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赏析

作者:许 淇




  副标题是:德彪西作品印象。这是诗人听德彪西的音乐后产生的梦幻的印象。德彪西天性孤独,喜欢独处,作为钢琴家和指挥家,一生只会在公共场合露面两次,他的曲子取材自法时象征派诗人的诗作,如庞维尔的《林中月神》,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中的诗;马拉美的《牧神的午后》;魏尔伦的《感伤的会晤》;以及比利时梅特林克的《佩列阿斯和梅丽桑》(歌剧)。德彪西的音乐和莫奈的油画一样,称为“印象派”,有精美的雾状网织体所造成的音响来表现光与色,创造一种梦境并唤起一种幻觉。
  蒙塔莱的这首诗,用不专指听德彪西的那首曲子引起的梦幻,而是总体印象在潜意识中积极产生的无数意象的连缀。也许较接近的是《牧神的午后》,自灼热的盛夏始,使人困倦和使人心醉的芬芳,诱发了毕加索报纸剪贴画中的三个男子隐现,吉他或非吉他,成漏斗状的乐器;强烈的色彩。最后又回到了牧种潘的慵倦的长笛。
  埃乌杰尼奥·蒙塔莱,出生在意大利里古利亚海滨,幼年曾学过声乐,所以和音乐十分接近。后因诗集《乌贼骨》(1925)蜚声文坛。1938年因拒绝加入法西斯党被革除公职,于是投身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二战后,除写诗外,还当过记者、编辑、音乐评论家,翻译过美、英、西班牙的小说和戏剧。他是意大利隐秘派诗歌的重要代表。197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蒙塔莱的诗,咏叹人生的坎坷和苦闷,表达对美的价值的不可遏制的追求。在艺术上追求诗美,广泛运用象征、隐喻来赋予普通事物以不寻常的深刻的寓意。正如他自己所说,是“音韵和观念互相渗透”,努力刻划人类内心世界的细微丰富的感情。
  有一句话他说得好极了,让我们永远记住:“艺术始终是既为所有的人又不为任何一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