朝时代未署作者姓名的《木兰诗》,到了宋代始被韦氏盗名,对此,该书编者也知有弊,不得不笔端搪塞,另借含糊之意,随于其下自注小字“韦元甫续、附入”,尚不灭该诗为前人所作之迹。载入《文苑英华》的《木兰诗》,从此剽为韦氏所作,而且,开头第一句就改写成“唧唧何力力”,其错中错,移花接木之术,以及附于韦氏之荣,都导致后人嘲笑。再看宋初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五题名《木兰诗二首》,郭氏将未署名的古诗排列在前,韦氏新作排于后,新老分明,同时在题下,标明唐人韦元甫续与“附入”二字,由此,可以断定唐以前即有《木兰诗》。
  《木兰诗》始于南北朝的见证:
    首先从该诗全文来鉴别:诗内曾提到的“可汗”一辞,这在《旧唐书·音乐志二》:“后魏所谓〈簸逻〉也,其曲多‘可汗’辞”。又在《乐府诗集》卷二十一载:“后魏之世,有〈簸逻歌〉,其曲多‘可汗’之辞”。二书所证,《木兰诗》实存南北朝迹象。另外,诗中描述木兰女“对镜帖花黄”一句,它正是北朝人所沿用的民间风土习俗,那时妇女的化妆方式,往往浓饰“额黄”以求其美,这在《北齐校书图》里,已绘有当时女子的额黄像,流传于今日尚存,该图像的所施“额黄”那时相当流行,古人所遗此图,堪称力证。
  其次,南朝陈后主时,由释智匠在光大二年(568年)所编成的《古今乐录》相继问世,其中就有《木兰诗》一首。除此,郭氏《乐府诗集》“木兰诗”里,首引《古今乐录》“木兰不知名”,已证古有未署作者名字的木兰诗。但是近年一些学者认为它是一条南北朝的孤证,不免有疑。故另举他例:南朝[梁鼓角横吹曲]其中即有〈木兰曲〉一折,并言木兰女代父从军事。从《辞通》和一些姓氏书里,又皆言有南朝宋何承天的《姓苑》载其“花姓;木兰氏,任成人”。还有《中国姓氏辞典》花姓条:引述“〈姓苑〉始见花姓,〈述异记〉载北朝有女英雄花木兰”。所以笔者认为,将这篇描写巾帼英雄的简明史诗,归于南北朝,是无可置疑的。


从《木兰诗》到木兰节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一首古代民歌《木兰诗》传颂千古,家喻户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
  诗中生动描绘了古代农家女子花木兰,在边关告急之时,挺身而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杀敌立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爱国热情。
  毛泽东主席曾亲笔书写《木兰诗》全文,表达了这位中国人民伟大领袖对木兰事迹和木兰精神的推崇与敬仰。
  明清以来,以木兰事迹为题材的、绘画、音乐等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光彩照人的木兰形象。
  到了近代,一出以木兰诗为蓝本改编创作的古装豫剧《花木兰》唱遍神州大地,通过豫剧大师常香玉炉火纯青的表演,把一个卫国杀敌的古代女英雄花木兰的形象,刻划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响亮唱段,脍炙人口,响遍中原。
  花木兰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而且也传到国外。不久前,木兰形象被搬上美国银幕,动画片《花木兰》轰动欧美。
  据《商丘县志》记载,木兰是虞城营廊人。虞城县曾于1993年农历四月初八----传说木兰生日这天,举办了木兰文化节和木兰学术研讨会。
  为了更好地弘扬木兰精神和民族文化,促进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推动商丘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商丘市从2000年开始举办木兰文化节系列活动。2002年4月26至29日举办的商丘市木兰文化节暨经济科技贸易洽谈会是第二届。这次节日期间,商丘市将以"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展文化旅游、经贸洽谈、产品展销、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活动。
  木兰诗,不愧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篇;
  木兰节,应当是展示今日商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成果的盛大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