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0期


中国民间吉祥物的社会功能解读

作者:李 平

【摘要】中国传统民间吉祥物源远流长、历久弥新,至今在人们的生活中仍扮演着求吉祈福的重要角色,究其根本乃在于其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文章将系统分析吉祥物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揭示其生命力之所在。
  【关键词】吉祥物;社会功能;文化心理
  
  功能是民俗生命力的根系,缺乏功能的民俗事象往往会逐渐消失,功能的改变往往会导致民俗形态的变化。吉祥文化正是因为其具备较强的功能,才会流传至今,吉祥物作为吉祥文化最直接的物化体现,不仅历史悠远,而且在当今民众的生活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生活永远向人们展示着这样那样的遗憾,因而祈福纳祥,追求美好生活将是吉祥物一直存在并活跃的动因。
  
  一、吉祥物的补偿功能
  
  补偿功能是吉祥物广泛流传的最重要原因。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都生活在“缺憾”之中,渴望万事如意只能是人们的美好心愿,恐怕也是永远都实现不了的梦想。吉祥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从各个侧面各个层次满足了人们追求美好,追求幸福的愿望。
  首先,吉祥物对于生活中的诸般不如意进行了全方位的心理暗示,从而给人带来了强大的心理慰藉,以帮助人们实现“虚拟”的幸福。在上层社会中,由于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占有大量的社会财富,享有显赫的名声和权力,人们之间的竞争甚至显得异常残酷,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身陷囹圄,死无葬身之地。《红楼梦》中贾、史、王、薜四大家族炙手可热,权倾朝野,“护官符”中这样写道:“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样一个富贵人家、簪缨之族也将宝玉胎里带来的一小块玉视为命根子,将其与宝玉本人同等看待,直视为护身符,最终与宝钗的金锁配为金玉良缘。官宦之家,竟然也极力推崇祥瑞之物,视祥瑞为福佑之征兆,可见“吉祥”对于人生家族所带来的暗示与慰藉的重要性。
  普通百姓生存艰辛,劳作甚苦,为求温饱而不得不辛勤耕耘。“一丝一缕,当思来之不易;一粥一饭,应知稼穑之艰。” 夫子如是说。在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社会,欲求温饱都是困难重重,身上单薄的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手脚不停的纺织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为了生活得稍微象样一点,他们除了辛勤劳作以外,便将大量得不到满足的情绪投向了对身外之物的祈求。他们拜神求佛,借助各种动植物、自然物和无机物祈求祥瑞,以期得到心灵的满足,获得一种对生活的希望。他们渴望生活平安顺遂,于是将毫不值钱的花瓶、马鞍画在一起,以求谐音祈福,他们渴望人多势众,子孙满堂,以增强本家及本族的力量,在社会生活中赢得较好的生存空间,于是花生、枣、石榴、栗子等普通物品也在婚礼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他们希冀福、禄、寿、喜、财,期待着福星高照,禄神昭昭、寿比南山、喜满人生、财运亨通。于是凡是能部分或整体地暗示着上述好运的物品都被人们广泛采用,成为吉祥图案、吉祥绘画的常见题材。除此之外,人们还希望绵长久远,富贵白头,终身衣食无忧,荣华富贵。于是回纹、卐字锦、盘长等物便象征着幸福回环往复,永不断头,绵延不绝。
  同时,在人们祈求今生今世福寿永康时,也没忘了来世的富贵荣华。在历朝历代的墓葬中,发现有不少用来陪葬的器物,其中就有一些鹿、鹤等动物造型的葬品。陪葬品又被人们称为“明器”,又叫“盟器”。《礼记·檀弓下》曰:“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可见,陪葬品自古有之,这一丧葬习俗的形成与人们的灵魂观念密不可分。中国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仍能祸福子孙,干预人事,儒家也提倡事死如事生,因而在明器的规模上也基本上是人间权力和富贵的再现。如在山东大汶口文化墓葬中,10号墓墓中不仅出土了80多件精美的陶器,而且还发现了象牙梳、雕花象牙筒、玉璧环、指环、玉铲,还有成串的大理石、绿松石制成的头饰和颈饰等,可以看出墓主人在世间的地位已不同于寻常百姓。长江流域的楚墓中也出土过一些很能反映楚人思想意识和楚墓特点的镇墓兽、虎座鸟架鼓、虎座飞鸟等明器。这些随葬品充分体现了吉祥物的补偿功能。
  其次,补偿的另一面还表现在害怕失去既有之物。今日西方社会的富豪们一掷千金将个人财物大量用于慈善事业,对社会所需帮助之事并不悭吝,这也是一种补偿。而中国人用石狮镇宅,端午节用菖蒲、艾叶挂于门边,或者用艾叶做成“艾虎”佩于身上,还有一种已失传了的风俗即彩丝系臂,均为避邪之用。重阳节戴茱萸登高,春节用桃符、爆竹驱“年”均有驱邪避灾的意味。这种带有强烈的驱避功能的吉祥物正是人们为了保存已有的健康、财富、平安而采取的一种补偿手段。由此可看出,吉祥物既可预示大富大贵,生活优裕平安,同时也以极其强烈的避邪功能来达到镇灾祛疾,福佑人生了。
  
  二、吉祥物的怡情功能
  
  吉祥物不仅用来满足人们的祈福需求,而且因其可爱动人的外型,缤纷艳丽的色彩,也给人带来一种美的愉悦和享受。
  众多传统的吉祥物在造型上注重广大民众的审美心理,在色彩上偏向于使用红、绿、黄色等能给人带来强烈视觉冲击感的颜色,尤其是一些表现福禄寿的吉祥物更是让人觉得喜气洋洋,充满着现世的快乐和幸福。象时下流行的中国结便以红色作为基调,有时在顶端饰以金色的小吊牌,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中国结由一根丝线从头到尾缠绕而成,蕴含着事事顺意,路路顺通的祝福,被认为是具有驱邪避灾、镇凶纳吉、驱阴护阳的吉祥物。在很多中国结中还镶嵌着“平安”或“福”字的吊牌,更加凸显了它的护佑涵义。
  另外,在业余时间赏玩吉祥物也会给人带来极大的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笔者曾见一位知识分子出身的老干部,退休之后,除了看书以外,闲暇时间热衷于玩赏各类玉器。笔者曾以为其有收藏价值,便在适当的时候与他聊了聊天。在访谈的过程中,他曾说,一不喜打牌,二不想闲逛,玩玉既提高鉴赏力又能愉悦性情。但他说,一不玩古玉、二不玩名玉、三不愿功利性地进行投资。他所购之玉,尽是造型可爱,玉料一般,价格在几十元至上百元之间的普通玉器。笔者曾见过一块墨玉,其造型为一憨态可掬的肥猪,面部丰满,取卧型,两眼似睁还闭,十分有趣,将其做为镇纸亦很实用。其玉是从小贩手中购得,玩赏趣味浓厚。中国的玉文化博大精深,玉被人赋予五德、九德或十一德之说,“君子比德以玉”,正是诸多中国人爱玉偏玉的一个缘由了。除开玉器以外,吉祥物的造型无处不在,年画、剪纸、刺绣、漆器、工艺品、雕刻、戏剧服装上均能见其踪迹,这些美好的物体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生的快乐和无限遐想。
  其次,在民众单调平乏的生活中,吉祥物也能给广大老百姓带来一些精神享受,在资讯极不发达的乡土社会中,在艰辛劳作的岁月里,吉祥物给人们凭添了许多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