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9期


论古筝器乐的有效教学

作者:黄晓梅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古筝器乐教学一直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落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导致古筝器乐教学效率低、人才培养周期长,甚至最终难以成才,严重地阻碍了古筝器乐人才的脱颖而出。因此,必须大力提倡并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古筝器乐;有效教学;“选苗”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生掌握教学的有效知识量(即新观点、新材料、学生不知、不懂的,学生有所得、有所感的内容)的程度达到了有效教学时间和总教学时间的最大比值,最大限度减少教学浪费的过程。有效教学对于古筝器乐教学来说,就是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师生双方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的古筝器乐学习潜能,提高古筝器乐教学的效率。
  在现行古筝器乐教学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教学效率低,学生成才速度缓慢的低效教学,还存在着学生古筝器乐水平停滞不前的无效教学,更有甚者,导致学生古筝器乐水平倒退和学坏手法的严重教学失误也时有发生。
  造成低效教学和无效教学甚至严重的教学失误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古筝器乐教师没有真正掌握古筝器乐艺术的真谛,缺乏正确的古筝器乐艺术观念,因而无法引导学生顺利地进行古筝器乐学习;二是古筝器乐教师不懂得或不遵循古筝器乐教学心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三是学生不具备学习古筝器乐的条件、乐感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必须迅速扭转古筝器乐教学中大量存在着的低效教学、无效教学甚至严重的教学失误的不利局面,大力提倡并实施古筝器乐的有效教学。本人认为,实施古筝器乐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古筝器乐教学“选苗”
  
  要实施古筝器乐有效教学,首先必须重视“选苗”。没有好的古筝器乐“苗子”,再好的古筝器乐教师,再伟大的古筝器乐教育家也将在古筝器乐教学上无所作为。
  为了确保选准古筝器乐“苗子”,在选取古筝器乐“苗子”中,一方面不能过分强调学生的形象,要重视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基本素养,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文化层次有所要求,贫乏的文化知识,必定会扼制学生艺术才能的发展。一般来讲,文化层次较好的学生,学习的起点也会高一些。在一些专业院校选取古筝器乐“苗子”时,要把好专业面试关。一是要坚决刹住招生考试中找关系、走后门等舞弊行为。把“关系生”、“后门生”拒之门外;二是要加强对考生思想品质和心理品质的考查,真正选拔出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俱佳、思想品德优良和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考生作为未来的培养对象。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院校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近几年来,生源质量明显呈下降,许多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较差,有些学生甚至五音不全,给古筝器乐有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加强古筝器乐教师的教学能力
  
  要实施古筝器乐有效教学,拥有好的古筝器乐师资队伍是关键。古筝器乐教师要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从以下五个方面切实加强古筝器乐教学能力:
  (一)古筝器乐教师要有总的正确的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古筝器乐技法。只有老师明白了,学生才可能明白,如果教师本人都没有搞懂正确的古筝器乐技法,教学时难免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境地。因此,古筝器乐教师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和提高,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念,尽可能多的掌握多种风格的作品演奏。
  (二)要有个好耳朵。古筝器乐教学这门艺术主要通过听觉来进行,古筝器乐中的绝大多数问题,只能说一个梗概和一般原则,更具体的就要靠听觉去把关了。古筝器乐教师必须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听觉去准确地判别学生演奏时的音准、节奏、音色等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演奏作出调整。教师不应该只是掌握一大把方法,方法固然重要,如果耳朵不灵,辨别不清,就不知道方法往哪里用,甚至可能引导到错的方向上去。
  (三)古筝器乐教师必须具有“对症下药”的能力。每一位古筝器乐学生在古筝器乐学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古筝器乐技巧和演奏艺术表现上的问题,古筝器乐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合作,及时发现问题和动用有效的训练手段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不妨把古筝器乐教师比喻为医生,把古筝器乐学生比喻为患者,教师用听觉去判断学生的演奏,就相当于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和运用先进的仪器检测设备,为患者诊断出病因。而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的问题,则相当于对症下药。作为一名优秀的古筝器乐教师,训练手段必须是又多又好,以解决好古筝器乐学生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
  (四)古筝器乐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舞台表演能力。具备示范演奏能力的教师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的教学更具魅力,更令人信服。一位具有较高的舞台演奏能力的古筝器乐教师必定同时具有很好的演奏示范能力,而好的演奏示范不仅是激发学生兴趣最有力的手段,还能使教师从生硬的、喋喋不休的理论讲解中解放出来。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的演奏示范,不仅可以直接模仿教师的演奏方法,还可以体会教师对乐曲的理解和艺术表现,达到对作品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试看国内一些著名的古筝器乐教育家:客家派的饶宁新、潮州派的苏巧筝、山东派的韩庭贵,他们都是集演奏与教学于一身的“双料”大师。而不具备良好舞台演奏与演奏示范能力的古筝器乐教师,在他的教学环节中就会因为缺少这一环,令人感到遗憾。
  (五)古筝器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相关学科知识。古筝器乐艺术是音乐、表演和演奏技巧完美结合的艺术,好的演奏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技巧技法、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因此,作为古筝器乐教师必须从“重技轻艺”的误区中走出来。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史学修养、美学修养和音乐理论修养,并知晓一些姊妹艺术,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总之,古筝器乐教师的修养越全面、知识结构越完备,越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古筝器乐人才。
  
