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敬一丹:二十年婚姻一路如歌

作者:金 月




  
  敬一丹,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曾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并多次荣获“金话筒”奖。在事业辉煌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婚姻经营得十分成功。她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结婚二十年来,她与丈夫王梓木的爱情之花越开越鲜艳……
  
  锲而不舍的姑娘
  
  敬一丹是北国冰城哈尔滨人,她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毕业后,被分配到黑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工作。那时候,敬一丹工作稳定,收入也不错,但追求上进、喜欢挑战自我的她并不满足,一心想考取北京广播学院的研究生。当时,她已近三十岁,因英语基础差,连续报考了两次都没考上。但骨子里不服输的她,又第三次向自己的梦想发起了冲刺。
  1985年春天,哈尔滨依然冰天雪地,但敬一丹的内心却像火一样热烈,她满怀憧憬第三次走进了考场。就是这次考试,不仅使她梦想成真,而且还收获了一份甜美的爱情。
  那天上午,端庄秀美的敬一丹走进考场,她的出现仿佛一缕耀眼的霞光,让坐在她后排的一个浓眉大眼的帅小伙儿的眼睛为之一亮。他用热切的目光看着她,并冲她友好地笑了笑,敬一丹的脸一下子红了……
  考试结束后,敬一丹背着书包走出校门,发现那个小伙子正守候在大门边,见敬一丹走近了,马上迎上来,说:“我叫王梓木,在省委党校工作,我想认识您。”敬一丹没有说话,有点害羞地扑闪着一双清澈的大眼睛,笑着转身走了。
  王梓木悄悄向熟人打听敬一丹情况。当得知她在黑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工作,而且名花无主后,王梓木心里不由得涌上一种莫名的兴奋和激动。不久,王梓木通过朋友捎话给敬一丹,说想结识她,敬一丹没有表示反对。从朋友那里,她也知道了王梓木一些情况:王梓木也是黑龙江人,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系;他经历过上山下乡的洗礼,为人善良热情,耿直坦诚。敬一丹觉得这人不错,可以作朋友交往。
  很快,王梓木就以种种借口来找敬一丹,相同的经历和同样乐观向上的性格使他们很有共同语言,两颗年轻火热的心渐渐贴近了。更让这对年轻情侣感到幸福的是,他们同时考上了研究生,而且考取的都是北京的院校——敬一丹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研究生,王梓木则被清华大学经济系录取。
  1985年秋高气爽的季节,敬一丹和王梓木双双来到了北京求学。在举目无亲的北京,这对清贫的学子相依相偎,彼此是对方最温暖的依靠。这年10月,已经三十岁的敬一丹和比她大两岁的王梓木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将彼此的一生交给了对方。
  
