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8期


东坑“卖身节”时代的伤痕

作者:佚名




  
  东坑镇是大朗、大岭山和石龙的水陆交通中转站,来往车船甚繁。相传明朝万历年间,塘唇村大户卢同锦需雇长工耕作,人们闻之前来受雇。
  来的人多,其他大户亦前来雇工。后逐渐形成村规。每年二月二月开耕节前,一群群贫苦农民头戴竹笠,肩披布巾,坐在塘唇围前的围篱下,等待“卖身”受雇。挑中以后,便带雇工到茶楼去饱吃一餐,作为定身。这样买卖双方便形成一种默契,定时定点。随着市场不断的扩大,来往的需求不断增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卖身节”。
  由于各地来往东坑的人甚多,小茶摊、小食挡随之而设。继之是小农具、杂物摊档、各种日常用品、农贸物资不断增多,逐渐形成热闹兴旺的墟市。传说趁节者须买一点东西带回家,才会兴旺发达,大吉大利。市附近的商贩,农人也纷纷前来销售自己的土特产。于是,二月初二那天,不但本邑人前来趁墟,连远在增城、博罗等县也有人前往趁墟赶集。
  解放后“卖身节”已成为集工商、农贸、文化、娱乐于一体的民俗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