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7期

笔记.单词

作者:远 人

延广阔的远景,仿佛将一切阐释挡在画框以外。
  它带给我的恍惚在我和别人交叉走动时会突然加剧。它的私人性质似乎不是用于凝望,而更加适合于推想。它把通过色彩的刺激直接赋予感官,但令人失语的却往往是它的隐匿。这就形同一种迫令,不停地使人循环于出神与清醒、捕获又迷失。
  对我来说,画廊就是这样一种存在——无数的脸谱和静物,无数的线条与拼贴。而我真正触及到的,却仅仅是它的乌有。
  
  广场
  
  它的建立使城市与乡村得以严格的区分。一个广场的位置,与它同义的往往是物质的中心和建构在乌托邦性质上的制高点。尽管它提供的不过是十字路口中央的一处花坛、一个喷泉,或者一尊塑像——就仿佛是城市在它结构里努力生出的幻境,朝着某个梦想的、同时又是垄断的方向延伸。
  非常容易看出,在广场上茫然回头的人不会来自城市。广场的巨大平面似乎始终都在拒斥一种另外的命运。可以说,它通过象征所维持的,是不带激情与妄想的世界,这正如随同它的复制而被删除掉的诗篇,在形成之前,就已达到了妥协和某种不明确的授意。
  因而在我每每穿过这座城市的广场之时,我感到的晕眩不是来自日光的照耀,而是在我的城市贫血的关系中,广场所赋予的那种强烈、巨大、以及无言的压迫。
  
  种子
  
  种子对黑暗的认识远远比我们猜想的还要深刻。当它播人地下,几乎没有任何一条裂缝可以容纳光线的进入。它经历了怎样的吸收、幻化,以及灵魂里的剧烈运动,令我们的精神一再向它倾斜?以致于我们写下它,把它转换成一个词语之时,它几乎形成一种对语言的掀动——它要进入的是写作的深处:为那里的寂静带来起点、秩序,它的目的是把灵魂里长出风景的欲望抽象成型。
  
  站台
  
  站台总是展开一种时序,总是不在语言里停留太久。它也几乎不在一个人的记忆里构成某种亮度。对我来说,它甚至是一种忽略,一种透视之下的孤寂,是工作人员在多数情况下的一种徘徊。
  站台,它总是被反复地掠过和抛弃,它也因此成为一个容易忘掉的名词。它几乎要隐没地退缩,令人感到像是某种时光的匿去。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站台所拉开的那种空间的断面,总令人在茫然里生出对抵达地的怀疑——“一个相似的中途小站,旅人是否从未离开?”
  因此,站台也是它们每个实体间的一种幻觉。在这时候,我总是把身子探出窗棂。听到外面交谈者的陌生口音,才使我确信了旅途,确信了我此时在异域的存在。
  
  平原
  
  真正的平原并不等于一个地理的位置。它首先意味一种铺展、一种无方向的方向、无所指的所指。它替代眼光延伸的同时,还包涵了一种时光的喻意。换言之,平原是仅只一瞥的时光背影,脱离任何人的注视。
  它作为一种形式的存在,几乎令人触摸不到它的任意一个细节。当它突破我的肉体,会有更多的词语获得上升的空间。这时候平原几乎不被看见,但肯定没有消失。它在写作里被转换成涌流、欲望、玄想、理性,以及无穷,它由此构成一首诗歌难以删除的背景。
  因此,每次我乘坐火车穿过平原,仿佛都只是穿越一种重临和回忆,仿佛到达只是曾经。我甚至没有激动。某个声音在我内心低语:“只有眼睛能把一个方向指出。”
  
  礼物
  
  在儿子身上我重新看到了童年。我感到它和人们常说的延续不同,它更像是生命的另外一种开始。在儿子眼里,我发现童年,也许就意味一种颜色深得多的天空,以致于我不敢凝望太久。
  但我始终感到它的飘动。——儿子围拢着它,其随意性令我惊诧。多少年前我是否也有过这样的力量?——随意镂空另外一个世界的黑暗,或某个成年人心里的阴影。我不知道多少年前我是否给出过这样的赠予和礼物?
  现在儿子给了我。我一点都不能揣测:在他眼睛后面的世界里,我要怎样深入,好来重新理解周围的一切?
  
  地图
  
  一幅地图能让一个银行职员产生怎样的想法?那些用深褐色标出的高原和浅绿色抹出的盆地,不用圆规划出的经纬,密集一块的城市名称,在一毫米宽的铁路线旁散布。
  这地图是否构成他梦想过的一种奔赴?——不用准时出现在他灰色的办公室,不用把每一轮冲动压抑在点钞的动作深处。但他现在预感自己的一生,是否将结束于这种浪费和他怯懦过分的雄心?
  当命运只把他安排到自己的内心,他被削弱的肉体还能作出怎样的反抗?摁入墙壁的图钉也摁人他的心脏。多年来他感到的锈迹日益衰朽,像墙上那幅地图,在每天下午6点钟便完全褪掉了色彩。
  
  树冠
  
  树冠的完成有赖于它上升的力度。我发现它总是挡开任何目光深入的企图。其全貌的不可把握形成它赋予的暗影与玄奥。而在我们对它不断地仰望里,树冠却把我们在无边的地下抛得更远。
  于是,在我和树冠之间,我感到那不可到达的距离近乎某种神性。——树冠仿佛是进入时光的一节锐利之物。在它的内敛里,令人感到自身的限度突不破胆大妄为的梦想。
  它高踞其上的位置,令人类的命运也难以染指。围绕着它,是一种魔幻和梦想者的沉溺。当我在仰望时看见一枚飘下的落叶,我确认那不过是一只树冠暂且君临大地的化身。
  
  时间
  
  我一直渴望能对时间作出某种阐释。但它的迷宫性质却往往把我挡在其外。我有时怀疑时间是否真的把我容纳,我的成长与年龄是否真与我阅读过的时间知识有关?
  而人类对时间的表达又往往结束于某种隐喻。譬如河流、箭羽。但这些都几乎没有触到时间本体,就这些名词而言,本身又具有滑开的性质。这几乎可以解释赫拉克利特为什么感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时间在这感叹里似乎获得了停顿。
  因此,在一个写作者的命运里,时间肯定有比书本定义要深得多的意味。我是否可以说,时间的本身在写作里只有一个虚设的座位,我在那里落座,意味着给自己增添一个旁观的幻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