  三、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从来都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古筝器乐教学更以其特殊的“师徒”关系,离不开师生间密切的配合,良好的互动。
  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发表了题为《高等教育教学新动向》的报告,该报告在总结美国高校50年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良好教育的七项原则,其中首项原则就是鼓励师生间的接触。该报告认为课堂内外学生与教师经常的接触是影响学生动机和参与的最重要因素。教师的关心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而学生很好地了解一些教师的情况,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追求,鼓励他们对自身的价值和未来进行思考。
  传统的古筝器乐教学过分地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和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言听计从的被动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实现。要实施有效教学,必须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在很大程度上古筝器乐教师与学生是合作伙伴关系,学生成功了,老师就成功了,学生失败了,老师也就失败了。因此,师生之间应该经常地进行学术交流、思想感情的交融,建立良好的合作与互助关系。其次,应建立无权威性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主观、武断、生硬、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在一切可能的教学环节上,都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质疑。第三,教师是为了学生而存在的,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成为学生所期待的良师和益友,学生也应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尊重教师的劳动。
  
  四、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所谓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应是教师正确地、恰当地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智能活动去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并在探究获取中进一步发展智能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决定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体现在把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古筝器乐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范,培养学生对学习古筝器乐的正确动机、浓厚的兴趣、真挚的情感、顽强的毅力。真正把学生吸引到古筝器乐学习中来,全身心地投入古筝器乐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必须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古筝器乐教师就应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引导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或与同学结成学习伙伴进行合作式的学习;有些学生的认识能力较强,尤其是思维达到了较高的程度,教师就应该鼓励和指导这些学生在课堂内外探索式地进行古筝器乐学习和研究。
  饶宁新教授在处理古筝器乐教学教与学的关系时,就很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他认为,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去考虑他们的问题。要替学生考虑古筝器乐弹奏的技巧运用、理解作品、音乐处理等,只要把握总的原则和要求,学生弹奏时觉得舒服就行,因为最终是他上台演奏。饶宁新教授还极力反对在课堂上对学生强行灌输,他认为有些感觉决不能用教师自己的感觉和语言去叫学生接受,要让学生有所体会后,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要实施古筝器乐有效教学,还须具备一定的教学条件和良好的古筝器乐学习氛围,但决定因素在于本文所提示的四大点。广大古筝器乐教师要以“多、快、好、省”地培养古筝器乐人才为已任,积极探索出更多实施古筝器乐有效教学的好路子、新路子。
  
  【作者简介】黄晓梅(1969—),女(壮族),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基础技能部人文教研室音乐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