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7期


中国化狂欢

作者:陆吉星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各民族之间相互借鉴文化传统,进行古为今用,外为己用已成为一种潮流。但由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具有西方价值观念的文化,对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更有甚者,在西方文化面前,部分现代中国人产生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自卑和西方文化崇拜的心理。他们有的甚至不知“洋节”为何物的情况下依然热衷过洋节,对情人节和圣诞节等情有独钟。洋节文化以其“新、奇、异”而夺人耳目,大有喧宾夺主之势,中国传统节日则倍受冷遇,近几年西方国家喻之为“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的狂欢节也在中国大行其道:杭州西博会狂欢节,上海都市森林狂欢节,还有被媒体喻为中国的第一个“狂欢节”——辽宁大连国际服装节巡游表演,进而有人提出“狂欢无国界,文化有品格。”在这里,笔者不想就以上种种大力推崇洋节,洋文化的情况作什么评价,更无意于去做一名狭隘的民族传统文化守护者,因为笔者知道历经了几千年风雨洗礼的传统节庆文化其本身发展史表明:吸收异域节庆文化的丰富和充实其自身是其长兴不衰的真正要决。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凸现和信息时代的来临,若大一个地球早已缩小为独手可及的“地球村”。因此,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往复亦随之日益深入而广泛。在身感洋节文化回顾弥漫之势后,笔者想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人性的共鸣,伦理道德的向往和社群的凝聚等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等怎样得以传承和弘扬。我们知道,一种文化的独特与别致,只有在一定的参照物的对比之下,才能凸现兀立出来,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笔者想从审美的角度出发,挖掘出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内涵。这里,仅将中国春节与西方的狂欢节分别作为中西方传统节庆文化的代表略加对比和分析,以期管中窥豹。
  
  一、狂欢概述
  
  “狂欢”何意?纵情欢乐谓之“狂欢”,西方的狂欢节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以毫无节制的纵酒饮乐著称。狂欢节的英文名称为Carival,汉译义称“嘉年华会”,其中有“公众饮宴作乐”及“化装游行”之意。据说,目前这个节日己成为除了亚洲、非洲以外几乎世界上大多数民族不可或缺的共同节目。资料显示,这个节日最初则是指每年一度的欧洲天主教徒“狂欢剧”,其中以意大利的威尼斯,焦亚雷焦和法国尼斯的狂欢节最负盛名。依据俄罗斯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民间狂欢节其主要特点是:(1)无等级性。每个人不论地位如何,不分高低贵贱都可以以平等身份参加;(2)宣泄性。狂欢节期间,人们可以纵情欢悦,摆脱种种现实心理重负;(3)颠覆性。狂欢节中,没有权威,没有管束,甚至没有政府,人们可以无拘无束地颠覆现存的一切,重新构造和设计自己的理想;(4)大众性。狂欢节所有人都可参加,适合民众口味,与上层文化或者说精英文化相对的一种文化活动。狂欢节中,人们暂时取消了一切等级关系、特权、规范和禁令,完全沉浸在自由的欢乐之中。因此,狂欢节不仅是一个节日,而且还是人们打乱日常生活秩序的时节,它这种节庆活动,可以说是真正的体现'广西方节庆文化精神,表达了人们追求节日的宗旨。
  
  二、中国化狂欢的特色
  
  与狂欢节的上述旨趣和精神相比,尽管中国春节也注意创造欢乐祥合的节日气氛,讲究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具备大众性、渲泄性等等,但在这些现象背后,它却一直不懈地遵循着理性的指归。如果说西方狂欢节是一种极度狂欢的话,那么中国春节的特点就是“中和之欢”、“理性的狂欢”,这也就是秉承自传统的中国化狂欢。春节是一年中最令人喜悦激动兴奋的日子,以喜庆与狂欢为基调,同时,它又不是毫无节制的狂欢,而是浸润着传统中庸文化氛围的“和合之乐”。它在给人们带来幸福快乐的同时,又似乎只能使你浅尝辄止,无法沉醉在欢乐之中,却要将更多的情感和精力交由理智来支配、驱使。也就是说,春节的审美特征是“中国化的狂欢节”。
  
  三、中国化狂欢的历史情结
  
  首先,“中和”文化根深蒂固。中国传统文化非常讲究“尚中”,这一文化理念的产生由来已久。在甲骨文里, “中”字的字形犹如旗杆上有旗帜在飘动,旗杆上有一个圆圈。古文学家认为古时有大事,便在旷地上建中,四方民众望中而趋赴,所以建中之地即为中央。正是由于强调建中,原始先民便逐渐形成尚中观念。中有作为圆心的意思,也有作为两端之间的意思。此外,在中国影响极大的儒家文化从一开始就是讲“和”的,它从自然界有规律的变化体系中体察出宇宙万物的和谐,并把它推广到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成为某种至今仍有潜在影响的文化基因。孔子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墨守的情感规范,再经过几千年的礼教熏陶,这种外在的规范早己陶养成为内在需要,成为中国人血脉中不能更改的民族性格,成为一种文化。
  其次,乐文化基因与中国春节。在众多的中国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最热闹、最隆重、最盛大的佳节俗称“年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两千多年至今。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这一天,它可以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小年节起,一直到正月十五日元霄节的结束。春节期间各种活动的共同主题就是辞旧迎新,合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除夕,合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晚辈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鸣,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到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春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期间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欢乐气氛。的确,在春节普天同庆,合家团圆的喜庆娱乐气氛中,人们既可以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的乐观心情。同时又与周围人群相互密切感受、交流,于是乐的信息便进一步传播开来。其实这种乐文化的基因在中国古已有之, 《论语》首章首句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还反复说,“‘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在古代它表现为温柔敦厚的知足常乐,这种乐的感受类似于古代中国人那种小河“涓涓”;而现在随社会物质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精神需求的迅猛增长,这种乐的情景更是蔚为大观,大有洪水“滔滔”之势。通过高科技媒体(比如电视、互联网)更是将欢乐狂欢的精神信息在神州大地弥散开来,把“乐”的信息传递、渲染,使“乐”对人们的影响不断强化与增殖,进而成为一种普泛化的人生观。总之,春节作为最好的载体将这种文化基因融汇其中,并使之实在化,具体化。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