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看名人经商的酸甜苦辣

作者:周明露




  明星、名人投资做生意的不在少数。让人遗憾的是,名人们在生意场上并不像他们在原来的领域那样风光,多数名人的经商路亏多赚少。
  以下是经商成功的几位,但其中的酸甜苦辣或许只为他们自己了解。
  
  李宁:我现在是商人不是明星
  
  李宁曾多次声称:“我是一个有着10多年企业经营史的企业家,请不要再把我看作一个明星偶像。我现在是一个商人。”
  1988年,26岁的李宁宣布退役。他一度不知该何去何从。健力宝集团创始人李经纬邀请他加盟健力宝,借李宁的明星效应提升健力宝,借健力宝的资金实力生产李宁牌运动产品。
  李宁慎重地考虑了很长时间。当时全民经商的热潮正在兴起,中国体育产业的潜力,以及李经纬描绘的远景,深深地打动了李宁。1989年4月21日,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举行隆重的聘任仪式,将一本“总经理特别助理”的大红聘书郑重地递到李宁手里。
  加盟健力宝之后,李宁主要从事李宁牌运动服装的生产经营。如何让大家了解并接受这个牌子呢?李宁马上想到,北京即将举行第十一届亚运会,亚运会火炬接力备受瞩目。
  1990年8月,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李宁作为运动员代表,身穿雪白的李宁牌运动服,庄严地从藏族姑娘达娃央宗手里接过了亚运圣火火种。全世界25亿人通过新闻媒体知道了李宁牌。
  初入商海,因为缺少经验,李宁将第一批鞋做砸了!这是他在生产领域上打的第一仗,心情之沉痛可想而知,但他毅然决定全部销毁这批产品。“让我们从头再来!”
  李宁公司刚创办时,公司里有队友、哥哥、嫂子、表弟,是个家族公司。1992年,李宁开始有意识地聘请专业人才加盟。为李宁公司发展起过关键作用的陈义宏,就是李宁从当时有名的运动服生产企业请来的。李宁是一个很会管理的人,知人善用,对职业经理人很信任,也很授权。自1998年去北大学习,李宁就淡出了公司的日常经营业务,把业务全权交给了陈义宏。陈义宏以及一批专业人才的加入,创造了李宁公司的第一次辉煌,公司营业额每年以100%的比例增长。“当运动员,比赛时所有人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要靠我去实现他们的理想,为国争光,我的努力决定了大家的愿望能否实现。可是对企业来讲,我的愿望要靠大家来完成。光靠一个人做不成什么大事……”李宁想得很清楚。
  “做运动员时,我总告诉自己:成功只代表过去,未来要从头开始。现在做企业我也这样要求大家:上市只代表过去的业绩,未来还有更大的挑战要面对。”2004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等待,李宁的公司终于成功上市。
  很多人认为李宁的成功,得益于他的明星身份,只有李宁本人和他身边的人才知道,从大众明星到成功商人,李宁做了多少努力。公司工作需要加班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别人可能会多休息一会儿,李宁却几乎从不睡懒觉。公司有了盈利,李宁并不讲究吃喝,方便面、大排档,都是出差时李宁经常的选择。
  1998年,35岁的李宁进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攻读,与一群比自己小10多岁的同学一起上课、上自习、到食堂吃饭……李宁与普通同学一样,每天记笔记、背法条、课堂讨论,期末通宵达旦地复习迎考。
  2000年,在北大法律系念大三的李宁又报考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并于两年后顺利毕业。“他不是来混学位的,而是出于工作需要。他一边啃快餐一边读书,非常辛苦。”当年的同学这样评价李宁。
  
  海岩:我的经商才能高过写作
  
  在所有的华语作家中,海岩是连续7年来每年出版字数最多的作家——每年80万字,据说他靠写作就已赚进上千万元。
  其实,海岩的正职是职业经理人,管理着19家酒店。在他的名片上印着:锦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锦江(北方)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北京昆仑饭店有限公司董事长……
  海岩认为自己经商的才能高过写作。有很多数字可以说明海岩经商的业绩:10年前,他是中国第一个当过两个五星酒店总经理的人;他管理锦江(北方)有限公司以后,在7年时间内,把麾下的1家酒店发展成19家;从1988年至今,为投资者提供20亿资金回报。他在业界的声誉正是由这些数字带来的。
  海岩坦言做企业最难的是人的问题。“管理企业其实是一个复杂的人际关系工程。任何一个企业家,如果你只懂企业运营,不懂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根本就站不住脚。”他的诀窍是,在规则化的同时兼顾情感因素,实行人情化管理。在海岩的“柔情作风”下,他的团队特别团结。有人说他就像一个大家长,把酒店经营成温暖的大家庭。他最怕的就是手下闹矛盾,如果两个副手有摩擦,他比他们还难受,会想方设法去让他们和解。
  
  杨惠姗夫妇:
  最困难的时候每天失眠
  
  杨惠姗和张毅,一个是台湾上世纪70年代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一个是台湾著名的导演。
  1986年开始,这对夫妻档双双退出影坛,开始从事琉璃创作。如今,杨惠姗是琉璃工房志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毅是执行长。他们创办的琉璃工房,成为中国享誉世界的一个文化品牌。
  1987年,杨惠姗与张毅在台北成立琉璃工房。“那时,我和惠姗都已经三十五六岁了,能不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张毅最初只有如此单纯的期望。
  从零开始的陌生产业,让张毅和杨惠姗吃足了苦头。向工厂买来的大炉,接收时连开关在哪儿都不知道,仪表指数也完全看不懂。采购回来的琉璃原料,因保存不当结成硬块,张毅得将其再一一磨成粉状。“我还记得,张毅每天戴着帽子、口罩及手套去磨那些原料。”杨惠姗回忆,“他用一个像旧式洗澡盆那么大的铁筛网去磨,一次磨不了多少,有时还得用手去搓。”
  三年半的实验,杨惠姗形容,好象每天在烧钞票,不但把演艺圈累积的财力用尽,连房子都抵押了两次。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他们才勉强完成了几件支离破碎的作品。
  三年多的庞大投资与损失,几乎让他们看不到明天在哪里。张毅最大的痛苦,恐怕要数从一个宁折不弯的知识分子,变成一个鞠躬哈腰的小生意人。最焦虑的时候,张毅说自己头发都几乎掉光了。“那段时间只要一提到钱,就敏感得不得了,瞳孔放大500倍。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撞墙也不是……我们每天晚上都失眠,我不断告诉自己,睡不着觉就已经先输了。只要睡得着,就还有明天。”经历过这一切,张毅也成熟、圆融许多:“能想到的筹钱方式都想过了,最熬不下去的时候就想,这么放弃实在不甘心,只要能过了今天就好!”
  抱着这种充满毅力的精神,经过了十多年的努力,杨惠姗和张毅琉璃工房终于梦想成真了。
  (陈 珊摘自《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