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有形与无形

作者:龙彼德




  语言产生于“无意识”,这是弗洛伊德从心理学分析的角度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正是从这个论断出发,他将语言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后来人多将“有形”理解为单义性,而将“无形”诠释为多义性。前者确定,后者不确定。由于“无意识”具有潜在、无序、混沌、丰饶的特点,如何从中抽取“有形”并透露“无形”,就成为语言有无张力、诗人有无才华的最大考验。
  谷川俊太郎的散文诗《非常困难之物》,第一段写了该物的颜色、容积、侧面字样。以及用途,可以说它是“有形”的,单义的,例如纸箱子。然而,对照诗题,又不禁生疑:如果是普普通通的纸箱子,怎么谈得上“非常困难”呢?
  在第二段,诗人给我们作了分析:“它占有了某个空间。所以,它当然也要遵从时间这个存在方式。”并坦陈:“我无法断言它是美是丑。”可知此物是受时空限制的,有生有灭的,它既是纸箱子又不是纸箱子,它既是个别的物件又是普泛的存在,而“存在”作为哲学概念是很难说清楚的,“非常困难的”。这便是“无形”,多又。
  篇幅精短,不过150字,无一词深奥一字孤僻,却道出了命名的困难,生存的无奈,不能不让人赞叹。难怪谷川俊太郎在战后崛起的日本当代诗人中独树一帜,被誉为“日本现代诗歌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