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9期


地方民间文化工作者专业素养缺失现状及对策初探

作者:方 川




  【摘要】随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抢救工程的实施,地方民间文化工作者的作用益加突出。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很大多没有经过民间文化方面的专业训练,专业理论和技能普遍缺失,从已经产生的各类成果看,往往剑走偏锋,离民间文化文本的原始生态状况相距甚远,这样对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学科建设很不利。对此民俗学、民间文学专业学术机构和专业工作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民间文化;民间文化工作者;专业素养;对策研究
  
  世纪转换前后,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波日渐强烈,与此同时,从1997年开始的世界范围对人类民间(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呼声、行动、工作力度越来越大,各个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精力从事这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我国自然也不例外。2000年4月文化部启动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评估工作,2001年昆曲艺术被联合国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3年古琴艺术,2005年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也获此荣誉。
  2003年2月“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在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计划用5年的时间完成对保护对象和全国性大普查,并启动了“西北人文资源基础数据库”和“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普查和体系认证”两个建设项目。
  2003年初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北京启动。这项抢救工程包括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性普查、登记、分类、整理、出版等系列工作。工程将历时10年,用文字、录音、摄影、摄像等现代技术,立体地记录中国民间文化,还将搜集和收藏中国民俗代表性实物,实施以县为单位的中国民俗志调查和出版,全面调查、登记与出版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拍摄与制作中国民俗文化的音像制品,建立中国民俗图文资料数据库等。此工程的成果包括编纂出版以县为单位的《中国民俗志》、大型丛书《中国民俗图录》、《中国民俗分布地图集》、《中华民俗大典》、《中国民间美术集成》、《中国民间美术分布地图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史诗集成》、《中国民间叙事长诗集成》等。与此同时,冯骥才主席在新闻发布会上大声疾呼全社会关爱民间文化,呼吁中国文化人到田野、到山坳、到民间去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在会上冯主席展示了自己带领的专家小组在山西一个边远乡村所做的实地调查所获得的材料。其心眷眷、其情切切、其行真真。
  随后,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实施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保护工程采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开。经专家论证,确定了40个保护工程作为国家试点,取得了积极进展。在此基础上2006年初,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经过层层推荐选拔、论证公示,现有501项被列入保护名录。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间文化田野调查的工作量非常巨大,非专家学者群体能毕其功于一役,大量的工作要靠地市、县区、乡镇的民间文化工作者来完成。1984年由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文化部、国家民委三家联合发起的“三套集成”大普查、大采录工作全面展开,除去台湾省,共要出齐93卷。各地想尽各种办法,以普查手册为指导和依据,但到1999年10月,过去了1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卷已通过全国总编委会初审的有57卷,终审的有42卷,已出版的有26卷”①按当时的统计数据,三卷本都出齐的只有浙江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事隔20年,社会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这次全国性地毯式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比“三套集成”工作做起来困难还要更多些。一是市场经济语境中,很多人离乡离土求发展,民众的思想观念发生变迁,民间文化生态不再是纯农耕时代;二是出生于纯农耕时代的最后一批民间文化传承人一旦作古,很多民间文化的宝贵资源也将会被他们带走;三是很多乡民进城务工,他们的时间很紧张,所谓的农闲几乎不复存在,采录时间很难保证。尽管形势严峻,但如果不迎难而上,拼命抢救,错过时机,将会留下“世纪的遗憾”,也会对历史负罪。我想,光靠专业工作者出于学术研究需要出发的散兵游勇式的搜集抢救,只怕是杯水车薪。大量的抢救保护工作得依仗地方民间文化工作者。
  怎么办?一方面要将这一压力以国家权力层层向省、市、县(区)、乡镇传递,保证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就得靠地方民间文化工作者的勤勉劳作。他们的责任重大,此次抢救出来的民间文化质量的高低与他们的投入是成正比的。历史上(包括“三套集成”在内)搜集整理的民间文化资料或民俗志、方言志,大都是地方民间文化工作者去完成的,但是地方民间文化工作者要么出于对乡土文化的热爱,要么出于职业的需要开展搜集整理,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很少。而此次抢救保护工程又由业内专家学者倡导,尽管正在制定抢救与保护手册,从现已产生的一些成果看,由于地方民间文化工作者专业理论素养的匮乏,他们在从事这项工作时,常剑走偏锋,这样抢救出来的资料也就失去整体文化生态系统的依托,很难作为信服的专业文本。
  
  一、地方民间文化工作者专业素养缺失的几种表现
  
  (一)“民间文学”等基本观念模糊不清
  我们知道民间、民间文学、民俗、民俗学等基本概念在学术界里多有争论,歧义纷纭,不同视野、不同时空认识上有很大的偏差。对于地方民间文化工作者而言,他们往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民间文化对象,在处理这些对象时常常缺乏学科意识的自觉,他们往往按自己对民间文化的理解去从事田野工作,使得这些灵动的对象从田野走向书面时没有遵循学术理路。
  比如,有一位民间文化爱好者出版的一套十卷本民间故事讲述家的故事集,版权页上赫然署x x著,封面也署着著。某位地方民间文化工作者搜集整理的民间文学作品出版了,不仅版权页上印着x x著,而且在书的后记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本书的出版是我创作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我将继续努力,勤奋耕耘,为时代、为人民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②这样的阐释,显然就是对民间文学的基本观念没有搞清楚。在他们的眼中,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被等量齐观了,把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看成了文学创作,“全面搜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民间文学田野调查的原则和方法,也就失效了。这样,他们所提供的文本中臆造、想像的成分便在所难免,学术界如果以这样的文本作研究对象恐怕就难以揭示民间文学的本相和发展规律了。
  (二)对民俗学、民间文学理论知识的缺乏
  民俗学、民间文学都属于人文学科范畴,有着相对自足性的理论体系和学术范式,这些体系和范式支撑着学科领域的研究和学术发展。有些民间工作者由于对所属学科的理论知识点不能正确把握而导致整理文本的失误和缺陷。
  例如,某地出了一本地方传说故事集,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文本,从分类学角度民间文学理论常将它们分成人物传说、史事传说、风物传说、习俗传说四类。结果该传说集的目次分类为地名传说、风物传说、人物传说、民间传说。在这个分类目次包括了民间文学文本分类中的三个层级,即民间传说/风物传说、人物传说/地名传说。另外,在人物传说中竟然把一个实有的历史人物“行状”也作为传说文本照单全收,没有一点故事性。还有一位地方民间文化工作者出版的民间传说集目次中有:传说、神话、轶闻、故事四个大目类,显得不伦不类。特别是神话、故事的归纳,认真细读归为“神话”的文本,根本就没有一个可以归为“神的故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