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7期


岭南文化的新整合

作者:葛 坚




  进入新世纪,在经济发展中,文化因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针对新形势,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举措,在广东掀起了文化发展的热潮。
  在国务院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广东省申报的78个项目有41项(合并后为29项)榜上有名。日前,在广东举办的广东省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活动中,西部时报记者专访了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杜佐祥,就广东建设文化大省与岭南文化的新整合,进行了专题采访。
  记者:过去内地对广东文化的认识不足。那么,广东的岭南文化有哪些特点与特色?
  杜佐祥:岭南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地说,岭南文化是由3个独特的文化体系形成的,即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
  广府文化主要形成于春秋战国的百越,特别是秦汉时期,由早期中原移民与古越族杂处同化而成。广府民系文化特征以珠江三角洲最为突出,既有古南越遗传,更受中原汉文化哺育,又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畸形经济因素影响,具有多元的层次和构成因素。潮汕文化集中在潮州、汕头地区,地狭人稠,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矛盾很大,激烈的竞争环境培养了潮汕人的创造、开拓和冒险精神,不少人外出到海外谋生,形成社会风气。在农业上精耕细作,在手工业上精雕细琢,在商业上更是精打细算,极善经营,闻名海内外,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晋唐时期,中原主流文化影响逐渐扩大,闽文化北来,使潮汕地区全面开发,是潮汕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客家文化不为广东独有,江西等省也有相当比重。客家先民,来自进入岭南的中原移民,在南迁过程与本地土著融合而形成客家民系。客家方言在广东诸方言中与普通话差异最小,反映了客家民系形成时间最迟,有研究者认为其最后形成的时间在明朝后期至清初这段时间。
  记者: “小富即安”意识,在广东富裕地区表现突出,这与广东文化大省建设有相应冲突,广东岭南文化将如何整合?
  杜佐祥:从城市发展的情况来看,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以及邻近的香港、澳门,超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浑然一体,珠三角经济圈成为国内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整合珠三角经济要素,整合珠三角的人文精神,已是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当务之急。这几年来,如何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和群众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在中国一直都是难题。
  最近两年,以广东流动图书馆为代表的系列工程打破坚冰,提供了一个“在全国具有导向作用”的新模式。我们组织、发动、协调、统筹在全省建立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演出网。如今在粤北、粤东、粤西地区建起的20个流动图书馆,不仅每年可由省财政厅拨款添置1.2万册图书,而且每过半年还会将书相互流动一次,截至今年3月总计为读者带去新书23万多册,接待读者57万人次。各分馆还可通过网络共享中山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广受读者欢迎。按照同一原理建起的广东流动博物馆,现有近40家分馆,共举办了27场次的巡回展览,总参观人数达80万人次。
  对公益文化项目实施招商,也被证明是一条发展公共服务体系的可行之路。佛山千场公益电影下基层活动,两年时间共获得赞助款近500万元,加上市区两级财政投入,共完成了1.8万场的放映任务,既活跃了基层文化,又没有增加群众财政负担。
  记者:我们看到,近年来中国各地刮起“申遗”风,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成为社会共识。广东各地群众文化的繁荣对岭南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将起到怎样的促进作用?
  杜佐祥:广东省的民间艺术资源是非常博大精深的。佛山剪纸、开平碉楼、湛江醒狮、潮州大锣鼓、东莞千角灯、龙门农民画等一批民间艺术和历史文化遗产声名远扬。目前全省有29个单位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或“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湛江民间工艺“雷州石狗”成为第一批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
  这次在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举办全省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体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本次“以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广东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览,以丰富多彩、生动直观的载体形式,较全面系统地反映和呈现近年来广东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展示了广东省文化厅为文化遗产保护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我们这些举措在丰富了群众文化活动载体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进一步弘扬岭南文化的优良传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