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文名篇诗意赏析朗读系统
秋词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祖先为匈奴族,七世祖随魏孝文帝迁洛阳,改汉姓。父刘绪时避安史之乱,寓居嘉兴,刘禹锡生于嘉兴(今浙江嘉兴市),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他自幼习儒学诗,德宗贞元六年(790)十九岁前后游学长安,在士林中获得很高声誉。贞元九年(793),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同年又登博学鸿词科。两年后再登吏部取士科,释褐为太子校书,不久丁忧居家。贞元十八年,调任京兆府渭南县主簿,不久迁监察御史。当时,韩愈、柳宗元均在御史台任职,三人结为好友,过从甚密。
  永贞元年(805),唐顺宗"永贞革新"失败,参与改革的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分别被贬为远州司马。刘禹锡被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赴贬所途中,朝廷又改命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在朗近十年,其间创作了大量寓言诗,表达了对当朝权贵的极大不满,又写了许多赋来表达自己不甘沉沦的雄心。由于接触当地民间歌谣,从中吸取了营养,他的诗歌创作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在此期间,他还写了多篇哲学论文,最重要的便是与柳宗元《天说》相呼应的《天论》三篇。直到元和九年(814)十月,他才与柳宗元等人奉诏还京。元和十年二月,他们回到京都。但不久又被远谪,他被贬谪到更偏远的连州当刺史。长庆元年(821)冬,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四川奉节县)刺史。长庆四年(824)夏,调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敬宗宝历二年(826)奉调回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从初次被贬到这时,前后共历二十三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即指此。
  此后,他历任集贤殿学士、礼部郎中、苏州刺史、汝州刺史、同州刺史,最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于会昌二年(842)病逝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
  刘禹锡生前曾自编文集两种,一种是四十卷的正集,另一种是十卷的自删《集略》(《直斋书录解题》、《郡斋读书志》)。此外还有他和令狐楚、李德裕、白居易等人唱和诗的合集《彭阳唱和集》、《吴蜀集》、《汝洛集》等。但到宋代,诸集均已零落不全,各种目录书只记载刘禹锡有正集三十卷和宋敏求衰辑的外集十卷。这个四十卷本虽然已非原貌,但却是目前流传的刘集最早版本,其中收诗七百多首,文二百四十篇。今人卞孝萱校订《刘禹锡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收其诗八百余首。
  刘禹锡的感遇抒情诗、怀古咏史诗、民歌体诗各有特色,都不乏佳作。

[注释]
    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寂寥:寂静;空旷。
    春朝:春天的早晨。这里可译作春天。
    排云上:冲云直上。
    排:推开,冲出。
    便:就;于是。
    碧霄:蓝天,青天。

[译诗]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潮”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