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8期


二千余年东莞草编曾经卖遍几大洲

作者:佚名




  
  草席是东莞的传统编织工艺品,历史悠久。据东城区柏洲边战国时期出土砖块上的席纹看,东莞草织最少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东莞的水草编织产品工艺,明朝已闻名全国。鸦片战争之后,主要品种有水草类、草绳类、草辫类、绳席类、草席类,销往欧、美、澳、南洋各地。民国初草织工人已达一万多,连同水草种植、加工人员多达十一万二千人,占东莞人口十分之一以上。1930年开始有草绳车,1937年东莞即有草绳机1500台。
  蛋园席在1933年传入东莞,年销量平均22000包。东莞草织主要销售市场是美国、英国、其次是荷兰,丹麦及西欧各国。1949年至1952年平均年销量达23000包,环边席年销量约7000包,主要市场是利物浦、伦敦、荷兰、雪梨(悉尼)、黑尔本等地。
  草席编织工艺的一般工序包括:
  挑草(挑水草)、染草、晾晒、行绠、晾晒五部分。以芥黄席为例,其制法是:先把水草挑净(除焦尾,去幼小),水浸一昼夜,脱胶晒干,精选德国进口芥黄粉染色,后用粗麻绠织成。其特点是经过染色等加工后,在阴雨天无发霉,耐用不褪色。因芥黄席制作精良,花样新颖,中外有名。
  1983年起,政府提出引淡驱咸,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于是堵塞支流,咸水不能上田,影响水草生长。再由于塑料制品的发展,以及人们改睡床垫,不需草席,国际国内水草市场滞销,大片草田改种水稻、香蕉、或挖鱼塘。目前,除了厚街、虎门、道滘、望牛墩等地尚有一些五十岁以上的农村妇女从事过草席编织外,再无年轻人从事传统手工草织业了,草织工艺进入了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