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1期
赏析
作者:许 淇
沃伦出身于肯塔基州的托德城,最初加入《逃亡者》杂志,思想上接近重农主义,接近大自然,厌嫌现代工业社会中的个人孤独和异化,是工业城市的“逃亡者”。沃伦进而揭示人性恶,人心的黑暗和罪恶:在相对的宇宙中寻找绝对。他的诗中说:“我们生活在时光如此少的时代/我们异常痛苦地学习一切。”沃伦后期的诗中充满了哲思和玄学意味,一度受美国超验主义思想家爱默生的影响,将人、自然、上帝视为一个整体——人,是自然的体现;自然,是上帝的体现。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沃伦的诗风变得散文化,按内在的自然韵律安排分行,虽分行,已是散文诗。沃伦主张“纯诗”:“我认为,诗要纯。”他写了一篇很长的论文叫《论纯诗与非纯诗》。什么是纯诗?“亦即不是非诗”。主要指内容上的理想主义和道德主义;在形式上,散文诗形式对“纯诗”无害,甚至有益。如“意象投射的背景,或者意象展示的框架,或者串联意象的丝线”。这些“散文元素”“包括情境限制、叙事进程、逻辑过渡、真实描叙、抽象概括及理念等。”(张少雄译)有时散文诗需要它们作框架,但应加以限制,以免其向“明显、浅露、怪异”的方向发展(均见《论纯诗与非纯诗》一文)。美国评论家希·克拉麦尔谈沃伦的诗和散文诗“将抒情与叙事以及日后构成其诗作基础的抽象表现等手段完美地熔于一炉”,他的散文诗语言,用“一气呵成的回肠荡气的长句”,“建立在如同其全部小说一样充满激情与情节的诗节的内涵与递进之中”。
这里选录的《红尾鹰与少年时代的火堆》第7节,正是叙事式地将散文和小说元素溶入散文诗,尤其是结尾最后一句,单行排列“那根火柴”,特写镜头似的,待燃而未燃,在全诗承上启下,具有欧·亨利小说一句定乾坤的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