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8期


论瑶族传统服饰的象征意义

作者:钟巧玲

想。
  
  (三)审美符号
  瑶族服饰的造型美。造型美一方面体现在:男子服饰具有朴实、精干的阳刚之美,象征精悍刚强的性格;女子服饰具有俏丽多姿的婀娜美,象征温柔能干的素质。另一方面表现为:瑶族女子头上的各种头饰极为讲究,有的源自图腾崇拜,有的源自生活,但无论如何,其造型大多含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瑶族服饰的色彩美。瑶族自古“好五色衣服”,五色指红、蓝、黄、黑、白。这五色为中国历代王朝官服正色,按常理平民不得用正色为服饰颜色,按阴阳相生相克的信仰,调配出介于五色之间的间色用于平民服饰,“贵贱之别,望而知之”。瑶族传统服饰却以五色为民服正色代代传袭,五色官服正色的“贵族化”倾向在这里被“平民化”了。一则是因为瑶族长期被压抑、受贬低、遭排斥的客观现实,与沉重的民族心理和要求得到关注和尊重的民族情感宣泄在服饰的五彩斑斓的表层,用华丽的五彩衣掩盖内心的沉痛;二则是因为瑶族的聚居地是“山高皇帝远”的南蛮不毛之地,封闭性的地域客观条件阻隔了集权等级尊卑制度的执行,使其保持一个独特的土著服饰文化。瑶族“好五色衣服”的习俗是将色彩作为一种主观的图式符号,赋予特殊的民族情感和文化理念,并通过对物象的视知觉认识转换成对内心世界的文化反思。在瑶族民间,晦冥之色的黑色象征着土地。瑶族在历史上被剥夺了拥有土地的权利,成为一个迁徙的民族,黑色成为他们对土地的向往和对失去土地的沉痛之情的情感代码。红色则是血液与生命的情感代码,象征瑶族祖先为了捍卫民族尊严而带伤奋战的血痕,寄托着再生的规定意义。白色、蓝色本身具有丧俗的悲伤哀痛、凄凉惨淡的民族心理情感,成为瑶族沉重的民族心理情感代码。黄色代表着阳光,是上天的赐予,是自然界万物生命的源头,也是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希望,历代皇权统治者把它作为皇室的御用色彩,不允许他人染指,而瑶族却把黄色用在自己的民族服饰上,在生命与生存的本原意义背后把民族哀伤的情感寄予其中。“好五色衣服”,华丽的外在表象掩盖了一个民族沉痛的心理悲伤,这其中包含着瑶族先民对祖先、对土地、对自然、对生存空间的崇拜意味,其图腾崇拜的宗教纪念意义代替了本原的色彩审美意义。这种色彩的审美象征意义反映出瑶族心灵深处的文化心理审美意识。除服饰单个色彩的象征意义外,色彩间的搭配也包含着象征寓意,当然这并不排除色彩及色彩间搭配本身具有的审美意义。红色与黄色、白色的搭配被用在胸饰、围裙、头帕花边装饰之上,“红配黄,亮晃晃”,显露出人生的荣耀与高贵。黄色作为历代皇族的特定专属色彩,具有“皇权天授”的象征,具有华贵明丽的心理因素和视觉效果。瑶族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皇室的御用色彩用在自己的民族服饰之上,把民族情感宣泄在服饰的五彩斑斓的表层空间,既具有色彩上的视觉审美价值,又具有色彩的深刻寓意性。
  瑶族服饰的图案美。图案美体现在:男女老幼服饰上的花纹图案,以红、黄、绿、白、黑等对比强烈的色彩,运用织、绣、挑、染等工艺,构思精巧,造型简炼,生动传神。瑶族服饰上的图案纹样的内容,一方面来自本民族的图腾崇拜,广西贺州瑶族男女头饰上的太阳纹,金秀瑶族女子服饰上红色的鸟纹,龙胜县“红头瑶”妇女服饰衣背上的“盘王爪”等均为图腾崇拜的生动反映。另一方面取材于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如花草、虫鸟、山水、禽兽等,均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图案形状有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齿状形等。瑶族妇女用一双精巧的手织出形式各样、五彩纷呈的花纹图案,反映了瑶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创造了灿烂的瑶族服饰文化。
  
