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8期


樟木头金奖麒麟迎盛世

作者:佚名




  
  麒麟是中国传说的吉祥物,与龙、凤、龟统称“四灵”。《诗经》赞美麒麟,“仁义、宽厚、善良”,麒麟文化无处不在,如麒麟送子,麒麟送宝、麒麟送书、麒麟贺状元、麟趾呈祥等,寄托着人生最美好的愿望与向往,承载着中华民族远古的图腾信仰,表现了炎黄子孙的审美观。
  东莞早在明朝年间已有麒麟石雕图,就有了麒麟舞。东莞清末探花陈伯陶编写的《东莞县志》记载:“邑尚技击,秋冬间延师教习, 元旦至晦,结队鸣钲鼓,以纸糊麒麟头,画五采,缝锦被为麟身,两人舞之。舞罢,各演拳棒。曰:舞麒麟。”
  450 多年, 麒麟舞在东莞大地上广为流传:一人在前面舞着麒麟头,一个在后面舞动麒麟被,前后相互配合,在锣鼓钹和锁呐的伴奏下,通过模仿猫科动物舔脚、舔腰身、舔尾巴、洗脸、寻食、游戏等的各种动作,来表现麒麟的喜、怒、哀、乐。表演一般两套,上套主要由探路、逛花园、乌鸦晒翅、瞌睡、挠耳、洗脚、洗身等七个环节组成,下套主要由寻青、闻青、惊青、踢青、找青、逗青、吃青、吐青等八个环节组成。麒麟舞的配乐,包括小鼓、中鼓、锣、大钹、锁呐四种道具。包括队旗、锦盒、帖子。武术器械包括刀、棍、剑、长矛、板凳、耙子、盾牌等。
  1996 年,樟木头镇委、镇政府把麒麟舞作为倡导先进文化、发展社会经济、扩大对外交流的品牌来打造。
  有17 支规模浩大的麒麟队,队员上千人。2001 年,在全省“黄阁杯”麒麟舞大赛中夺得金奖;2002 年应邀赴加拿大进行艺术交流, 2003 年,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麒麟舞大赛,并获得了两项金奖;2004 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麒麟舞)艺术之乡”,成立了“中国民间艺术——麒麟舞培训基地”;2006 年马来西亚麒麟研究协会来樟会访,并热情邀请樟木头镇麒麟队赴马来西亚演出和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