  比翼齐飞的天空
  
  研究生毕业后,北京广播学院有意留敬一丹在学校任教,可敬一丹特别想去新闻一线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这时,刚好中央电视台经济部来学校要人,敬一丹几乎没费什么周折就进入了中央电视台。这一年,她已经三十三岁了。
  一晃几年过去了,一天早晨起来,敬一丹对着镜子一瞧,蓦然发现岁月的风霜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看着眼角细密的皱纹,她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四十岁了。四十岁,对一个女人来说,是一道坎啊!和所有的女主持人一样,敬一丹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她担心自己的事业会不会因为年龄的关系而滑坡。
  妻子情绪的变化没能逃过王梓木的眼睛,他真诚地对敬一丹说:“作为女主持人,一直以来你不是靠青春美丽吃饭的。你之所以能赢得观众的喜爱,更多的是靠自己的智慧、学识、修养和内在的气质。年龄对一个人来说,可以是负担,也可以是财富。”
  丈夫看似平淡的话语,在敬一丹听来却是那么入情入理,给了她信心、勇气和力量,她的心豁然开朗。
  心态平和了,干劲更足了,敬一丹的事业上了一层楼。四十岁那年,以敬一丹名字命名的《一丹话题》栏目在中央电视台正式开播,这是全国第一个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节目。身兼主持和策划的敬一丹像经营自己的家一样把这个栏目经营得红红火火,她也因此赢得了“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称号,并荣获了“金话筒”奖。
  敬一丹的事业蒸蒸日上,在国家经贸委工作的王梓木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时经贸委的两位主要领导都很看好王梓木,经常带他去国务院汇报工作。1994年,年仅四十一岁的王梓木已升到经贸委综合司副司长的位置。但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是,1996年,王梓木决定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和许多人一样,敬一丹也对丈夫的选择表示不解,她与丈夫认真地进行了一次谈话。王梓木对妻子说:“一种工作做久了,会产生惰性和厌倦心理,失去前进的动力,我想去开辟一片新的天地。”多年的相濡以沫,使敬一丹理解了丈夫的心愿。
  1996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组建《焦点访谈》栏目组,制片人孙玉胜力邀敬一丹加盟,敬一丹的事业又迎来了新的挑战。此后,她又进入央视名牌栏目《东方时空》担任主持人。她沉稳内敛而又大气的主持风格赢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成为荧屏的一大亮点。
  此时王梓木的事业也初露曙光,经过艰难打拼,他终于组建了由六十三家大中型企业做股东的“华泰保险公司”,并担任董事长。敬一丹由衷地为丈夫的成就感到自豪。这对恩爱夫妻像一对比翼鸟,在事业的天空里展翅翱翔。
  
  荧屏外的“大姐”
  
  敬一丹不仅是优秀的节目主持人,而且是个好母亲、好妻子。
  女儿出生后,敬一丹几乎跑遍了整个北京城,挑选了几十种漂亮的花布,为女儿做小衣服。她将女儿打扮得像个小天使,然后和丈夫一人牵着女儿的一只小手在小区里散步,享受做母亲的骄傲和快乐。
  在王梓木的心目中,敬一丹更是一名称职的好妻子。虽然工作很忙,敬一丹几乎每天中午都不忘给王梓木打电话,问他中午吃得好不好。只要没有应酬,晚上下班后敬一丹都要骑着自行车去菜市场买菜,然后在厨房里煎炒烹炸。她干活麻利,不一会儿,丈夫和女儿爱吃的菜就摆上了饭桌。吃完饭,王梓木和女儿将碗筷一推就去看电视了,敬一丹又洗又涮,毫无怨言。她总是笑着说:“哪个女人回到家里不是这样的?”
  2002年5月的一天,王梓木的几个朋友来家里玩,看到敬一丹穿着朴素的家居服,客厅厨房卧室忙得团团转,惊讶地说:“大姐,你是全国有名的主持人,没想到在家里是这样。”敬一丹淡然一笑:“一个女人不管在事业上多么成功,回到家里她首先得是个女人,得学会过日子。”
  敬一丹对丈夫很尊重,无论在外面还是在家里,她都称丈夫为“先生”。从妻子对自己的称呼里,王梓木感到很温暖。什么是爱?敬一丹的理解是尊重体贴、相敬如宾。2004年年底,敬一丹和王梓木一起去参加一个宴会,一个朋友指着王梓木对别人说:“这是敬一丹的丈夫。”敬一丹的脸上露出一丝不快。王梓木急忙拉着妻子的胳膊对别人说:“这是我妻子敬一丹。”敬一丹笑了,笑得很灿烂。回到家后,敬一丹认真地对丈夫说:“我不喜欢别人说你是‘敬一丹的丈夫’,我希望别人说,我是你的妻子。”王梓木非常感动。
  岁月悠悠,一转眼,敬一丹和王梓木的婚姻已经走过了二十个年头。二十年,他们心心相印,风雨同舟。七千三百多个日子一路走来,伴着生活的旋律,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歌。
  (徐 琳摘自《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