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赏析

作者:许 淇




  法国诗人波特莱尔才活了四十六个年头,留下作品不多,除了文艺论著外。只有诗集《恶之花》,小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和散文《人工天国》。可是他在法国文学史上有不可磨灭的地位,对世界现代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徐志摩在《波特莱尔的散文诗》(原刊1929年12月《新月》第2卷第10期)一文中,译了波特莱尔关于散文诗的一段重要的话,我曾读过这段话的多种译文,徐志摩的最美、最令我感动。也许并不是原文僵硬的直译,也许诗人略事加工、认真修饰过。徐译波特莱尔说:“我们谁不曾,在志愿奢大的期间,梦想过一种诗的散文的奇迹,音乐的却没有节奏与韵。敏锐而脆响,正是以迹象性灵的抒情的动荡,沉思的迂回的轮廓,以及天良的俄然的激发?”
  什么叫散文诗?这就是!
  波特莱尔在他的诗集的序言中写道:“大名鼎鼎的诗人长久以来分配着诗的领域的最华彩的省份……因此,我要做些别的事……”这别的事,就是他创造了“诗的散文的奇迹”。
  他是第一个用“小散文诗”的名义出版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的。如果说,他受贝特朗《夜之巴斯伽尔》这本书的影响,但这位生前无名的作家,并没有自觉地标明那是散文诗集,而《巴黎的忧郁》则旗帜鲜明。他说:“这还是《恶之花》,但更自由、细腻和辛辣。”用他的后继者、后期象征派诗人瓦雷里的话说:“一切都是魅力、音乐、强力而抽象的官感……豪侈,形式和极乐。”前辈作家雨果赞道:“他创造了一个新的战栗!”
  波特莱尔是都市诗人。他生活在巴黎,在巴黎的中心。沉入深深的忧郁,歌吟他幻灭的灵魂的真实体验。这里特选了周作人的译作《海港》。我藏有1925年9月初版的“新潮社”发行的《陀螺》。是周作人译品的结集,其中译了波特莱尔8章散文诗。和周作人其他创作的散文语言不同,句法结构较别致,读来颇含涩茶的回甘。
  波特莱尔一再地写海港,因为他年轻时远渡重洋,逗留在印度洋的留尼汪岛和毛里求斯岛,日后在忧郁的巴黎,他幻游远方,幻见异域的亲近的熟稔的一切……从海港起锚吧!启碇,归航,集散,繁忙……海湾是一种象征,是人生的开始与归宿。当他沉缅在那种心绪里,倦于搏击,间距地看港口如画。桅樯林立,倒是美和协调的。船只穿梭,去者自去,来者忽至。看那些为营利而奔忙的芸芸众生,直觉得万念俱灰,这正是现代人的精神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