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8期


中国当代艺术家美术档案管理研究

作者:郝玉萍




  【摘要】艺术家档案是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收集整理好这批珍贵的美术档案材料,是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大事。文章对当代艺术家美术档案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当代艺术家;美术档案;管理
  
  当今社会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增长,而社会财富的增加又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主体,没有艺术家创造性的劳动,艺术作品就无从生产,艺术生产中的艺术技巧,艺术生产主体的审美能力,都积淀在古往今来优秀的艺术作品中。从艺术史的角度而言,中国当代艺术档案是存留各类艺术材料中最为丰富的,但在实际的研究和工作中,这种艺术档案材料的丰富性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最重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因为很多材料就存在于身边,年代距离近,对于它们的史料价值很少有人问津,不易引起足够的关注;二是内容特别庞杂,要挑选出其中对专业有用的东西,是一件工作量很大、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可靠的艺术档案材料是艺术史论研究的基础。需要有人去挖掘整理,使之为艺术繁荣和促进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服务。
  近十年来,随着艺术市场对现当代艺术作品的追捧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现当代的关注,使得相关艺术档案材料也越来越引起重视。“中国当代美术档案材料”虽然只是“汪洋大海”中现当代艺术宝库中的一部分,但却是非常专门的部分,需要有相当的专业眼光、强烈的责任心和全力的投入才能有所收获。目前这个工作主要集中在国内,但大多数机构因能力和其他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只局限于对本单位的材料收集,其规模和程度均无法适应实际的需求。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国家唯一最高级别的艺术研究机构,有责任、也有学术能力承担这项,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收集整理工作。
  从收藏的角度来看,中国当代美术档案材料可以说是目前收藏的“盲点”。国内主要美术馆、博物馆以收藏作品为主,频繁的展事使得他们很少有精力和能力组织人踏下心来做这样的工作;画廊和私人藏家,大多是跟着现实走,基本不具备更长远一些的专业和收藏眼光;一些专业机构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来得及开展这项工作。
  这项工作还是一项近于“抢救”的工作,除了很多艺术档案材料会因为不重视、不经意而消失外,作为时代的“见证人”也会越来越少,他们带走的将是在文献或图片资料中找不到的记忆、经验和感受。对他们进行必要的采访(所谓“口述美术史”),或是从他们那里获得一些有专业价值的材料显得尤为迫切。其实至少在十年前,学界就认识到这项工作的迫切,但一直没能有机构将其落实到实处,随着老先生们的去世,使这种遗憾一再加深,无以弥补的损失实在是太巨大了。
  艺术档案材料的征集和收集、整理工作可以分几批进行,主要征集手稿、创作稿原件或复印复制件,书籍、画册及其他印刷品,音像、视频及数字技术载体,与美术创作及活动直接相关的工具、用具、材料等原物,美术作品原件等一切与艺术家业务、生活有关的材料。征集方式主要是捐赠、定向收集或酌情购置。
  首先以中国美术研究所的前身民族美术研究所的首批专、兼职的正、副研究员,包括贺天健、李可染、陈半丁、蒋兆和、李苦禅等。
  其次可以扩展到油画、雕塑、书法、民间美术、建筑、美术史研究、美术考古等各艺术门类有成就的人,以20世纪50~70年代具有全国影响者为主。
  第三批重点征集对象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后有全国性影响的美术家,如周思聪、罗中立、陈丹青等。
  第四批重点征集对象为20世纪50~60年代美术组织、社团、运动、出版、展览、教育等全方位的与美术创作相关的资料。
  第五批重点征集对象为“文革”时期的美术资料。
  第六批重点征集对象为“文革”之后30多年间的美术组织、社团、运动、出版、展览、教育等方面的资料。
  美术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主要围绕《新美术史料》的编纂来进行,在首先梳理中国艺术研究院特别是美术研究所的历史沿革和大事记外,还要扩展到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发展的各个方面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方式主要是访谈和整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及各大图书馆的相关资料,如《艺林旬刊》、《湖社月刊》、《益世报》、《申报》等。
  
  【参考文献】
  [1]周解.艺术档案管理[M].文化艺术出版社.
  [2]周巍峙.文艺问题论集[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