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6期


哈萨克族的毡房

作者:周菁葆




  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哈萨克族人口为1250458人,其中居住在新疆境内的哈萨克人口占全国哈萨克族总人口的9.57%,而其余的0.43%的哈萨克族人口则分布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我国的哈萨克族主要聚居于新疆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山间盆地以及准噶尔盆地边缘。
  毡房,哈萨克语称“宇”,它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坚固耐用。由于春、夏、秋三季牧场的经常迁徙,必须有易于拆卸、携带的房屋,才能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毡房的特点就是携带方便,易于搭卸,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整个毡房和生活用具,用毛绳绑扎停当,几乎每户牧民都练就了一手“绑驮子”的绝技,在崎岖山路的长途颠簸中,也毫不松散。到了目的地两个小时左右就可搭起来。如果毡房选择的地方不太合适,只要几个人抬起来,摆到合适的地方就行了,因而毡房可以十分恰当地称之为哈萨克牧民的活动房屋。
  毡房由围墙、房杆、项圈、房毡、门组合而成,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圆柱形,上部为穹形。下部圆柱形四周是用横竖交错相连而成的红柳木栅栏构成的围墙。栅栏一般可分两种:一种是宽眼栅栏,称为“风眼这种栅栏轻便,但经不起风吹。另一种是窄眼栅栏,也称“网眼”,虽然较笨重,却经得起风吹雨打。这种栅栏都是用方形的细红柳木杆横竖交错而成菱形,交错处用牛皮绳串进扎紧,搬时可收拢。每块栅栏宽约3.2米-3.5米,高约1.5-1.7米。栅栏的围墙外围上一层毛线编织的芨芨草帘。这种芨芨草都要长短粗细一致,每根都用红、黄、绿、白、黑等彩色毛线编成和谐的图案,使毡房美观漂亮。一座毡房几乎要用上几千根芨芨草,还要把它编织起来,单这一项就得花很大功夫,然后在墙篱外面用毛绳拦腰扎紧。扎围墙的主带(毛绳)是用染成黑、红、蓝、黄、绿色的毛绒一编成的,宽约25—40厘米,捆在房墙和房杆的接头处,既能保护围墙和房杆不受损坏,又能使毡房更加美观。
  毡房上半部的穹形,是由几十根撑杆搭成骨架,一般四块围墙的毡房,有房杆65根左右,木圈顶有65个洞跟。8块围墙的毡房则有房秆90根左右。房杆由红柳木做成,长约3米——3.2米。靠毡房墙篱一头弯曲呈方形,这是与蒙古族的毡房主要不同处。俗称的蒙古包口,不是弓形,而是直的。房杆的上头则笔直光滑细圆,房杆的下端有1米多长的细毛绳捆在房墙上,顶端插入直径1米左右圆形圈顶眼内,形成穹形,圆形圈顶既是毡房的屋顶,又是天窗,它是用三截弧形的木头加工做成的圆形,接头处用牛皮包扎,上面打洞眼,作穿房杆用。还用4根(或6根)圆细本交叉窝成半圆形,嵌在圆形本圈顶上,呈锅底朝天形。
  
  毡房的大小决定于房墙块数的多少,一般分为四种:简易小毡房,哈萨克语称“阔斯”(kos)。这种小毡房为圆锥形,没有房墙,房杆是直的,用数十根木杆斜撑而成骨架,木圈顶一般是正方形或圆形,房秆直接插入本圈顶的洞眼内,房杆周围不围芨芨墙篱,只围饼毡? 这种小毡房轻便,易于拆卸、安装和携带,只是里面空司太窄,住人不多。多用于转场途中的临时住房,特别适用于野牧骆驼、远征、打猎和游览等。
  毡房以4块房墙为最多,一个小家庭,有4块房墙就够了。在旧社会,有钱有势的人才住得起9块或8块房墙的毡房,8块或8块以上房墙构成的毡房,只有封建巴依和达官贵族才住得起。
  一顶毡房,以最通常的4块房墙为例,可算作为4间房子来使用,进门靠右的第1块房墙是厨房;第二块是主人的卧室;第3块是客室或礼拜处;第4块是儿媳的床位或死人的灵位。
  毡房高有3米多,占地面积约有二三十平方米。毡房内的陈设与布置都有一定的规矩,严格分成住宿和放物品两部分。进入毡房中间对着天窗安设做饭的火塘,有的用铁炉。多用牛粪代薪,也有烧爬地松的。做饭煮肉置锅架,烧奶茶支三角架,冬天烤火,晚上照明。毡房上半部铺有一块大地毯,地毯上面的撑杆上挂有帷帘,地毯上白天是吃饭和接人待客的地方,晚上铺上被褥作为条铺。
  毡房虽小,用处却很多。它不仅是供人住宿待客的地方,还是从事生产的地方。春天接羔时,毡房是护理病弱羔犊的“医院”;夏季要酿制酸奶,提取奶油,做各种奶制品,毡房又是牧民们生产乳制品的“车间”。特别是在隆冬时节,尽管外边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毡房里却温暖如春,它是抗御暴风雪袭击人畜的“堡垒”。毡房内还是孩子上学的课堂和娱乐的场所。热情的婚礼、忘情的欢歌时,他们的笑声、歌声飘荡在座座毡房内外,撒满哈萨克草原。
  哈萨克族毡房是游牧民族特有的建筑,与蒙古包有一定区别,它是哈萨克族人民习俗文化的典型建筑。
  
  责任编辑 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