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财女”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张丹珊




  
  有这样一些女人,不论是受之父母还是白手起家,无论是温柔如水还是犀利如刀,她们用自己的经历向世人证明,在财富圈中,女性完全具有叱咤风云的能力。
  
  毛京波:做记者挖掘到的财富
  
  毛京波个高、苗条,酷爱名牌和夸张的首饰,仅用4年时间便从一名古典音乐记者成功转型为世界著名公关公司的副总裁,奥迪、米其林、BP、爱马仕、卡地亚、大众、花旗……这些“大宅门”都是她忠实的客户。
  做记者的7年,让毛京波挖掘到了人生中最大的财富,在她看来,记者这个职业可以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这种快速吸收知识的能力是其他职业不能给予的。除此之外,她更看重职业带给她的广泛的人际网络。“最重要的不在于你认识多少人,而在于多少人认识你。”
  毛京波的一个创意至今仍让业内称道。2003年,作为毛京波的客户,奥迪提出了提升品牌形象,促进奥迪A43.0销售的目标。时值“皇马中国行”,毛京波和她的团队设计了一系列互动活动,从奥迪的用户中公开征集奥迪A43.0,供皇马球星在北京期间使用。企业一辆车都没出,奥迪用户的兴趣却被引燃了。此外,奥迪用户能从经销商那里买到非常紧俏的皇马比赛的球票,工体对面的500个车位也被包下供奥迪车主专用……这次活动很成功,奥迪车也卖疯了,北京的一家经销商,在活动第二天便卖出了7辆奥迪A43.0。这次活动,明星是皇马巨星,赢家却是奥迪和毛京波。
  毛京波坚信,职场的游戏规则不分性别。“我能够承受工作中的一切压力,因为我从不给自己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凡事先做最坏的打算。我相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给自己一个微笑,一切都能挺过去。”
  杨蓉蓉:“咱们自己盖房子吧”
  北京明星楼盘棕榈泉国际公寓的掌舵人杨蓉蓉,正在做的事听起来有点儿像童话——在海南三亚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沿着海岸线建造两个“6星级酒店”、两个高尔夫球场和上千幢别墅。
  杨蓉蓉是一个品位独特,外表英气又颇具女人味、善于给自己打造舒适环境的女人,拥有恰到好处的亲切感,谈吐犀利却不锋芒逼人。
  杨蓉蓉出身高干家庭,却从小叛逆,最恨那些坐享其成的纨绔子弟。19岁时,杨蓉蓉只身去美国留学,在餐厅里打工,帮别人抄书、做翻译来挣学费和生活费。“最初的感觉是到了地狱,可如果没有这段经历,我会觉得生活优越是理所当然的,不会感激。”
  杨蓉蓉踏入房地产行业,源于一个关于房子的梦。结婚后,杨蓉蓉回到中国,很想在北京买套房子,转遍了当时的楼盘,也没能找到完全满意的。“我就跟丈夫说,算了,咱们自己盖房子吧。”棕榈泉国际公寓就这样诞生了。怀孕8个月时,杨蓉蓉还在工地上跑上跑下地检查施工质量。建成后不到两年,均价从最初的每平方米9500元涨到了30000元。
  在工作上,杨蓉蓉和丈夫分工明确,丈夫负责前期的规划、融资和建筑,她负责策划营销。两个人各忙各的,但无论多晚回家,都会一起聊聊工作上的事,这是他们分享快乐的方式。
  曾有媒体称杨蓉蓉为“慷慨的慈善家之一”。非典、印度洋海啸等灾难发生后,杨蓉蓉捐了几百万元。“有能力帮助其他人,是一件让自己快乐和满足的事,没什么可说的。”她淡淡地说,现在做的还很少,忙过这几年以后,希望能成立一个自己的基金会,想穿着运动鞋牛仔裤、素面朝天地到最偏远、贫穷的地区,帮失学的孩子们建立乐园。
  杨蓉蓉的女儿两岁了,她却没有多少时间陪女儿,但她相信,自己忙碌的状态会给女儿一个积极的影响。“我用实际行动让她知道,在优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更应该自立、自强。”
  
  杨澜:每个人都会撞一回南墙
  
  “我不是一个好商人。我现在给自己的定位是,做一个懂商业的文化人。决定我们是谁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我不喜欢被人当作榜样,相反,更愿意归于平凡。”杨澜在自己的网站上这样说。
  然而,无论她喜不喜欢被人当作榜样,她仍在继续影响着很多人,不论是她的电视节目、文字,还是她那充满了传奇和争议的故事。最近,杨澜推出了一本名为《澜》的电子杂志。她说这是给时尚女性的礼物,杂志创刊3个月,下载量就突破百万。《澜》的投资人说,之所以看好《澜》杂志,除了杨澜个人的强大影响力和号召力之外,还在于这是一本关心女性内心生活,代表女性生活观点的杂志。
  杨澜让人们想起美国家喻户晓的脱口秀王牌主持人Oprah。活跃在观众视线中20多年的Oprah,给人们留下了“越来越成功、年轻、漂亮”的印象,很多美国人都说,Oprah的奉献精神和积极回报社会的态度成了他们的榜样。现在,以Oprah的名字命名的电子杂志《O》正成为美国女性的新宠。
  当然,如果不是因为那么多与财富、名利有关的传闻,杨澜可能离Oprah这样的目标更近些。
  “杨澜那时候多纯啊。”有人这样描述曾经的杨澜。那时,她刚离开《正大综艺》到美国留学。“她的手很漂亮,非常喜欢弹钢琴,但她的家庭状况不是很好,连放钢琴的地方都没有……”
  多年后,当杨澜以商界女强人的形象出现,被公众追问巨额亏损、假学历等问题时,有读者投书媒体,批评杨澜从清纯的女学生,一夜之间变成了沾附“铜臭味”的老板娘。即使在2005年7月3日,杨澜向媒体和社会宣布,将她与吴征共同持有的阳光媒体投资集团权益的51%无偿捐献给社会,在香港成立非营利机构阳光文化基金会时,她在很多人心中的“铜臭味”形象似乎依然挥之不去。杨澜本可以就此为自己不算成功的商业生涯画上句号,将主要精力投入她喜欢并擅长的文化传播、环保、教育等公益事业,但命运似乎不愿轻易原谅犯错的榜样。
  对于过去,杨澜只能无奈地沉默。杨澜承认,她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对商业懂得了一些皮毛。“我这个人骨子里的东西,还是文化上的。”
  重新投入精力做《杨澜访谈录》,加盟湖南卫视推出《天下女人》,在各种大型活动中频繁露脸……尽管争议还在耳边,杨澜又开始恢复她本来的光彩。“我认为自己是在回归。”尽管她仍然倔强,但她学会了更温和地看过去和现在。“要是在6年前告诉我,我的命运就是这样,我是不会信的,因为我没有试过。大概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会撞一回南墙吧。”
  (苏 文摘自《财富圈T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