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5期


独此香山有醉龙

作者:佚名




  
  中山长洲是醉龙的故乡。位于如今繁华的西区地带的长洲,历史上曾是石岐海的一个小岛屿,近海得水,长洲人喜爱与人水亲近。龙舟竞度曾经是长洲人喜观参与的民间艺术活动,可能是风水宝地的孕育,长洲每次出征的两艘龙舟鸡公龙、鸡乸龙都快速无比,有如神助。后来长洲人拿冠军都拿得有点不好意思了,就让人在龙舟的腹部加两只手和两只脚,想以此挡水降慢一些速度,以拉近与其他对手的距离,谁知,这样一来,龙舟的速度就更快了,有如离弦之箭,后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端午节,正在石岐海上竞渡的鸡公龙和鸡乸龙神速前进后,竟如泥牛入海,一去不回。悲怆之余,长洲人决定从此不再参加任何的龙舟赛事。
  远离了龙舟的长洲人却对龙有着割舍不了的情结,他们找来雕刻师傅,找来木杉等可以浮起来的木料,雕刻了一条条小巧的小木龙供奉在村中的侯王庙等庙宇的神像前,到了每年的四月初七这一天晚上,村中习武之人就会到庙宇中上香酬神,然后,将供奉在神像前的木龙抬出来,摆在庙前神案上由习武之人上香拜祀。拜祀仪式之后,由村中德高望重之长者主持“点睛仪式”,长者口中念咒语,并且用柚子叶水从龙头开始洒遍龙的全身,谓之为醉龙开光。拜祀后,习武者举起木龙行三拜九叩之礼,烧过炮仗后,进入庙内在神像前绕桌三圈祭祀,称之为转龙。在庙内转龙后,木龙的舞蹈者便到乡村的各庙宇祠堂进行祭祀舞木龙。一路上,舞木龙者边舞边喝酒,每到社稷或土地公坛前,舞龙者都要停下来舞动一番,而持酒埕随队伍前行者,不断将酒灌向舞龙者,舞龙者实在喝不下去了,就将酒向四周喷洒,因此,随着木龙的舞动前行,四周都弥漫着酒香。到农历了四月初八,这一天是浴佛节,村中习武之人更是将木龙舞遍长洲村的大街小巷,而这一天的晚上,长洲人有吃船龙头饭的习俗,虽然旧时长洲人生活贫困,但到了四月初八这一天,村民从各自的家里拿出大碗的鱼和肉,村中祠堂负责煮白饭和提供白酒,一年一度的龙船头饭还是比较丰盛,村中的年轻力壮的后生,特别是鱼栏行的搬运工人,到了这一天晚上都开怀畅饮,乘着酒意,拿起木龙就舞,而在一旁的村民,还拿起酒埕向本来已经微醉的舞者继续灌酒,舞者形醉神不醉,一路舞龙一路洒酒,从而形成了长洲农历四月初八舞醉龙的民间艺术。
  长洲醉龙,是以家族承传为主,其中,以根叔的家族颇具代表性。因为醉龙,根叔成为一位长洲、乃至中山地区妇儒皆知的长者。1929年出生的根叔,全名黄焯根,他舞醉龙,得益于父辈的传承。他的祖父黄万英、父亲黄干南,都曾经是长洲一带的习武之人,古时,习武之人多有跌打损伤,因此,也懂得生草药医治疾患,根叔的祖父与父亲黄干南,就是长洲一带颇有名望的生草药医生。根叔从10岁左右就开始跟随父辈学习武术,同时,也学习舞醉龙的舞步,平时,也有随父辈在四月初八那天在村中舞醉龙。据根叔回忆,在解放前,长洲曾经有过二十多条木龙,这些木龙平时供奉在侯王庙里,到了夏天,村中大胆的小孩子就到庙里拿出木龙做水漂到村中的河涌游泳。小孩子“没手尾”,很多木龙被水漂走了;而一些借酒意舞醉龙者,因为醉酒而将木龙舞到哪里都不知道,渐渐,村中的二十多条木龙就七散八散地不见了许多了。对木龙有感情的根叔看在眼里都很心痛。一次,他经过村中的废品堆时,就看见一条木龙被堆放其中,根叔立即将木龙洗干净后供奉回到侯王庙里。后来,根叔又在一些旧屋和垃圾堆里找到了另外两条木龙,根叔也将它们带回庙里安身,据考证,根叔找回来的那三条木龙,已有数百年历史,虽然龙身受损,但龙头栩栩如生的雕刻,还是透露出龙的威武。因为对木龙爱护有加,文革的时候,根叔将这些木龙收藏起来,怕木龙遭到浩劫,等到木龙可以重见天日的时候,根叔又为木龙找来更多的“伙伴”:他觉得长洲蛤有三条木龙太单调了,于是先后请人雕刻了多条木龙,雕刻师傅为根叔的执着而感动,每次根叔来雕木龙都不肯收一分钱。
