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3期


雕刻了的丝绸

作者:孙迎庆 马 杰




  当宁静的手艺时代已渐渐成为记忆,迎面而来的是喧杂的现代生活。其实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手艺,还有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积存;我们留恋的也不仅仅是象缂丝技艺一样的手艺,而是做手艺时的那一片宁静而祥和的心境。
  缂丝技艺在吴文化的浸润下,已成为苏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之一。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不了解了。它是中国古老、独特的一种传统织造工艺。在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布的名录中,苏州缂丝制作技艺榜上有名。
  缂丝,又名“刻丝”、“魁丝”。文人赞誉是“雕刻了的丝绸”。它并非真的用刀来雕刻,这是一种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成的平纹织物:纬丝按照预先描绘的图案,不贯通全幅,用多把小梭子按图案色彩分别挖织,使织物上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一些断痕,类似刀刻的形象,这就是所谓“通经断纬”的织法。
  苏州缂丝自南宋以后,盛名全国,成为主要产地。当时苏州地区产生了一批缂丝名家。南宋时苏州人朱克柔创制了“朱缂法”,使用深浅多色阶纬线,长短参差互用,而逐渐产生空间晕色的装饰效果。“朱缂”被誉为中国缂丝技艺的高峰。其代表作品《莲塘乳鸭图》、《香橼秋鸟图》、《出山高逸图》等名噪一时。
  明代,苏州缂丝艺人大都集中在城郊陆墓、蠡口、光福、东渚一带,世代相传。陆慕镇的张花村,户户有缂机,号称“缂丝村”。明王绮《寓园杂记》说“吴中自号繁化……凡上供锦衣,文具,花果,珍羞奇异之物,岁有所益。若刻丝累漆之属,自浙宋以来,其艺久废,今皆精妙,人性愈巧而物产愈多”。其时苏州人文荟萃,吴门画派精品迭出,缂丝艺术风格深受江南文人绘画的影响,多摹缂当时名家的画稿。其佳作缂工精巧,配色鲜丽繁富,轻重得宜,可追原画之风韵。如缂丝艺人吴圻、朱良栋、王统等缂织沈周、唐寅、文征明等人的画稿,成为现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的馆藏精品。
  明代的缂丝产品,除画轴、书法、首卷、佛像外,还广泛应用于缂织各式袍服、裤子、朝靴、铺垫、椅披、桌围、挂屏等用品。花纹图案除传统的花鸟题材外,在表现人物和故事情节方面也有了较多的作品。
  清代缂丝新创“缂绣混色法”,即将缂丝、刺绣和彩绘三者结合,以加强织物的装饰效果,丰富和提高缂丝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原藏于紫禁城的《缂丝加绣九阳消寒图轴》就是以“缂绣混色法”织制的典型的艺术珍品。
  缂丝这种集美术欣赏、织锦技术及绘画艺术于一身的皇家藏品,向世人展示着它高雅而清纯的艺术风格。由于缂丝工艺繁复,一件作品之成功,所用人力、物力,非普通百姓可以承受,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
  
