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孟晓苏与“经天济地”的事业

作者:孙一枚 王 坤




  
  从一名普通的汽车工人到北京大学博士,从国务院领导人秘书到国务院直属局负责人,从党政官员到企业家,成为220多个城市中430多家房地产企业的领军人,孟晓苏的事业可谓达到了顶峰。
  
  10年工人生活造就财富
  
  孟晓苏祖籍山东,是共和国的同龄人。4岁时,他随父母辗转到了北方,14岁那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八中。八中人才荟萃,上下届和同级的校友中就有后来赫赫有名的贾春望、周小川、苏宁、闵维方等同学。这样的顺境本应一直伴随孟晓苏成长,没想到临近初中毕业时,一场文化大革命将他的大学梦打得粉碎。
  两年后,当大部分同学走向农村、牧区之际,孟晓苏选择进入北京汽车制造厂。
  18岁那年,他成了一名汽车制造厂的磨具钳工,一干就是10年。虽然做一名工人不是自己最初的理想,但他坚信干一行就应该爱一行,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最好。因为年轻力壮,赶上需要出力的活儿,孟晓苏都抢着干。18磅重的大锤在他手中抡得飞星走月,抡大锤时间长了,孟晓苏的两只胳膊也就变成一长一短,右胳膊足比左胳膊长了一公分,以致现在买西装也要把右袖放长才能穿。“这是年轻时抡大锤抡的!不过现在打高尔夫球就显出优势了。”孟晓苏伸出两只手臂比划着长短,言语中不乏调侃与幽默。
  1977年,高考恢复时,已是中共党员、基层干部的孟晓苏犹豫了……10年的工人生活,已使孟晓苏与工人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但是,进入大学求知更是自己多年的心愿。厂领导认为孟晓苏不上大学是耽误人才,教育科乔科长主动为孟晓苏报了名,又在特长一栏里填了他发表过的多篇报道,结果他考取了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我在大学里是身上有很浓厚工人气的学生。”回想起当年和工人们结下的深情厚谊,孟晓苏说那是一辈子的财富。
  
  中南海8年光阴打造成熟品质
  
  1982年初,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孟晓苏进入中宣部新闻局,后来中央办公厅需要秘书,当时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胡启立亲自来挑,高大挺拔、仪表非凡且有一股书卷气的孟晓苏被挑中。33岁的孟晓苏来到中办,被直接分配给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同志当秘书。此后的7年半时间,他一直跟随在万里这位堪称是中国改革开放先锋与闯将的国家领导人身边,目睹并经历了那个时代中央一系列经济问题重大决策制定出台的过程。
  在中南海那段日子里,孟晓苏广泛接触工业、农业、科技、文化、政治、外交等各方面的工作,参与一些重要文件的起草和修改,得到前所未有的锻炼和提高,也深受中央领导同志高风亮节风范的影响,在政治上、思想上更加成熟。
  多年工作经验使孟晓苏倍感理论的重要,1988年,他征得万里同意,再度考入北大研究生院,成为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萧灼基和刘方域的在职研究生。
  攻读硕士期间,和孟晓苏同时拜入这几位教授门下的还有两位同学,一位是现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另一位是现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李源潮。做毕业论文时,孟晓苏的论文题目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战略问题》,李克强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李源潮的毕业论文题目是《企业集团的发展路径》。当时,厉以宁把孟晓苏、李源潮、李克强三位学生的硕士论文整理成一本书,定名为《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如今16年过去,我们师生4人当年的预期都被证明是正确的,已经变成国家正在进行的实践。”孟晓苏不无自豪地说。
  在中南海的近8年时光,是孟晓苏最忙碌的日子,他几乎从未真正地休息过,即使是妻子生小孩时,他都不在医院。当时跟医院电话联系不方便,还是第二天妻子的同事打公用电话告诉他这一消息的。
  
  具有学者气质的企业家
  
  1991年1月,孟晓苏走出了在旁人看来有着几许神秘的中南海。一年半以后,孟晓苏被调往中国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担任总经理。对他来说,从商是一块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奇热土。
  正是这次工作变动,再加上以往的阅历和知识储备,孟晓苏不仅当上了“中字头”房地产国企“掌门人”,而且成为了中国房地产界屈指可数的权威理论家和一系列房地产理论与政策的提出者。
  从事企业工作之后,孟晓苏积极研究产业发展理论,他带领研究发明的“中房指数”已经连续发布了13年,成为观察行业发展的重要景气数据;他是最早提出在我国发展住房抵押贷款和抵押贷款保险的专家之一,被采纳后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拉动了相关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
  孟晓苏与几位同事早在1998年就提出了在我国发展廉租房建设、建立住房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近几年,他又多次重提这个建议,终于在2007年8月被国家采纳,将廉租房建设列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今年全力推进。
  
  赤诚回报母校
  
  作为北京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只要母校有召唤,孟晓苏就挤出一切时间,回校参加各类活动。在一次回校演讲中,他把自己的人生成功归因于母校北大的培养。
  在北大读博士的时候,孟晓苏就有个愿望,想为学校与老师们做点什么。
  1995年春节,已成为中房集团公司总经理的孟晓苏去中南海探望李岚清副总理。李岚清说:“你现在搞房地产,我管教育了,你能不能为解决大学教工住宅做些什么?”孟晓苏说:“正好我们中房集团属下有一个蓝旗营项目,位置就在清华大学南门外,我就低价提供一批住房吧。”李岚清兴奋地问:“能提供多少套?”孟晓苏说:“总共是20万平方米,我们低价提供6万平方米吧,大约600套。”李岚清问:“价格能不能在每平方米3000元以下?”孟晓苏边计算边答:“可以。”李岚清说:“项目既然在清华南门,是不是就给清华大学?”孟晓苏说:“我是北大的。”李岚清说:“好!那就两个学校一家一半吧。”孟晓苏当然同意。就这样,20万平方米的蓝旗营小区项目全部都给了北大和清华。仅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计算,孟晓苏和中房集团把相当于6亿元的经营收益贡献给了这两所学校,这是迄今为止北大校友对学校做的最大物质贡献,而这些都源自孟晓苏的赤诚之心与奉献之举。
  现在,不知疲倦的孟晓苏仍然每日操劳,他在北大光华2007届开学典礼致词上提到,“我们正在经历着规模空前的经济社会变革,正在做着前人没有做过的伟大事业,堪称是‘经天济地’的事业,这是我们的前辈们一百多年来渴望与追求的历史机遇。”
  在激情岁月之后的孟晓苏身上,有一种炫极而淡的人格魅力。山高人为峰,海尽天作岸,这份淡定与豁达,正是孟晓苏踏遍千山万壑后心灵深处的基调!
  (摘自《中国商界》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