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9期


论中条山铜矿资源对作为魏国早期都城的安邑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作者:唐丽雅




  【摘要】古都安邑作为战国时期魏国早期都城,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对中条山铜矿资源对安邑发展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折和探讨
  【关键词】“禹王城”;魏文候;李愧变法;中条山铜矿;“安邑”布;货币经济
  
  魏国是战国初期的强国,魏国迁都大梁之前,安邑作为都城大约经历了220余年。在两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安邑的发展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就像两个车轮,一同推动着这个古老的都邑发展直至魏惠王迁都大梁。这两个条件,一是主观的,即李愧变法,这是众所周知、耳熟能详的,它是魏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各个方面的改革的基础和源头;而另一个是客观的,但是却为人鲜知,即中条山的铜矿资源,它给货币的铸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进而促进了货币的流通,而货币的流通又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和李愧变法相得益彰,使变法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安邑:古老的都邑
  
  安邑是一个古老的都邑,它的历史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开始。经考古发掘,安邑遗址称“禹王城”,位于近山西夏县西北7.5公里处。传说中的“禹都安邑”即指这方土地。
  大禹治水的故事历来为人们称颂。“安邑”一名的来历含义乃是“洪水既平,民始安居。”这里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城邑。《安邑县志》中曾这样自豪地说:“安邑古称禹都,殆因洪水既平,民始安居,因以为名,纪禹之功,实乃奠定山河之嘉称也。”
  古都安邑更重要的是作为战国时期魏国早期都城。(前562年~前339年共计223年,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魏始成战国七雄之一,魏惠王31年时都城迁往大梁)“禹王城”城内满布东周至汉代、两晋时期文化层,其堆积厚度2~3米遗存极为丰富。城址有年代不同的大、中、小三个城圈。大城属战国前期,地跨鸣条岗黄土丘陵和岗下平原,周长15.5公里,作北窄南宽的梯形,墙基的宽度除西北城角有1公里的地段为22米外,其余部分都是10~12米。
  魏国的先祖叫毕公高,是周文王第十五个儿子。武王灭商建立西周后,封高于毕(今陕西长安县西北),遂以毕为姓。毕公高的后裔毕万,春秋时为晋国大夫。晋县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晋灭魏,此魏非彼魏,这里被灭亡的魏国是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在今山西芮城东北。献公将魏地封给毕万。毕万从其国名,以魏为姓,成为魏国的始祖;魏悼子徙居于霍(今霍州市境内),前562年,魏昭子始居安邑,即今禹王城。
  
  二、战国初期“安邑”形势分析
  
  战国时期,魏国占有今晋南及豫北和豫中偏东一带。战国中期七国争雄的格局逐渐形成,首先是魏国独占中原,魏国在各大国中实力最强。
  魏文候袭位之时,赵氏占据晋国北部地区,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都城;韩氏占据晋国中部地区,以平阳(今山西临汾)为都城;魏氏占据晋国南部地区,以安邑为都城;而晋公室仅有绛(晋都,今山西曲沃西北)与曲沃(晋别都,今山西闻喜东北)之地。
  在三家分晋时,赵氏获利最多,得到了晋国北部的大片土地,并向东越过太行山,占有邯郸、中牟。魏氏与韩氏笼罩在赵氏的南边,魏氏偏西,韩氏偏东。魏国西边是一河之隔的秦国,北边是强大的赵国,东边是新兴的韩国,南边越过中条山和黄河是秦、楚、郑拉锯争夺的陕地(今河南三门峡渑池、陕县和灵宝地区)。魏国被紧紧地裹在晋东南一隅。魏氏集中在晋东南,虽然在东面还有几块飞地,但都很不巩固,难以建成战略基地。魏国的核心地区是运城谷地,北部是吕梁山,南部是中条山,东部是王屋山,黄河的大拐角包住了魏国的西部和南部。这样的地势,易守难攻,但也容易被压迫封锁。
  魏国所处的周边环境很复杂,魏文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到围攻,面临亡国的危险。赵、魏、韩只有联合起来向外扩张才有出路。魏文侯的遂提出联合发展策略,赵献侯与韩武子都表示同意,三家出现了难得的和平局面。赵、魏、韩暂时放弃了内斗,走上了各自发展的道路。
  