  苏州历代缂丝巨将
  
  朱克柔,南宋松江云间人(今上海松江县)。她所创造的长短戗技法又被称为“朱缂”,沿用至今。其所作人物花鸟、树石草木均极精巧。对其作品,当时的官宦富绅、文人墨客都视若名画,争相购买,内廷亦派员征寻其织品。宋徽宗赵佶对朱克柔的技艺大为推崇,曾在其织品《碧桃蝶雀图》上亲笔题诗:“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其代表作《莲塘乳鸭图》被时人誉之:“精巧疑鬼工,品价高一时”。
  沈子蕃,宋代吴郡(今苏州)人。从传世的几幅作品看,似乎较偏爱北宋画家崔白孤傲而幽静的笔调,故他的作品大多表现萧瑟的秋冬、孤傲的禽兽和寂静的山水,设色高雅古朴,生动传神,令人叹为观止。原清宫养心殿所藏《花鸟》图轴和《梅雀》图轴等均为其传世佳作。
  吴圻,明代吴门(今苏州)人。紫禁城乾清宫中藏《沈周蟠桃仙》图轴即为吴圻摹缂沈周画作的作品,织有“吴门吴圻制”及“尚中”印。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朱良栋,明代长洲人。缂丝代表作有紫禁城乾清宫藏《瑶池献寿》图,织有“长洲朱良栋制”款。
  沈金水,清末苏州蠡口人。沈金水曾在清末为宫廷织造龙袍,其代表作品有“金地牡丹屏”、“博古屏”。1954年进苏州市文联刺绣小组传授缂丝技艺,代表作有:《金地牡丹》图轴、《金地双鸽牡丹》等。
  王金山,1939生,苏州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拜著名缂丝艺人沈金水为师,对历代缂丝艺术颇有研究。1963年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复制宋代缂丝名家的作品,先后复制了沈子蕃的《梅雀》、《青碧山水》轴和朱克柔的《牡丹》、《蝴蝶·山茶》等缂丝作品,达到了以假乱真的艺术境地。2001年建立王金山大师工作室。
  马惠娟,1953生,苏州人。从小随母学习刺绣,后师承沈根娣和陈阿多等艺人,并进行了不断创新。1998年为霍英东之女复制了宋代朱克柔的作品《莲塘乳鸭》图。其作品多次获得大奖:《虎啸》图是缂丝行业中第一副披毛类动物题材的作品,并在北京亚太地区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银奖。而《云龙图》则获得了该次博览会的金奖,开创了缂丝以泼墨写意画稿为题材的先河。
  
  天下第一缂丝世家
  
  苏州相城区元和镇张花村,从明清时期到现在是远近闻名的缂丝村。现王嘉良一家在张花村仍在从事缂丝技艺的创作。王嘉良手艺受传于其父亲,至王嘉良已是第五代。王嘉良祖上秉持“传儿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家规”,自第一代王金亭,传至王嘉良曾祖王新亭,又至祖父王锦亭,再至父亲王茂仙。王嘉良读完小学四年级后跟父亲学缂丝,王嘉良把手艺传给了儿子和媳妇。在几十年的缂丝生涯里,王嘉良练就了一手绝活,尤其是他自创的三异缂丝,至今仍无人能出其右。在苏州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上,王嘉良捐赠了他的缂丝作品“圆圆”,有趣的是“圆圆”的眼神能随着人的来同走动而移动,就像蒙娜丽莎的眼神一样,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她,都能发现她的眼神同时也在看你。
  
  借鉴与创新中找传承的支点
  
  与苏绣并称为姐妹艺术的缂丝,在上世纪50年代有了新的发展,不仅有专门的缂丝工厂,还有缂丝技艺专门研究队伍。在不断复制古代名作和当代名画的基础上,创造出双面异色异样和三面异色异样新技术以及缂毛缂丝的新工艺。
  而今缂丝生产萎缩,只有苏州一地传承了这一稀有的传统工艺。因此,缂丝技艺的传承需要全社会的重视,才能把这门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在当今快节奏社会生活中,较难吸引年青人去学习这门古老的技艺,缂丝工艺将出现人才断层,后继无人,有濒临失传的可能性。
  我们要借鉴国内外弘扬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充分依靠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对现存的缂丝进行调查、收集和整理,建立起相关的档案库、数据库和博物馆,运用文字、录像和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将有形的缂丝实物和无形的织造技术进行全方位的记录、总结和展示。在缂丝博物馆中,不仅应有精美的实物陈列和有关缂丝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工艺技法等方面的文字介绍,还应有缂丝织造的实地演示,吸引参观者自己动手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使缂丝工艺的静态展出和动态表现融为一体,更好地向人们揭示缂丝工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菲的艺术价值。其次是发挥缂丝工艺大师的作用,为他们建立大师工作室和艺术工坊,在缂丝技艺的保护研究上,要有“全方位保护”的意识,即保存资料不要限于拍摄工艺流程,记录老艺人的口述工艺,要对老艺人的生活起居、工作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录下老艺人的工作加生活的一天或一个月,让后人从富有意味的实景中感受逝去的这一古老艺术的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