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6期
广西壮剧:藏在深闺无人识
作者:雷金息
逢年过节或婚嫁等重要节庆日,广西壮族地区的群众就会白发组织起来演上几场壮剧。特别是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壮族歌圩,各个村寨的业余演员们便聚集起来,痛痛快快地演上几天几夜。台上演出绘声绘色,台下观众人山人海。十里八乡的群众和来自四面八方的中外游客,云集壮乡村寨看观壮剧,享受着那里的淳朴和快乐。“唱戏”应该说是壮族群众欢庆节日最隆重的一种庆祝形式。“看戏”也是他们最好的聚会时机,平时忙碌的群众难得互相闲聊,在看戏之余可以海阔天高地神侃一番。孩子们在人群里欢呼雀跃;青年人在“剧场”里窃窃私语;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叨念着家长里短,洋溢着内心的喜悦。人们每当听到铿锵的锣鼓声和明朗、优美的唱腔,心情就有一种莫名的舒畅。
壮剧的历史源远流长,分为南路壮剧、北路壮剧和师公戏。据宋人周去菲《岭外代答》中“平南乐”记载:“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郭村落,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虽耕亦必口乐相之”。其中以北路壮剧的历史最悠久,诞生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这个时期从八音坐唱开始,历经板凳戏、门口戏、游院戏、平地戏、搭台 戏等阶段。据悉,壮族民间八音由八种乐器:唢呐、笛子、二胡、拔琴、小鼓、小锣、小钹及一对铜铃组成。后来这种只奏不唱的八音演奏与当地山歌结合,唱奏合一,由一至二人坐在板凳上就曲而歌,还有一些简单的表演动作,称为“八音坐唱”。这种被群众称为“板凳戏”的表演形式,就是壮剧的雏形。
壮剧从唱腔和音乐艺术上看,大致可分成三类:第一类的音乐接近板腔体,表演程度接近京剧、粤剧、滇剧等大剧种,这以“哎咿呀”、“哎的”和“乖海咧”三大声腔为代表;第二类的音乐为联曲体,类似广西彩调、云南花灯那样的民间小戏,以“咿嗬海”声腔为代表;第三类是解放以后吸收了当地民间歌舞新发展起来的品种,以《螺蛳姑娘》为代表。
南路壮剧在行腔时,采用“一人唱众人和”的帮腔形式,演员在台上演唱,乐队在后台助唱。帮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衬词、拖腔,末句为重句全帮。这种帮腔手法,无论在制造舞台气氛,烘托剧情环境,还是对人物内心感情的揭示、渲染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北路壮剧的音乐唱腔属联曲体形式,除《正调》外,还有供不同角色使用的几种唱腔,如武士用“武公调”,老人用“老汉调”、丑角用“丑角调”等多种曲版。
广西田林县乐里镇是北路壮剧的发源地之一,目前全镇共有6支业余北路壮剧团,演员达150多人。演员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忙时种地,闲时演戏,戏服和道具都是自己制作的。演出的节目内容贴近农村生活,而且唱词、道白也是壮族的方言土语,并引用本民族谚语、俚语和格言,语言生动,对仗工整,押韵顺口,听起来倍感亲切,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戏剧语言特征。此外,那慢板中的咏叹调,中板中的喜调、采花调、高调,快板中的高腔、快喜调、快采花,散板中的哭调、寒调、诗调、扫板等,无不来自壮族人喜闻乐见的民歌曲调。壮剧的主要唱腔和唱词都保持了壮族传统民歌特有的韵律结构:押腰脚韵形式。所谓“腰脚韵”,即上一句的末一个字(即“脚”)与下一句的第二或第三字(五字句)、第五字(七字句)(即“腰”)互相押韵。这样的押韵,唱起来使人觉得简中有繁,同中有变,婉转起伏,连绵不断,这在我国戏曲中也是独具一格的。
