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赏析

作者:许 淇




  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申博尔斯卡。
  1923年7月,申博尔斯卡出生在波茨兰南郊附近,她说:这里曾经有“我的第一个湖泊、第一片树林、第一块草地,第一朵云彩”。接着,全家迁居到托伦、到克拉科夫,幸福的童年很快过去,诗人才13岁,父亲死了。1939年,德国人占领波兰。大学成了奴化波兰青年的集中营。书籍被查禁,侵略者还经常强迫学生充当劳工。申博尔斯卡不再向往大学,草草在铁路上找一份工作,念社会大学。
  1945年,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波兰成为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个重要成员,其时,她正在亚盖沃大学求学。第一部诗集《我们为此而活》,诗人记录了那个特定时代人们生活的原生态。她一方面不和当权者主流派发生正面冲突,另一方面,她在作品中对历史、现实和社会作深刻的反思,因而第二本第三本诗集都能通过文化部门的审查,甚至获得1954年的克拉科夫文学大奖和“金十字勋章”。到了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她不断变更创作风格、表现手法和思考角度,主旋律派认为她离经叛道,在诗集《向自己提问》中,不断地追问生活和生命的价值,显示出一种复杂的多面性和丰富性。诗人米沃什说她:申博尔斯卡的诗歌是社会的减震器,是海边的窃窃私语……
  《马戏团的动物》一章,她同情任人摆布的可悲又复可笑的动物,而应该感到羞愧的是人。人的鼓掌就像鞭子,噼噼啪啪地抽打在这些动物的身上,诗人看不到境遇的任何改善,她曾写道:“希望被埋葬在阴暗的洞穴里,朽木的光不可能把它照亮,太阳也投射不到它身上。”有时,她取瞬息的生活画面,毫克意义的也许内含诗意的场景入诗,这就如第二节《大桥上的人们》那样。
  也是作家的丈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去世了,她开始隐居生活。当1996年10月,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她的时候,她正在波兰冬季疗养地度假,为自己写下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