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低收入人群的“千元红包”

作者:徐清扬




  
  这是一个“天上掉钞票”的故事——东莞给全市的低收入市民每人发放1000元,以减轻物价上涨带来的民生压力,“红包计划”极大地激发了东莞市民的美好想象。
  这个被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取名为“临时生活补贴”的政策,经过年初的酝酿之后,现已进入实施阶段,东莞市财政将拿出逾1.2亿元向12.2万低收入户籍人员发放“红包”。
  
  “这是个挺好的事儿”
  
  2008年6月25日,强热带风暴“风神”过境东莞,市内大雨倾盆。广东人相信“水生财”,不少东莞市民在议论,“红包计划”会不会带来一场“钞票雨”。
  “刘书记说的是参照澳门的做法,澳门的做法是所有居民都有份儿。”在东莞市北隅社区经营一间小商店的黄秉正说,“所以开始时我们以为全东莞人人都有红包呢。”
  他所说的,是2008年4月底的事。其时,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公开表态,受澳门地区政府补贴的启发,初步有了这个念头,就是向市民直接发点钱,以抵销CPI高速增长的影响。他将酝酿中的“红包”称之为“临时生活补贴”。当然他也不忘强调,这份“红包”是在地方政府财政允许的范围内来分发。
  东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至2007年末,东莞,这个有“世界工厂”之称的制造业中心,有户籍人口171.26万,常住人口有694.72万。而去年东莞市全年GDP超过30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539.5亿元。
  除了财力后盾外,今年年初亚太一些发达城市掀起的“红包潮”也加强了东莞市政府的决心——今年2月,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拿出700亿港币,以退税方式给居民“派糖”;2月15日,新加坡政府宣布18亿新元的“派糖”计划,大多数国民可获300新元。3月初,澳门特区政府决定拿出逾20亿澳元的盈余,向全体居民派发红利,永久居民可以获5000澳元。澳门的行动最终触发了东莞的决策。
  “当然,在当前的条件下,要实现全体市民全部补贴并不现实,只能补贴一部分人。”东莞市民政局负责人解释说。
  6月初,“红包”分配方案出炉。根据东莞市政府办公室的文件精神,此次“红包”的发放对象包括低保对象、五保户、非低保对象的优抚对象、非低保对象的1—4级残疾人、非五保户的孤寡老人、已治愈的麻风病人和低保边缘户等。发放标准是每人发放1000元。
  
  考量“红包计划”
  
  政策一公布,先前人们的兴奋揣测,有些应验,有些落空。然而围绕该计划所产生的一些问题,也处在考量之中。
  之前,东莞本地也有学者公开表示,向市民发放“临时生活补贴”,除了东莞本地人外,还应考虑“新东莞人”,即大量的外来常住人口。
  但最终的对象范围里并没有东莞的外来常住人口,这引起了一些人的“不同看法”。
  谭国华就是“有不同看法”的人之一。“这个城市里最困难的人群恰恰就是外来的常住人口,收入即使到了600元的水平上,扣除了房租和饮食之外,就已经降到东莞自己的低保标准以下了。”这位出租车公司的司机正在为加油站的油价上调而犯愁,房东最近又上调了房租,他打算再干半年就回湖南老家。
  其次,问题大多还集中在了“低保边缘户”的身份确定上。
  文件规定,“低保边缘户”是一个家庭人均收入为401—600元的界定,于是,这就靠群众自发上报来确定。
  然而,一些社区申请低保边缘户的人“异常踊跃”。在东莞市万江镇的新村,申报低保边缘户的人数就超过了总居民的一半。
  黄秉正仔细地“拨算盘”,“要是有了这个边缘户,就是家里的每个人白拣1000元啊。”据了解,村里只能通过“公示”的办法,让大家互相监督。互相监督的过程就难免会发生争执。
  
  一切尽在完善之中
  
  民政局负责人表示:“我们能保证,这个补贴发放过程是公开公平的,但发放对象无论怎么确定,总是会有人质疑。”
  “不患贫而患不均。”东莞市救灾救济和最低生活保障科的杨科长感叹一句,“‘红包计划’是个挺好的事儿,你总要切一刀,在600元的地方切,601元的人就会有反对意见,他就会反问你,600元加上1000元补助都1600元了,601元的就成了最穷的人。”
  在中山大学教授郭巍青的眼中,涉及到公共财政支出的问题,就是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争议和问题,显然是无法避免的。关键是需要一个“制度框架”来保证这个分配过程尽可能的更为公正。
  在东莞市民政局看来,目前身份认定工作的难度只是暂时的。很多基层民政部门正在摸索低保边缘户的身份认定办法。
  据了解,万江区的办法是确定补助对象时,“把家里有空调、钢琴等贵重物品的不纳入补助范围”。还有的地方要求申报者填写“承诺书”来承诺家庭财产收入的真实性。
  “不管怎样,地方政府关注民生、保障民生的‘红包行为’应该得到鼓励和肯定。”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郭巍青教授评价说,“通过公共财政来缓解民生的困难,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的份内之职。”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2008.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