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5期


激励学风的沙溪鹤舞

作者:佚名




  每当有喜庆或重大岁时节日时,在沙溪申明亭村一带,就可以见到翩翩的白鹤带领着一群鲤鱼、蚌精等盛大出巡。这种栩栩如生的白鹤舞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吉祥。因此,深受当地百姓欢迎。
  解放前,在村子里只是办喜事或节庆之时才有鹤舞出巡,而在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作为民间艺术的鹤舞,参加过华南地区“中南五省”民间舞蹈大赛并获得一等奖;1959年春节期间在广州文化公园连演30多场欲罢不能。1999年参加庆祝澳门回归表演,2003年被中国文化部派往韩国参加亚太地区假面舞民间艺术表演获广泛好评。
  中山市沙溪镇申明亭村的鹤舞,追溯历史,源远流长。申明亭村的开村始祖杨大道于元朝从中山城区石岐搬至沙溪申明亭村。因为当时的申明亭村靠近西江,村间的草坦边有一块土地叫虾苍地,当地村民称虾的两条大须为“虾苍”。“虾苍”烧熟了之后是红色的,而申明亭八世祖杨梅昌去世后就葬于虾苍地,为了避讳和尊重先辈,申明亭村人从此不穿红袍,不舞红色的狮子和龙。但是,沙溪隆都地区的民间艺术很繁荣,各村都有龙狮等民间艺术在喜庆或重要岁时节日时出巡。因此,申明亭村民也想办法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民间艺术在喜庆的时候庆祝。
  
  古时的沙溪申明亭村,位于西江的中下游的冲积滩涂地带。翠竹丛生,江水汩汩,鱼虾成群,蚌蚝成堆,良好的自然生态,吸引着一大群的白鹤在这里栖息,白鹤聚栖在水边的竹林间,出没于岩石上,与鱼蚌同乐,逐波戏水,形成一片和谐的自然环境,甚得村民喜爱,村民便将这些天天飞翔在村边的白鹤称之为仙鹤。可巧的是,在隆都话中, “鹤”与“学”同音,而申明亭村一向又有崇尚义学之风,从南宋立村到元明清,村中部曾经出过不少名儒。为颂扬村人勤奋好学之风,申明亭村民便创作了独具风格的鹤舞。
  申明亭村的鹤舞,以扎作的鹤作为道具,扎鹤是鹤舞的“第’道工序”。扎作艺人先选好上等的竹子,然后,用篾扎成鹤的骨架,鹤头是“技术核心”。鹤头里面装有很多“机关”,扎成一只高2米多、长近2米多的鹤型之后,就给鹤披上一层“皮”,“皮”一般用白扣布做成,羽毛以前用白纱纸做剪成,现在有了人造毛之后,就用纺织好了人造毛替代。鹤舞道具通体雪白,只是在鹤的头顶挂一条红布以示吉祥。
  扎好鹤之后,要先到村里的庙宇里进行一番祭祀,祈求神灵保佑。
  鹤舞出巡,在申明亭一向被当作最隆重的盛事。在过去的申明亭村,每有鹤舞出巡,就有明珠引路,由村中的族老乡绅等有名望的人开路,一个古装打扮的人物扮成子薇星,胸前挂着片照妖镜,表示驱除妖魔。另一个人挑着金漆木盒,木盒里放着书本,寓意申明亭村民崇尚教育,还有古代人物扮相的文巡和武巡相随两边。鹤舞出巡时,歌者歌唱鹤歌,有八音锣鼓队吹奏音乐,场面十分壮观。鹤舞巡游队伍经过时,村民都要在自己家门口备上茶水、茶果等迎接巡游队伍的到来。
  出游时,歌者所唱的《鹤歌》对沙溪鹤舞有一定的概括性:
  今晚鹤神出宫行,
  笙歌妙舞乐升平。
  锣鼓牌灯齐助兴,
  蚌娘金鲤共欢腾。
  但但鲜花真够劲,
  板版飘色走不停。
  紫薇星君打头阵,
  到了文巡又武巡。
  多谢贵乡人情盛,
  接了鹤神享太平。
  沙溪申明亭村的鹤舞,由于过去都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因此,很难考证谁是鹤舞的首创者。但是,据申明亭村的老人的记忆,所知道的杨洪是近代第一个继承跳鹤舞的民间艺人。村民回忆说,杨洪为了将鹤舞跳得更好,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专门跑到村边的水坦边观察白鹤的飞翔、觅食、休息、梳理羽毛等动作,然后回村改编鹤舞动作,使申明亭村的鹤舞更加传神,更加栩栩如生。
  1928年出生的杨华灿,是杨洪鹤舞技艺的继承者。他跳鹤舞的时期,曾是沙溪申明亭村鹤舞最鼎盛时期,1956年,由杨华灿领衔表演的鹤舞表演队应邀参加“中南五省”民间艺术舞蹈表演,获得华南地区民间舞蹈表演一等奖。1959年春节,杨洪率队到广州文化公园表演鹤舞30多场,大受欢迎,欲罢不能。
  2003年,由中国文化部派往韩国参加第三届民族假面舞大会民间艺术表演,获得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