  (四)识别符号
  首先,服饰是一个自别于其他民族的符号系统。这种象征民族文化个性的符号系统一经形成并为人们所了解后,就可以脱离其原有的地域环境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内发生作用。瑶族先民流行“狗头冠”和“犬尾”饰,“瑶人装饰,女人帽之尖角,象狗之两耳,其腰间所束之白布巾,必将两端作三角形,悬于两股上侧,系狗尾之形。男子裹头巾将两端悬于两耳之后,长约五六寸,亦象狗之两耳。男人腰巾结纽于腹下,如上述之垂以若干铜钱者,象狗之生殖器。瑶人相传彼祖先乃一狗头王,故男女装饰均象狗之意。”[6]《后汉书•南蛮传》载:“制裁皆有尾形”。王士性《桂海志续》:“女则用五采缯帛缀于两袖,前襟至腰,后幅垂至膝下,名狗尾衫,示不忘祖也”。[7]这种狗尾衫至今仍存在少数瑶族支系中。广西有许多瑶族支系的衣服都按传统模拟狗的形状,妇女喜欢前短后长的衣服,像是狗尾巴,男人的衣服则模拟狗的首、尾、耳缝制作装饰,所以,“狗头冠”、“犬尾”服饰为一般瑶族服饰。而同样是崇拜盘瓠的苗族,其服饰则因融合多种图腾崇拜而另有特点。《苗族史诗•龙人》曾记载过人类是由龙变的,因此龙纹在苗族姑娘的衣饰上较为常见。苗族还认为牛龙相通,牛即是龙,所以在一些苗族服饰的纹样上,牛变龙、牛角龙的形象随处可见。这是苗族融合牛、龙图腾等多图腾崇拜在服饰上的最好体现。因图腾崇拜的差异而服饰各异,这正是服饰作为识别符号的最好例证。
  其次,服饰作为符号系统又是辨别个体性别、年龄差异以及婚否等的重要标志。瑶族服饰尽管样式各异,但男女有别。男子以青布扎头,上穿对襟短衣,下着长裤,束腰;女子则椎髻插簪,佩戴银饰,喜穿绣花服装,衣服镶宽边,以彩边镶围,下穿镶边绣花百褶裙,系艳丽的花腰带,脚穿绣花尖鞋。瑶族服饰有年龄的标识作用,但各支系各有不同。广西龙胜县盘瑶妇女多戴三角形的帽子,但不同年龄的妇女则需佩戴不同颜色,老年妇女戴青色三角帽,寓意四季常青、长命百岁;中年妇女戴蓝色三角帽,寓意风调雨顺、兴旺发达;年轻姑娘则戴花布蒙成的三角帽,寓意山花烂漫、前程似锦。广西富川瑶族未婚女青年头梳球形髻;中年妇女爱梳盘髻,用发网套上,常用一条自织的花手帕,折成三折包头,折三折,标志未婚,打平板的标志已婚;老年妇女穿花边衣襟,戴大小耳环,织花丝带作绑脚用,穿绣花勾嘴鞋。不论男女,瑶族都通过帽子和头帕表示自己所处的生活阶段和性成熟程度,儿童都上着圆领对襟衣,下着长裤;男孩五岁以前剃发,带小爪帽,待能招呼客人时开始蓄发,十五、六岁开始包头帕;女孩戴小花帽,十五、六岁开始摘帽包头帕,并要在农闲季节举行包头帕仪式。在瑶族的性观念中,姑娘一旦包头帕,便意味着性成熟,可以寻偶和进行自由社交了,所以,包头帕仪式赋于了成人的意义,意味着妇女向男性社会公示自己的成熟与获得性爱婚姻的资格,体现了瑶族服饰的性文化象征意义。
  
  【参考文献】
  [1][俄]普列汉诺夫.论艺[M].北京:三联书店,1973.
  [2]王时阶,蒙力亚.广西少数民族服饰[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3]顾亭林.天下郡国利病书[M].南方民族史论文选集(二).武汉:中南民族学院民研所,1984.
  [4]荣格,等.人类及其象征[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5][苏]Ⅱ.E.海通.图腾崇拜[M].何星亮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庞新民.两个瑶山调查之二十九.南方民族史论文选集(二)[C].武汉:中南民族学院民研所,1984.
  [7]王士性,桂海志.南方民族史论文选集(二)[C].武汉:中南民族学院民研所,1984.
  【作者简介】钟巧玲(1972—),女,广西柳州人,广西师范学院民俗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与产业化经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