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6期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

作者:孙迎庆




  历史上的苏州,是富庶的江南名郡,商业繁荣,风景秀丽,人文荟萃,除文人书画异常活跃外,还聚集了一批民间美术匠师。富裕的苏州人讲究生活情趣,家中悬画,随月令不同而更换,年节民俗风物更是丰富多彩,这些多为该地年画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在苏州众多的传统民间工艺里,桃花坞木刻年画,是一项应该值得苏州人骄傲的文化符号,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美术史、民俗史上确立了它应有的地位。桃花坞木刻年画起源于明代末期,盛行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由于接近民间生活,富于装饰性,又价廉物美,因此桃花坞木刻年画不仅广泛流传于江南一带和全国许多地方,而且远渡重洋流传到西欧各国和日本,特别是对日本的“浮世绘”有相当大的影响。而西方印象主义画家们,又纷纷从日本浮世绘获得了创作的灵感。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术大师们曾带着不少中国传统艺术品赴法国见毕加索大师,毕加索在所有的艺术品中留下的只有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两幅门神。
  桃花坞木刻年画在明代已有印行,清雍正、乾隆年间,苏州桃花坞成为我国南方的年画中心。他们互相竞争,不惜重金招聘画师和雕版艺人。题材广泛,刻印精雅,画面远近分明,层次清晰,生动细致地描绘“乾嘉盛世”城市风情世相。在技法上,继承了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采用一版一色的水色套印,画面宏大,刻版精细,贴切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及民风民俗,其代表作有《姑苏阊门图》、《姑苏万年桥》等。到了鸦片战争,桃花坞年画起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受挂历式的美人画冲击,由城市走向了农村,一方面采用了一些洋颜色和洋纸张,除了努力降低成本,以适应农村的购买力外,还努力使年画作品适合农民的审美倾向。于是由典雅精致转向大红大绿,具有明显的民间美术特色。构图丰满、色彩鲜艳、刻线加粗、题材也由市民趣味而趋向农民风格,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
  桃花坞木刻年画继承了明代精湛的分版分色套印技术,可归纳为创作、刻版、印刷三道工序。年画作品由构思起稿到完成,必须经过画稿、刻板、套印等相关的步骤。先由画师设计出黑白稿,然后画成效果图,若要多色套印,还要绘制多张单色色稿,以供刻分色版之用。刻板,决定着木刻年画的艺术效果,要求雕刻出来的版片必须忠实于画稿原作,不损其画意与笔势,不失其神韵和形态。刻板材料有枣木和梨木,多具有木质坚硬细匀、不易翘裂伸缩等特点。套印,为木刻年画制作过程中的第三步骤,一般为五套或六套色,每版一色,不分浓淡,平刷印出,最后进行装裱,一幅年画才算完工。
  
  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品种很多,大致可分为门画、农事画、儿童画、美女画、装饰图案画、历史故事画和神州传说画等,其中神仙佛像等画片,内容有门神、灶神,以及所谓“辟邪人物”。含有致富获利内容的画片有《一团和气》、《娃娃得利》、《刘海戏金蟾》、《岁朝图》等。有关农事的有《春牛图》、《丰收图》、《鱼樵耕读》、《大庆丰收》等。山水风景画片有各地风景,如《姑苏万年桥》、《苏州阊门图》等。雍正后出现的故事戏文画片,范围很广,有古有今,有单张有连续,如《武松打虎》、《花果山》、《定军山》等。风俗画有《玄妙观庙会》、《苏州城内外三百六十行图》等,风土人情跃然纸上,今天成了宝贵的地方史料。有些年画富有爱国主义色彩,如《法人求和》、《刘军门大败法军图》等,赞扬中法战争中爱国将领刘永福,可谓较早的政治宣传画。
  年画的销售主要集中于农历腊月,摊贩们或在集市上设摊销售,铺上油纸,摊上年画,边唱边卖,或游走农村,边走边卖,并通过说唱来吸引群众,讲述相关年画的内容,说唱的曲调和唱词也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说唱表演,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促进了年画的销售,人们围集、挑选,到处是一派喜庆祥和的热闹景象。我们可以想象劳累一天后的人们在油灯昏暗的光线里细细欣赏品味这些色彩鲜明,有丰富情节内容年画的欢娱之情。年画中的各色人物及有趣的故事情节伴随着他们度过了春夏秋冬的单调和乏味,给他们的生活注入了精神上的乐趣。
  在当今快要过年的时候,苏州许多饭店、商店的玻璃门上已经贴上了近年来常见的画纸:一对戴着瓜皮小帽、袍上绣着倒“福”字的男童女童笑嘻嘻拱手拜年。苏州人过年就贴‘桃花坞’的年画,家门口贴《门神》,堂屋贴《花开富贵》、《一团和气》,灶上贴《灶神》,在年里结婚的贴《和合二仙》、《麒麟送子》,做生意的在店外面贴《开市大吉》、《招财进宝》……要讨个好口彩,年画里应有尽有。
  凡到苏州旅游的游客,除了游览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外,不妨到桃花坞去看看桃花坞木版年画,历史上“家家雕刻木版,户户描绘丹青”曾是桃花坞最常见的景象。
  
  责任编辑 肖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