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白眼与青睐

作者:李浅予




  
  在15世纪的德国,艺术家一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甚至连艺术家本人也瞧不起自己。但有一个人却认为艺术家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人,这个“狂人”便是德国画家阿尔布列希特·丢勒(1471-1528年)。
  丢勒出生于德国纽伦堡一个普通银匠家庭,一辈子当首饰匠的父亲在丢勒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他的绘画天赋,于是将他送到纽伦堡一位画家那里学习绘画。在受了3年的艺术熏陶后,丢勒决定外出游历,他沿着莱茵河一路漫游,最后来到他一直景仰的意大利,对帕多瓦城的略那教堂中乔托的壁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遍访名师。
  意大利之行让丢勒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意大利艺术家所受到的尊崇,这也是意大利之所以群星璀璨并成为欧洲文艺复兴重镇的主要原因。与之相比,德国艺术家所遭受的白眼不免让人心灰意冷。但丢勒并没有绝望,他发誓要通过自己的艺术成就改变人们的偏见。
  经过4年的努力,丢勒已成为一位颇有影响的青年画家了。不过,在德国人眼中,他仍然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匠人”,一个贵族在给友人的信中就曾不屑一顾地写道:“丢勒,他不过是一个……能用机器和工具画出精密图画的画匠而已。”
  起初,丢勒也感到愤愤不平,甚至还一度深陷“忧郁”(这是他作于1514年的一幅铜版画)之中。但慢慢地,他觉得与其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不如将精力花在绘画上。通过不懈努力,他终于成为艺术界的一位巨人。1528年,这位当世罕见的艺术大师在病痛中离开了人世。但直到临终,他都未能像拉斐尔等意大利艺术家那样,获得他所期望的崇高地位。
  让人欣慰的是,丢勒的声誉随着他的离世而纷至沓来,并达到了一个艺术家所能达到的最高峰——他被视为“德国的达·芬奇”。自1815年开始,全国每年都要举办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节日。如今,在丢勒位于纽伦堡的故居中,解说员会带着自豪的口吻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介绍这位国宝级的伟大艺术家。
  白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暴自弃。只要自强不息,就能赢得命运的青睐。
  (摘自《扬子晚报》2008.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