  三、变法带来的活力
  
  著名的李愧变法,在政治、经济、农业、法律等方面均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改革;另外,魏文候还任用吴起改革了军事制度,创立了“武卒制”。 三家分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魏国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修炼内力上。变法和改革的结果,使魏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地主政权逐渐巩固,国力逐渐强大,成为战国初年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
  后来的秦国献公、孝公和商鞅变法都是以魏国为蓝本的。魏文侯拜子夏为师,把儒的地位提到了从来未有的高度,达到了收取士人心的政治目的,是后世帝王尊儒笼络知识阶级的始作俑者。魏文侯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的策略,为后世的帝王所推崇,魏文侯的施政经验是中华帝国的一个经典样本。
  
  四、中条山铜币“银行”
  
  中条山地处晋南豫北,考古发掘已在此地区及其附近发现不少与早期炼铜技术有关的遗址遗物。距中条山不远的洛阳北郊也发现了西周铸铜遗址,出土陶范上万块,并有大量炉壁、炼渣及青铜工具等遗物。属于二里头文化的早期铜器,也分布在这一带。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中条山地区铜矿的开发,绝非仅仅始于战国晚期。从地质资源上看,中条山地区也是夏商时期中原最近的铜矿产地。
  中条山铜矿的地质条件、有利成矿条件、开采条件、技术的条件,使得铜矿业的发展对货币的铸造产生了积极影响。可以说,中条山就是铜币“银行”,因为中条山的铜矿资源是铸造货币的基础。
  春秋时期的货币铸造地点,主要集中在中条山西北、东南两侧的今山西省汾浍涑流域和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的伊洛河流域。此处古称“三河”之地,是春秋的晋国和王畿的所在地,也是春秋战国时期货币铸造的原生区域。中条山西北的晋南汾浍涑流域先秦时期有丰富的铜矿资源可资铸币之用。
  魏国政治上的改革成功,必然带来经济上的繁荣。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表现在商业上,大城市的兴起,富商大贾的出现,水陆交通的发达,交换范围的扩大以及货币经济的繁荣。一般士大夫多有弃政从商的。甚至有些领有封邑,持有政权的封君卿士们也涉足商业,他们对铸钱事业特别有兴趣,各自在其管辖范围内起炉铸造,为了促进其流通,并准予以法律作为保障。
  春秋战国至秦始皇统一之前,由于各大区域的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军事因素、民族和宗教因素各不相同,在中国大地上主要有四大币种,齐鲁文化圈是刀币流通区、秦文化圈是圜钱流通区、楚文化圈是铜贝金币流通区,而中原文化圈是布币流通区,其中安邑”布是魏国迁都大梁之前的铸币,迁都大梁之后铸“梁”字布。
  魏国的布币,主要为“釿布”。“釿”是一种货币标度。在金属称量货币时期,货币单位的重量,用“釿”来代表,重量单位加上系金属铸币,故书写作“釿”。
  魏国在战国初期实行政治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商业的兴隆,货币经济也相应地受到积极影响而空前繁荣。魏国的布币,绝大部分都是以铸币的地名来命名。同一个地点又有其币值的区别,以及其形态上的差异,充分显现出其货币文化的特征。
  通过对各遗址和墓葬出土魏国货币的研究,魏国的货币名称布币的种类最多:虞半釿、虞一釿;梁半币、梁一釿、梁二釿;共半釿;晋阳半釿、晋阳一釿、晋阳二釿;山阳;梁邑;皮氏;高都;平周;安阳等。其中安邑布产于魏都安邑,是安邑半釿,安邑一釿,安邑二釿三等制货币。而安邑二釿是安邑布中最大的币种。
  “安邑二釿”:一般通高6-6.5,肩宽3.3-3.5,足宽4cm。币形与“安邑一釿”同。最重者31.1克,最轻者20克,平均26.6克。铸行时间约在魏武侯与魏惠王之际。魏国货币的声望和信誉,增强了国内的凝聚力,同时也开拓了魏国货币的流通范围和沟通了各诸侯国之间的货币联系,对当时社会的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