壮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是独具特色的马骨胡。用马腿骨做“琴筒”,金属弦,比京胡细长,声音清脆明亮,音色高亢,余韵悠远,是壮剧艺师独创的一种伴奏乐器。配乐是土胡、葫芦胡和二胡、三弦、箫简或笛子,此外还有木鱼、小鼓、大钹、星锣、高边锣等打击乐器作为辅助。壮剧的伴奏音乐,采用多声部的手法,各种乐器定弦不同,在旋律上形成多种和声关系,演奏起来饶有情趣,是我国少数民族多声部音乐宝库中的珍品。
北路壮剧音乐风格古朴素雅,意味浓烈,感人肺腑。主要伴奏音乐有大过场、二过场、梳妆调、八仙调、夜摸调等。唱腔有正调、卜牙调、升堂调、山歌调、采花调、牡丹调、喊板、哭板等30多个声腔。其中正调唱腔最具特色,它调式稳固明朗,旋律优美,具有浓郁的壮族风味。
北路壮剧的剧目繁多,内容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有歌颂美满姻缘的《农家宝铁》、《那妯姑娘》;有揭露封建社会黑暗统治罪恶的《文龙与肖尼》、《龙图公案》;有颂扬农民起义和民族英雄的《农智高》、 《刘义打番鬼》;有反封建婚姻制度的《四姐下凡》、《血泪姻缘》;有反映人伦道德的《观音堂会母》、《一天卖两起》;现代壮剧有《西林教案》、《九品官办宴》等。
北路壮剧表演的角色分行主要有生、旦、武、丑四大行当。生角分为小生(忠厚老实而有志向的青年)、中生(已结婚的中年男子)、文生(白面书生或秀才)、穷生(出生贫寒而意志坚定的男青年)、公生(学而不成才的富家公子)、老生(又分为员外、老汉、官人);旦角分为小旦(忠诚老实的姑娘)、正旦(未嫁而性情刚直的正义闺女)、花旦(对人花言巧语、心术不正的女子)、中旦(已婚嫁、生育的妇女)、彩旦(滑稽、奸刁的妇女)、摇旦(没有良心的妇女);武角分为武生(有勇有谋、精通兵法的武将)、文武(武艺不高、有勇气的男青年)、老武(年老有志、武艺高强的老将)、武旦(文武双全的才女);丑角分为大丑(无恶不作、良心不正的反面人物)、小丑(偷鸡摸狗、拦路抢劫的土匪强盗)等。
北路壮剧的服装,早期是借用新郎、新娘的服饰。后来发展到自己制作,用土棉布为面料,用牛胶调配颜料绘制,图案多具民族风格,有狮、龙风、花鸟、壮锦等。戏帽用黄牛皮雕花上色而成。田林县平塘村现在还保存有同治三年至十年的旧戏服,据悉,这已经是第三批戏服了。由此可见,在康熙后期壮剧已经有了自己绘制的服装。
在表演现场,我们见到了北路壮剧的第11代正宗传人,一身武生打扮的闭克坚老师。尽管已经72岁的闭老师依然精神矍铄,他还亲自上台表演了“华光开台”和“李老二开店”两段拿手好戏。“华光开台”是“北路壮剧”表演前的一个特别仪式:他扮成天上神仙下凡,绕场一周,扬拳飞腿,动作敏捷,同时乐队奏起了“八音”乐曲,古拙而华丽。闭老师说“华光开台”这一整套舞蹈动作很有讲究,但其中的诀窍和寓意只能告诉北路壮剧的传承人,不能向外人透露,话语间充满了神秘。至今他手里还保存着从康熙年代留传下来的两本“剧本”: 《太平春》和《台符》。
闭老师回忆说,在上个世纪80年代,田林县业余戏团达到106个,业.余演员2300多人,平均每100个人中就有1名业余演员,盛况堪称全国之最。12岁起就开始学“北路壮剧”的闭老师,已经表演了整整60年。从各种角色扮演、多种声腔的演唱、乐器的演奏和剧本的改编创作均有涉猎。为了不让北路壮剧失传,他不辞辛劳,四处传艺,目前他还带着33个戏团。但现在最让他发愁的是自己年岁已高,却没有找到一个真正合适的传人。北路壮剧挑选传人非常严格,不仅要会演会唱,还要考察人品,尊师敬业的优秀人才方可继承衣钵。
由于地域和语言的局限性,会唱壮剧的人越来越少了。随着国家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2006年广西壮剧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建立了战略“定向”,发展“定位”,资金“定额”的工作机制,抓好壮剧的抢救、保护、开发和推介工作,着力打造“壮剧之乡”的文化品牌。许多专家也呼吁赶紧拯救这个壮族特有的戏剧形式,让这藏于深闰的壮族文化瑰宝走出大山,唱响八桂大地。
在激扬明快的“八音”乐曲和起伏跌宕的优美旋律中,去感受广西壮剧的那份古老与神奇的魅力吧!
责任编辑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