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第七届全国散文诗研讨会纪要

作者:佚名




  丹菲
  
  无意中看到一篇科技性的文章《活跃边缘》,“事物最活跃的部分大多在它的边缘……这里常常是科学的‘生长点’。是最具生命力的地方。”很受启发。散文诗。无疑是处于诗和散文的交叉边缘地带。她就是诗与散文交媾的产儿。但她不是畸形儿。她是完美无缺的婴儿。她似乎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情境中,但这更增加了她自身的光辉和重量。平添了无限的可能性和希望之所在。也为长期以来默默地进行散文诗创作及理论的人注入自信和快乐。散文诗这种边缘性质,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突破的可能和机遇。比如冷暖气流的交汇边缘最容易形成降雨带,这雨就是活力的证明。是希望和归宿。
  
  毅剑
  
  当文学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价值核心。它的任何体裁理所当然地受到作家和读者的重视。在一个需要倾诉的年代。没有任何文体能比散文诗更适合诗人们张扬个性。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揭示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的。回顾上个世纪的散文诗创作。大批的作者和大量的作品在继承了传统写作手法的同时。又倾注了过多的属于那个时代的思辩和社会感悟。使当时的创作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但随着对代的变迁。再也不会出现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本书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争鸣的现象。文学艺术的边缘化是作家、诗人的无奈,也是历史的进步。对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写作从来都不是一种职业。写作只是梦和理想的飞翔,是岁月沉淀的厚重结晶。更是以语词叠裹为衣的生命的真实存在。
  
  张抱岩
  
  散文诗照顾我的灵魂和生命。像照顾我的童年一样。她是我的亲姥姥。她的灵光早已把我的身体擦得晶莹通亮。我认为散文诗就是散文诗。她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她有自己的道路。她藏在某个时光或时代的背后,我们或许只是闻到她三里远的芬芳。我们有责任为她奔命。不止是爱好和消遣。要严肃地思考她的命运。她的博大里蕴藏着海洋和天空,她的短小里运行着一颗星的光芒和一株草的力量。我们应该更多地宣传她,让她飞人寻常百姓家,她需要更广阔的推广的舞台。我还呼吁加强散文诗理论,她的理论太少了。也许都在生活里。
  
  姜黎明
  
  我一直极不情愿地对散文诗作如此描述:词语的相识与相碰,浮于表层的思想与矫情,对生命与生存的漠然。其实,生活的现实逼迫我们拒绝表面化的东西,要深入事物或事情内涵以及本质。我认为,只有以一种低姿态并且用悲悯的情怀与理性的思考相互糅合的方式去关注。你才能发现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东西。抒情是散文诗的主要职能。浅白抒情无力承当生活的沉重和生命的脆弱以及现代人的困惑、迷惘和伤痛!我主张抒情的制约。洗刷掉涂抹在散文诗上的粉饰和花哨。让感情沉潜、蛰伏。让散文诗回归文学本体。诗写得越淡,作品就有更多的弦外之音,味道反而越浓,控制情感,才是真性情。真情在制约之中。在言语之外。
  
  苑坪玉
  
  追溯散文诗的历史。通过渡德莱尔、惠特曼、泰戈尔的作品可以知道她是一种新文体。有人说散文诗与唐诗有关。也有的人说与宋词有关。我看散文诗更像元曲。如何用民间语言来表述语言。我举一首民谣为例:送情人送到田场路。走的也哭。送的也哭。赶脚的也哭。问:赶脚的你为何哭?说:你俩调情来。我的驴儿等得哭。散文诗之所以称之为散文诗。那么必须要与音乐有联系。要在音韵和音律上面还要下功夫。能让大家背诵出来。同时,散文诗要易于阅读。让人们能够记住。现在某些散文诗只能看不能读。这是一个遗憾。
  10月9日。夜色降临,灯火渐亮。车子徐徐驶过“国酒湖”“国酒门”、矗立山头的“天下第一瓶”……弥漫村头寨外的酒香氤氤氩氩而来。将人包裹。目的地茅台镇越来越近。但我们却感觉到一次融合酒香诗韵的诗歌之旅正慢慢展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