  长洲醉龙自诞生后,受到长洲村民的广泛欢迎,并且传到了周边地区的张溪、沙溪、大涌、濠头以及澳门等地。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在以上这些地方,都可以见到舞醉龙的热闹场面。据《香山县志》(道光志)记载:“四月八日,浮屠浴佛,诸神庙雕饰木龙,细民金鼓旗帜,醉舞中衢,以逐疫,日转龙。”以上文字,就是记载四月初八舞醉龙的盛况。
  长洲醉龙主要道具有木雕龙头、龙尾、龙身、酒埕、锣鼓钹等。古代木龙多以能够浮水的杉木为主,后来发展到用坚硬的樟木雕刻,整条木龙长约90公分,高约28公分,早期舞醉龙时是没有音乐伴奏的,只有呐喊声助威,后随狮鼓点的“三星鼓点”为伴奏,舞醉龙的动作包括拜祀、插金花、请龙、三拜九叩、喝酒、席间舞龙、灌酒、巡游等。醉龙舞在锣鼓打击乐的伴奏下,舞龙者一人舞龙头,一人舞龙尾,两人为一组,概括来说,可分四、六、八、十组不等。另外,数名捧酒的男子,不时上前组舞龙人喷灌烧酒助兴,使舞龙人保持醉意而舞,以表达对神龙的虔诚祭祀和舞出矫健翻飞的神韵。
  四月初八“浴佛节”舞醉龙的习俗,兴盛于明末清初,而到了1951年,因为种种原因,长洲醉龙才沉寂下来。而长洲醉龙的复活,得益于澳门的中山乡亲。历史上,中山与澳门均属于香山县管辖,许多民间习俗都是’脉相承,比如中山的舞醉龙,就在澳门得到很好的传承。早年,澳门人多以出海捕鱼为生,祈求顺风顺水是百姓的善良意愿,因此,舞醉龙这一寓意吉祥的民间习俗,就在澳门的鱼栏行中很好地保留了下来,那些与风浪搏击惯了的渔民,舞起醉龙来,更是生动无比。每年四月初八,在澳门都有舞醉龙的习俗,到了2l世纪来临,在有心人的牵引下,澳门乡亲知道长洲有醉龙,就在2000年的中山万人行活动中,将醉龙带回家,让久违醉龙的家乡人一睹醉龙的风采,同时,也将沉寂了半个世纪的长洲醉龙唤醒了,从此,长洲舞醉龙又再次威武地出现在人们面前。中山人对这种历史源远流长、形式独特的民间艺术十分重视,文化部门派出专人对醉龙的历史进行研究,派出艺术人才创作出醉龙舞蹈,将醉龙搬上了艺术大舞台,每逢有喜庆,醉龙都作为中山民间艺术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节目,在2006年广东省旅游文化节中,中山派出的醉龙表演队获得金奖。2007年初,长洲醉龙队舞到大西洋的澳洲悉尼,让海外乡亲和海外友人目睹了醉龙的独特神韵,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同时,由于长洲醉龙的复苏,中山其他传统上有舞醉龙习俗的地方,比如张溪、大涌、濠头等地的醉龙,也得到了挖掘和保护。而作为醉龙的故乡,长洲人对醉龙更是爱护有加,为了将醉龙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长洲社区拨出经费补贴学舞醉龙的村民,让根叔这位传承人定期悉心教导年轻一辈学舞醉龙,而根叔的儿子、孙子也加入了学舞醉龙的行列,如今,根叔家里三代人经常同台演出,同时,村中一大批年轻力壮的中青年人,也成为了长洲醉龙的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