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7期


遗留在浙江石窗上的民俗风情

作者:刘超英




  浙江石窗是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遗产公示项目,是先人留给我们珍贵的民间艺术。浙江石窗留下的众多样式和丰富多彩的窗花纹样为我们研究浙江明清时期的民风、民俗、民情提供了极好的研究素材。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中指出的“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文物建筑,包含着从过去的岁月传下来的信息,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见证。”透过石窗我们可以看剑浙江人民深沉博大的文化胸襟和刚柔相济的人文品性,看到了有着浙江人石头一样刚强、一根藤一样坚韧、龙珠一样明亮而又花草纹一样柔美的心灵。同时也为我们进行艺术创作,借鉴传统文化,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新东方古典艺术提供了独特的文化符号。
  
  年代地域
  
  浙江石窗起始早于先秦,目前能够见到的明代石窗已经寥若晨星,它的使用情况无从考据。从有些留存下来的清代民居上还能够见到为数不多、保存完好的石窗,作为整体民居中的一个建筑构件,至今仍在发挥作用。民居建筑中采用行窗构件的建筑构造在明清年代最为盛行,这个时期石窗的用材石料、雕琢工艺、镂花图案都有长足的发展。直至民国时期,国外的“洋圆”开始输入,它刚性强、体积小、透光通气良好的材料特性让石窗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明清时期,在浙江三门一带及宁波、绍兴、温州、台州等地的建筑中,石窗广泛使用了起来,并影响到苏、沪、杭等城镇。现存保存比较完整的主要分布地域集中在台州市山门县的海游镇上堂巷、横渡镇大横渡村、东屏村、沙柳镇龚家大院、仙居县的皤滩古镇、白塔镇高迁村、宁波市镇海区的骆驼村、庄市村、獬浦村、江北区慈城镇、鄞州区的走马塘村、宁海县的前童村、黄坛村、以及象山县的石浦古镇、奉化市的一些村落,奉化市藤头村里还有个明清石窗博物馆——“奉帮石雕艺苑”,集中陈列了浙江奉化石窗收藏家林鑫将从奉化各地收集来并倾心收藏的年代各异的数百件精品石窗。
  
  功能作用
  
  镂雕石窗主要安装在房屋底层的山墙间,二层窗户也有可见,二层的石窗有的为半道窗。石窗开启部位以底楼外墙为主。形制以竖长方形为多,尺度多为90×70厘米,少数有100×80厘米;正方形、圆形、横长方形(即半道窗)也时有可见。竖长方形,高宽比例均在3:2左有,为“黄金分割”的比例,使得单个石窗就有形体上的美感。横式最大的为110×90厘米。
  浙江石窗是浙江民居中外墙中的一个建筑构件。它的产生主要基于它的使用功能——防盗、延视、通风、采光、防火、耐潮、防坠。窗是民居不可缺少的构件,外墙的窗与内墙的窗作用有所不同。石窗主要用于建筑外墙,防盗成为外墙窗的主要功能,在浙江三门、奉化、宁海沿海一带村落建筑当年还要防海盗的侵袭,正因为如此,要求窗的图案纹样粗壮雄浑,构造坚实牢固(T1)。延视也是外墙窗的一个重要功能,屋里的人可以看剑屋外有什么,发生了什么,所以通透也是形式的要求;至于通风、采光就与内墙窗没有什么区别。浙江民居的防火意识很强,高高的马头墙其实是防火墙,石材是很好的耐火材料。石材还是很好耐潮材料,浙汀的地理环境潮湿多雨,且雨带微酸,底层房屋采用木材门窗易于腐烂,故采用石材也情理所至。防坠功能主要体现在楼上的窗户,因为楼上的窗户防盗要求退之,而采光和防物件坠落者成为实际的功能,于是半窗是最好的选择。
  鉴于外墙窗的这些功能,石窗构图必须疏密相当、阴阳均衡(T2)。从现存的花窗精品看,大都构图讲究,接搭巧妙,卷曲自然,盘绕有方,符合石窗的功能要求(T3)。此外格子和连续图案也是上佳的选择(T4)。
  
