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8期


东莞粤剧五百年

作者:佚名




  
  东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原属广州府,历来是粤剧之乡。据明张二果[崇祯]《东莞县志》记载,明正德末年,寮步镇横坑,以戏饯鬼。[道光]《东莞县志》记述,麻涌镇进士萧奕辅在家乡的事:“梨园演武宗游幸事,亟起立,戒伶人罢去。”明末,石龙镇新庙建成,附有戏台一座,占地50平方米,分前后两合,朱梁画栋,结构巍峨,正中屏风,每年八月中旬赛神期间,都开台演戏。(此庙于1964年拆除)清末,粤剧复兴。广州有36 班粤剧团,1892 年广州艺人们组成“同善堂”下乡招揽“生意”,东莞籍粤剧艺人便组织起“东成堂”,与“同善堂”竞争。招邀东莞籍艺人参加,接纳东莞一带的戏剧上演订单。粤剧武生王靓荣,原名张桂荣, 1887 年生于东莞亨美村。他中气饱满,嗓音宏亮,唱功精细,运腔自然,咬线露字法口严谨,做功熟练,手脚功架,关目(眼功)身型,扎实有劲,出场时声势动人,以武生戏独步艺坛,人们公认为“武生王”。他的“正宗武生唱腔”,至今成为粤剧武生的标准。
  清末民初,东莞有识之士莫纪彭、林直勉、黄侠毅、李文甫、张孟荣、张伯和组织了“醒天梦”新剧社,先后在石龙、莞城演出新编的东莞历史剧《熊飞起义》、《张家玉会师》、《袁崇焕督师蓟辽》,鼓舞人们振奋救国,孙中山在香港委派黄鲁逸邀请剧社到香港演出。当时剧社同仁集体加入同盟会。林直勉还变卖家产,捐给南方支部。文武生李文甫,在广州起义中壮烈牺牲,成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剧社不但在粤剧改革上,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1926年道滘喉管洪(叶棣洪)兄弟五人都是粤剧棚面艺人,包揽广州大新公司乐队,授徒数百名。喉管洪曾任普福堂堂长。
  抗日战争期间,东莞各地纷纷成立业余剧团,宣传抗日。1943年东江纵队成立流动剧团,活动于东(莞)宝(安)地区,以戏剧形式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减租减息,为建立民主政权做了大量工作。
  改革开放后的春节,全省专业粤剧团几乎都在东莞演出。东莞图书馆、粤剧博物馆、群众艺术馆等积极搜集粤剧有关文物、资料近八千件。
  2006年成立了东莞粤剧发展中心和东莞粤剧博物馆,全力抢救粤剧艺术。
  目前,东莞“私伙局”多达三百个。
  长安镇业余粤剧团的《思源》,曾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并在2003年在第七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荣获金奖等23个奖项。2003年道滘镇自编自演的小粤剧《生死签》参加在山东省举行的首届国际小戏艺术节获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