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80后新贵生活方式:从畅销作家到网络CEO

作者:吴怀尧




  
  当大多数80后还处于懵懂和幻想阶段的时候,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崭露头角,开始登上财富舞台,并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商业新星。从作家韩寒,到互联网新势力代表李想、戴志康等人,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些财富新贵的头衔、名声和摆出来的姿态,更多的是不同于60年代、70年代生人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和现实主义价值观在他们身上的体现,这种自我实现的生活方式或许将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身价过亿的“高中生”李想
  
  现在,“李想”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1981年出生的他,1999年开始创业,短短几年时间,他率领团队使自己的网站一跃成为全国众多IT专业网站里的第三名。2005年公司利润达到一千多万,2006上半年利润是去年全年的两倍。而创造这一商业奇迹的就是仅有高中学历的李想。作为泡泡网首席执行官(PCPOP.COM),李想的身价将近两个亿。
  对于李想的异军突起,有些人认为纯粹是运气,而事实上,任何成功都绝非偶然,从某种程度来说,甚至是一种必然。
  第一次接触电脑,李想还是初一学生,到了高一那年,他按自己的要求配置了一台价值八千多元的电脑,当时每月的上网费将近七八百元,“上网的费用是我给计算机专业报刊写稿得的稿费。”回首那段岁月,李想显得波澜不惊。
  1999年,念高三的李想办了一个名为“显卡之家”的网站,“那时候,我每天早晨四点钟起来。”李想说,“一直做到七点钟,然后才去学校。”
  这些付出很快得到回报,由于网站发展迅速,不久,日访问量就达到一万多人次,加之用户的口碑相传,很快,广告商开始给李想的网站投钱,每个月有六千多元。
  “对我而言是面临一个选择,一方面自己喜欢媒体,自己做一个网站,就是经营自己的媒体;另一方面这个媒体当时已经开始赚钱了,所以当时比较果断地选择了做网站这条路。”高考前夕,李想决定放弃高考,全力以赴做网站。对儿子的这种选择,李想的父母显得相当开明,并没有过多干涉。
  泡泡网正式成立之前,李想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赚钱,当盈利不成问题时,李想开始琢磨如何才能使公司的利润保持高速增长。
  领先的技术加上自身的勤奋,泡泡网的实力和规模迅速壮大,公司员工也从最初的50人发展到现在的一百三十多人。
  目前,创业有成的李想一周要上六天班,每天和普通员工一样打卡签到,他指着胸前的工作牌,“每天8点半到公司,晚上七点左右下班,如果开会的话,会延迟到十点多,反正吧,算下来平均每天要工作十小时以上。”看上去稚气未脱的李想,目光里却透着少有的坚毅,“我现在心态很好,我的座右铭是:直面困难。”
  
  开宝马车的戴志康
  
  和李想一样,戴志康也是响当当的网络新贵。从2003年收入几万元,到2004年几十万元,再到2005年的几百万元,一路走来,戴志康表现得像是闲庭信步,现在,他的正式身份是北京康盛创想公司CEO,年龄虽小,抱负却大,“希望公司能创造出一些前所未有的、对人们有价值、有帮助的事情来。同时,希望我们与用户、产业建立一种共赢的关系,实现良性发展。以我的能力,一定做不出世界上最成功或最具规模的企业,但也许可以尝试做一个让员工、用户感到十分自豪和满足的企业。”戴志康说。
  不喜欢上学的戴志康因为对电脑、编程着迷,初中时成绩就不怎么样。
  “我的老师、同学甚至同学的父母也都很自然地认为‘这孩子完了,不务正业了’,我无所谓,不过我的确由一个碌碌无为的人变成了一个很有理想的人。”戴志康坦言,到了大学以后,他依然找不到学习的动力。
  一个偶然的机会,戴志康去了某电影论坛,当他发现那里拥有10万注册用户时,一个创意诞生了:“如果有一种软件,能在一个社区论坛的服务器上装一个,光一个用户就带来10万人,100个是1000万,1000个就是1亿。
  当社区软件研发出来后,戴志康将它挂在网上,让大家免费使用,目的是为将来找到好的工作赢得资格。这时,离毕业不远的戴志康决定要收费。“没想到很不成功,原来免费使用的人都来骂我。”戴志康说,“搞了半天,结果被人骂得狗血喷头,我很沮丧。后来以2000元的价格卖掉了。”
  当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为找工作的事东奔西走时,勉强毕业的戴志康却成了香饽饽,某公司甚至提出30万元年薪邀请他加入,而戴志康却选择了放弃,他说:“赚钱对我来说一直都不是大问题,就算我没有上大学,我出去打工,也会有不错的收入,所以我要从事能承载得起我未来的工作。揣着自己读大学时赚的50万块钱,来到北京,开办自己的公司。”
  意识带来财富,戴志康抓住了机会,在80后新人里,他是第一个买宝马车的。那么,财富对他意味着什么?
  对此,戴志康的回答是:“财富首先是解决衣食住行问题的,这样我可以安心工作不必为这些生活基本要素所拖累。在我有时间的时候,有条件和资本去享受生活,以免闲下来不知道干什么。另外还需要一些钱,赡养父母和回报帮助过我的人,除此之外,就仅仅是个数字了。有足够多的钱的话,如果我在工作或创业,会仍然像现在一样,把钱投到公司里,创造更大的价值;如果在休息的话,我会去当老师,另外做个兼职的投资人,把钱投给需要资金的年轻创业者。”
  
  喜欢赛车的80后作家韩寒
  
  “不参加研讨会,交流会,笔会,不签售,不讲座,不剪彩,不出席时尚聚会,不参加颁奖典礼,不参加演出,不参加电视专访,不写约稿,不写剧本,不演电视剧,不给别人写序。”这是韩寒写在他新浪博客上的个人公告。
  “福布斯2005名人榜”上韩寒以年收入100万元综合排名第99,这和韩寒作品的畅销是分不开的,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三重门》,迄今为止,已经卖出一百九十多万册,稿费超过两百万元。
  韩寒不仅写书,他也喜欢赛车。“赛车后,我一辆国产车开了两年多,整整12万公里。最艰难的时候,连个轮胎也买不起了。”韩寒在自己的作品《就这样飘来飘去》中透露。
  有付出就有回报。
  2003年,韩寒首次代表北京极速车队参加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上海站N组比赛。2004年6月,他加入云南红河拉力车队,同年获得亚洲宝马方程式资格赛冠军,获得宝马参赛奖学金5万美金,并参加年度亚洲宝马方程式。
  对此,韩寒并不满足,他说自己的目标是“全国年度总冠军,然后卫冕”。
  如果没拿到冠军怎么办?面对问题,韩寒的回答充满了男人味:“如果没拿到冠军,就继续努力。”现在,韩寒将爱好和精力的95%分配给赛车,其余时间留给写书。
  (方希昊摘自《重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