  雕刻工艺
  
  浙江石窗的材料一般就地取材,主材产于浙江三门蛇蟠岛,俗称“蛇蟠石”。蛇盘石石性中和,不坚不软,石理均匀,宜雕宜琢。加上蛇蟠岛地处浙东沿海,海上水路运输方便,市场销量很大。蛇蟠石基本有以下四种石材:
  红石板——色泽粉红,俗称“红砂岩”。这种石材色彩喜庆、石质疏松,便于雕刻;但容易风化,凡存百年以上的石窗,剥蚀明显,雕琢纹路模糊。
  灰白板——色泽石质,质地较红石细腻,风化性要好于红石。
  青石板——色泽淡青,俗称“青工石”。这种石材早浅青绿色,色彩爽目,富有春意。在蛇蟠石中石质竖韧,石质坚韧。以它为材料的石窗有的虽经两三百年,但风化甚少,雕刻图案依然清晰夺目。
  梅园石——石色淡紫,石质最为坚韧细腻,为雕什之精品;此石价格昂贵,雕刻费上,因使用者少数,多是民国初期制品。走马塘有一扇可以开关的罕见石窗就是用此石雕刻,虽经上百年风雨侵蚀,至今依然完好,开闭自如。
  之所以选用石材还有地理的原因。因为浙江是沿海地带,近水潮湿,海水海风的腐蚀性很烈,因此,当地人多以石板代替房壁下部的木板。
  石材的雕刻工艺有圆雕、半圆雕、浮雕、浅浮雕、深雕、透雕、镂雕之分,有的多种手法结合起来雕琢。由于本地的石材没有明显的纹理走向,横竖都可加工,但也有部分容易剥落风化,根据这些材料的特点,非常适合用各种石雕工艺进行加工。
  石雕工艺可粗犷可细腻,可大略也可精致,但就石窗而言图案不能过分细腻、琐碎。一些精致的石窗除了采用镂雕之外,还辅以浅浮雕和线雕,使得石窗的外观效果粗犷而不笨拙,雄健且不失精到,直率中还含有巧妙,率真里又不乏细腻。如柏墅方村一幅章草“福字”石窗,四边绢带绕缠着如意、宝剑、毛笔、画卷等吉祥四物,主体鲜明,刻画细腻,体现了特殊材料和特殊工艺的独特观感(T5)。又如“寿纹”石窗,笔画繁复,在镂雕中以占陶瓦当文为变体的寿字台象形,配以夔龙、如意、卷草等构线布置,千姿百态(T6)。
  
  纹样题材
  
  浙江石窗的纹样题材丰富多彩,粗略归类有几何纹(T7)、植物纹(T8)、动物纹(T9)、人物纹(T10)、文字纹(T11)、器物纹(T12)。民居建造的大众性,使石窗的立意取材大都符合当事当地百姓的审美愿望和价值趋向。大都采用吉祥图案,以寄情、祈福、托愿、砺志为主,这可以从现存的从名石窗中看出端倪。一向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经常出现的吉祥图案有如意、瑞云、灵芝、瑞兽、仙鹤、神龟、蝙蝠、龙风、团寿、八仙等;经常表达的祈福愿望有及第、富贵、长寿、、平安、驱鬼、震妖等。这些都反映了浙江民众善良纯朴的价值取向。
  
  情意传达
  
  “经世致用、崇尚务实、兼容求真”是浙江百姓普遍推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表达自己的意愿时从不拐弯抹角,喜欢直截了当,所以百姓在选择石窗花图案时一般都喜欢选择意义直接、指代明确的形象,有的干脆直接用文字点明。如:福——万福;禄——祈盼高官厚禄;寿——长寿;支——平安、安康;及第——高考及第;还有一个非常多见非常特别的“卐”字——佛教中意为“吉祥之所集”,很早就流入中国,唐代长寿二年(693)规定读作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