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3期


公明“陈仙姑的故事”

作者:佚名




  这是一个以真人真事写成的故事,在宝安、东莞一带流传了100多年。陈仙姑原名陈端和,生于清代成丰年间的公明水贝村(现深圳市宝安区西部),当时水贝村的大沘河(现茅洲河)河水泛滥,瘟疫盛行,当地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陈端和年纪虽小,但看到当时惨况,立志要改变村民们长期受疾病侵害的状况,不顾家人的反对,经常到东莞、增城一带求医问药,为当地群众驱除病魔,因而深受乡亲的喜爱和敬佩。
  同治年间,陈端和死后升天成为仙人(传说)后,惩治了大沘河二河神,使当地乡亲摆脱了水灾之害和瘟疫之患,人们过上了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日子。乡亲们为了颂扬她那种舍已为众、不畏艰难的崇高情操与无私奉献的品德,为她修建了一座庙,并编成故事,代代相传。
  陈仙姑的故事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民俗价值和文学价值。
  这是一个近代以真人真事被民间传为“神仙”的故事,在宝安、东莞一带流传了100多年。
  陈仙姑原名陈端和,生于清代咸丰年间的公明水贝村(现深圳市宝安区西部)。当时水贝村的大批河(现茅洲河)河水泛滥,瘟疫横行,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陈端和年纪虽小,但看到那种惨况,立志要改变村民们长期受疾病侵害的状况。她不顾家人的反对,不顾路途遥远,经常到东莞、增城一带求医问药,为当地群众驱除病魔,因而深受乡亲的好评和敬爱。
  咸丰十年正月初二,陈端和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家里。因她在年初二出生,按照当地风俗,正月也称端月、孟春,春风春日,暖融祥和,故取名为“端和”。陈端和在很小的时候,父亲陈名公和母亲梁氏相继去世,靠哥嫂抚养长大。八岁那年,家里将她许配给了沙井新桥人为妻(童养媳)。
  陈端和自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遇到疑难问题总爱刨根问底。当时,大沘河一带少医缺药,乡亲们有疾病而苦于无处求医。陈端和为了寻找治病良方,她不辞劳苦走访了百里以外的东莞、增城、新安等地,求教有经验的郎中,搜集、整理了许多药方,其中男科、妇科、儿科各100方,还有外科32方,眼科53方,为村民医治了不少流行的痢疾肚痛、感冒发烧等疾病。如今,遗留下来的300多条处方仍有一定医学参考价值,医学界人士曾给予了一定的肯定。
  当时的水贝村(现公明街道上村社区)北部有一条大沘河(现名茅洲河)。传说有一河神叫做二河神,每年春夏季节便兴风作浪,使河水汹涌泛滥。同治十年(1871年)九月的一天,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顷刻大雨倾盆,连续数日,河水急剧上涨淹没农田,到处是白茫茫一片。这一年,农作物几乎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原有五十多户的人家,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乞讨的就有三十多户。
  相传,陈端和为了惩治大沘河二河神,她死后向天官诉说了大沘河二河神作恶多端,至使百姓多灾多难的情况,请求天寓给予惩治。于是,天官把一河神打入地狱,并封陈端和为大批河“河神”,列入“仙班”,从此陈端和被称为“陈仙姑”。
  同治年间,村民自发捐献建起一座陈仙姑庙作为传承陈仙姑故事的地源之一。
  民困时期陈仙姑故事流传极广,东莞、增城、新安等地的群众家喻户晓,成为人街小巷谈论的话题。
  “文革”时陈仙姑的故事被视为“封建迷信”而被禁止。
  改革开放后,“陈仙姑”的故事又重新流传起来,2004年,当地村民为继承和弘扬为群众做了好事的村姑陈端和的救死扶伤的高尚精神,在原庙的基础上扩建了一座拥有2000多平方米的大庙,以纪念她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