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7期


对周易文化推向世界的思考

作者:丘壳辉




  以周易文化为源头的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是历史的必然。周易文化产生于中国,但它早已属于世界。其发展是“中围之易学”、“亚洲之易学”和“世界之易学”。在秦汉时期《周易》随着儒学的外传而开始走出中国,自唐代以来则成为亚洲邻国知识分子研习的经典,到明清之际又从欧亚大陆的东端走向它的西端。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易学通过文化融合而奉献给世界。
  正当中国社会大发展、经济大繁荣之际,党中央及时地提出大力发展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任务,目的是为了建立科学的发展观,把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引向正确的轨道,避免走弯路。同时,在我国大量引进西方科学文化的信息时代,也要研究周易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推向世界的问题。
  人类认识世界有四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即直观的和思辩的思维方式;实证的和逻辑的思维方式;概率和统计的思维方式;开放的和非线性的思维方式。它们分别认识客观世界的四个不同的侧面,即现象世界、因果世界、概率世界和开放世界;分别建立四种不同层次的科学体系,即经验科学或者自然哲学、实验科学、理论自然科学、开放的自然科学体系;反映人类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因果关系的本质到或然关系、混沌关系的本质,从封闭的孤立系统到开放系统的本质。这种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有利于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更好地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适应自然。认识四个世界的四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分别建立在不同的科学技术水平上,探索不同范畴、不同层次的科学问题。它们之间有一个认识深化的关系,应当根据不同的认识对象选择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但是它们之间不存在相互排斥、相互取代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具体的认识过程中,首选使用直观的思维方式认识现象,取得感性认识,然后进行联想、类比,提出一些设想,在实践中加以证实或者证伪,成为反映因果世界的科学理论。这种理论用于或然世界,就要用概率统计的思维方式加以修;用于开放世界,也要用非线性思维方式加以补充应当指出,周易文化是直观的和思辩的思维方式的产物,是属于经验科学的范畴;而西方文明是实证的和逻辑的思维方式、概率的和统计的思维方式、开放的和非线性的思维方式的产物,属于实验自然科学、理论自然科学、开放自然科学体系。《周易》人微言轻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结合点吸引着海内外的众多学者,因此,周易和传统文化走向世界面临着经受科学论证的考验,都能取得现代世界的认同。
  在历史上,周易是与时偕行的,历代学者对周易的研究形成具有时代牲的易浤春秋旧中国时期《周易》发生了一次质变,对占筮体例的《周易》给出理性诠释的《周易》诞生了。它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天人合一”的哲学世界观,取代了“三代”时期的神学世界观,为易学的发展并演变为中国文化核心的角色奠定了基础。从此“善为易者不占”成为学术主流;占而不言学理者成为流落民间的算命术; 《周易》成为哲理的书、首选的书、历史的书和科学的书进行研究。
  现代易学研究由于采取了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在哲学思想、文字考据、历史源流、社会背景、科学技术和文化影响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且形成了“人文易”和“科学易”两大潮流,但仍然未能建立起科学的现代易学体系两千年来易学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易卦符号的排序和变换问题、卦爻辞的训诂问题、卦爻辞与卦爻符号的对应关系问题和筮法推理的可靠性问题,应该通过建构新的易学体系较为科学地加以解决。通过易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的研究,开拓易学生活化的道路,在世界范围内光大易学文化传统。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代,具有浓厚神秘色彩的算命术冒充周易文化推向世界是不可能的,从本质上看,周易是变化的哲学,“易”就是“变易”,讲求“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哲学,是通过变化求生存、求发展的哲学;周易是一种聪明的思维方式,包括形象思维、符号思维、逻辑思维、概率思维、科学思维、整体思维、模型思维等,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构思许许多多出其不意、千奇百怪的聪明点子,周易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智慧;同时,周易隐含着阴阳二进制、排列组合、矩阵等科学思想,数和句相互转化的数字化技术思想,以及符号系统、概率系统、混沌系统等一系列科学思想的萌芽。总之,周易作为变易的哲学、聪明的思维方式和隐含着丰富的现代科学思维的萌芽,是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和全体人民所需要的。
  在当今世界,由于美国用其最强大的物质力量赋予的霸权,使世界四分五裂、动荡不安,但是,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全世界人民的两大诉求。他们希望以求太和、求变化、求生存、求发展为特征的周易文化,作为最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奉献给世人,以新的思维方式解决当代面临的问题。可见,周易文化在世界上有广泛而迫切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