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9期


弘扬和发展东莞民间文艺 构建东莞新时期和谐文化

作者:王少文




  【摘要】文章分析了东莞民间文艺的现状,并就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弘扬和发展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优秀文化遗产,构建东莞新时期和谐文化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东莞市;民间文艺;和谐文化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民族文化正面临外来文化和城市文明的巨大影响和冲击,许多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开始逐步式微甚至濒临失传,东莞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之一,更是首当其冲。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弘扬和发展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优秀文化遗产,这不但是目前各级党委和政府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更是我们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东莞民间文艺的现状
  
  东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为岭南古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既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之地、改革开放的先行之地。东莞的民间文艺资源十分丰富,有东莞人喜闻乐见的赛龙舟、舞麒麟、舞狮舞龙、卖身节、乞巧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活动,也有独具魅力的粤曲、木鱼歌、客家山歌、咸水歌、白话歌等具有浓厚地方韵味的表演艺术,还有东莞特色的千角灯、茶山公仔、纸扎、草编等精湛的民间工艺,此外,生产生活方面的物质民俗,人生时岁方面的社会民俗和家族信仰和道德礼仪方面的精神民俗,在东莞都得到薪火相传,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的民间文艺得到较大发展,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提高,东莞人对传统的文化艺术有着一种自发性的重视和热心,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充分利用东莞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大力弘扬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给地方民间文化艺术品牌注入生机和活力,使东莞的民间文艺创作不断繁荣和发展,为推动东莞“文化新城”的建设,打造东莞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东莞的城市形象和丰富东莞的城市精神内涵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民间文艺队伍已经成为东莞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各镇区也高度重视民间文艺的弘扬和发展,不断开展形态多样、种类繁盛的民间文化艺术活动,打造一镇一特色的文化品牌,培养和提高全社会对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意识,使东莞的民间文化艺术得到较好的传承和发展。近几年来,东莞部分镇区先后获得省和国家授予艺术之乡的荣誉称号,其中樟木头镇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民间文化(麒麟舞)艺术之乡”称号,长安镇和石排中坑村荣获国家文化部和广东省文化厅授予的“醒狮艺术之乡”称号,长安镇还先后荣获“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醒狮艺术)之乡”、国家文化部“中国民族艺术之乡”、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龙狮运动之乡”称号,道滘镇荣获“中国民间艺术(粤曲)之乡”称号、望牛墩镇荣获广东省文联、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广东省民间艺术(乞巧艺术)之乡”称号,沙田镇荣获中国“龙舟之乡”称号。东莞的麒麟舞和千角灯先后荣获全国民间文艺界最高奖项——山花奖,其中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东莞民间工艺瑰宝千角灯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莞大朗镇大井头社区被省文联和省民协命名为全省首个“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其妇女舞龙队于2007年8月在秦皇岛勇夺“中国民间民族歌舞精品展最高奖项‘金荷花’奖”。
  
  二、弘扬和发展东莞民间文艺的意义
  
  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传统是建设中华当代民族性先进文化的基础,民族性是中华先进文化的基本属性,没有民族性就没有面向世界的中华先进文化。民间文化艺术是民族文化艺术之根,最能鲜明地体现民族性的特征。在当今时代,现代化、科技化、全球化、一体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各地,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交融,传统的民族文化正面临挑战。但是,越是社会现代化,就越需要有传统的文化传承;越是生产科技化,就越需要有人文精神的支撑;越是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就越需要文化地方化、本土化;越是文化世界化、国际化,就越需要文化民族化、传统化。在这样一种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世界潮流中,民间文化艺术在建设民族特色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因此,弘扬和发展东莞的民间文艺对东莞的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弘扬和发展东莞的民间文艺,有利于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东莞的传统文化,强化东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提高东莞的城市文化品位,打造精品文化品牌,建设文化新城,增强东莞城市文化的竞争力。
  2.弘扬和发展东莞的民间文艺,有利于东莞民间文艺的挖掘、整理和保护,有利于民间文艺的创作、弘扬和发展,使东莞的民间文艺工作者成为东莞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为东莞创造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环境,推动东莞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事业向纵深发展。
  3.弘扬和发展东莞的民间文艺,有利于加强东莞民间文化艺术与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开展对口的文化艺术交流,扩大东莞民间文化艺术的影响力,在弘扬传统文化,倡导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修养,形成良好的群众文化氛围。
  
  三、构建新时期东莞的和谐文化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文艺是和谐社会的先声,因此文化艺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将发挥出独特的作用。民间文艺队伍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源于民间,源于群众,要适应形势变化发展的要求,大力弘扬和发展民间文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征程中,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营造浓郁的群众文化艺术氛围,努力为东莞构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1.民间文艺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母体。构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需要有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共存,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良好局面。民间文艺是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母体,是根本、是基础、也是源头。民间文艺内容非常之广泛,主要分为三大体系或者说是三大方面,即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含民间工艺、民间表演艺术)、民俗文化,而这三个方面内容又相互包容,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弘扬和发展民间文艺,不但有利于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发展,也有利于文艺大花园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利于人民群众文化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的提高。因此,进一步挖掘、收集和整理东莞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东莞的民间文化艺术,繁荣东莞民间文艺的创作,促进东莞民间文艺的发展,是东莞和谐文化形成和发展是重要的基础。
  2.民间文艺是繁荣群众文化的主体。构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必须发展民间文艺,繁荣群众文化,满足大多数人民群众文化的需求,这是发展和谐文化的根本和基础。民间文艺是群众性的文艺、来自生活原生态的文艺、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艺,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传承民族情感、凝聚民族向心力和认同感的重要载体。民间文艺生于民间、藏于民间、兴于民间,有民间文学、民间曲艺、民间歌舞、民间手工艺和民风民俗活动等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民间文艺正是来源于民间,来源于群众,为人民群众所创造和喜闻乐见的文化遗产。因此,弘扬和发展东莞的民间文化艺术,使民间艺术成为群众文化的主体,繁荣群众性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东莞和谐文化的重要一环。
  3.民间文艺是多元文化共存的载体。构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必须要有多元文化共存的土壤,让不同种类、不同层次、不同信仰的人各取所需,和谐共处。东莞既是历史文化古邑,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毗邻港澳,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得风气之先,深受港澳台和世界文化的影响,东莞同时又是一个新兴的现代化制造业名城,企业员工来自世界各地和祖国的五湖四海,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种类多元化的文化氛围,而这种文化氛围绝大部分来自民间,涉及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因此,弘扬和发展民间文化艺术,兼容古今中外的多元文化,是构建东莞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