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0期


论一对夫妻的称谓不一致现象

作者:杨旭东




  【摘要】文章通过四个案例,介绍了村落中存在的对同一对夫妻称谓的不一致现象及其表现出的特点,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农村地区的婚姻圈、女性的心理潜意识等引起。
  【关键词】称谓;亲属制度;婚姻圈;补偿心理
  
  一、引 言
  
  索绪尔指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汉民族是一个特别重视宗族伦理观念的民族,这在它的语言中也得到了体现,亲属称谓便是一个典型的语言现象。所谓亲属称谓,它是以人们之间的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为基础形成的称谓,分为父系称谓、母系称谓、姻系称谓。杨堃在他的《民族学概论》中说:“唯有出现母系对偶家庭时,即男配偶开始居住在女配偶家,并开始参加女配偶家的部分生产活动,也就是男女配偶间开始有了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生活时,才开始出现父系称谓的萌芽。这时,单一的亲属称谓开始向双系的亲属称谓过渡,这为家庭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只有母系称谓。随后,父系称谓逐渐出现。父权制度确立以后,女性社会地位下降,女性开始随夫居,对女性的称谓语就以父系称谓为核心来确定。但是,笔者发现一种在夫家女性的称谓并没有按照父系称谓来确定的现象,很值得关注。
  
  二、称谓不一致的四个案例及其分析
  
  我们知道,女性出嫁以后有夫家和娘家两套称谓系统,对女性长辈的称谓视晚辈来自哪一方而定。这里的对一对夫妻的称谓不一致指的是女性在夫家,夫家晚辈或者其配偶对女性的称谓按母系的称谓系统来确定,从而形成了女性称谓不随夫家的称谓不一致现象。在笔者家乡豫西南地区的村落中广泛存在着这种现象,特选取几例,如下表所示。
  费孝通先生在其《江村经济》的附录中《关于中国亲属称谓的一点说明》中指出:“必须弄清亲属称谓的结构分析,至多只能作为研究整个亲属系统问题的一部分,如果仅仅提供一个亲属表是没什么用处的,因为这不能说明他们的社会意义。”费老还强调过去的研究一直是采用这种方法,他并不赞同。他主张“应该结合整个处境来研究”,同时“必须直接观察称谓称谓究竟是如何使用的,然后才能充分的分析”。实际上,除了费老给我们提供的研究亲属称谓的学术经验以外,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上述的表格并不能使人完全理解称谓所发生的变化和引起变化的原因,必须结合当事双方之间复杂的亲属关系和导致称谓变化的现实处境。但它也并非毫无意义,通过这个表格可以将称谓变化牵扯到的亲属进行分类,利于下面的分析。
  
  案例一:晚辈杨×是杨×的亲侄孙女,晚辈王×系长辈王×的娘家出五服的侄孙。这样两者比较起来,从亲属关系的远近上来讲,很明显女方与长辈王×的关系要比男方与王×的关系要近。根据在称谓确定上的就近原则,像此类情况,应当是哪一方近就按哪一方来确定称谓,尤其是当王×作为杨姓家族的女婿来到女方家中更应该如此。但实际情况是王×第一次到女方家中,长辈王×坚持要其按照其娘家的称谓称其为姑奶。这一做法晚辈杨×的父母并不赞成,但无法说服王×,只好让其女婿称其为姑奶,称杨×为姑爷。
  案例二:引起称谓变化的原因是晚辈赵×与杨×的关系。从赵×母亲也即杨×娘家一方来确定称谓,杨×是赵×的舅家表姐。赵×所嫁的村子与杨×是同一个村,且其丈夫是杨×夫家的远房侄子。民间常根据是否出五服来确定远近关系,夫家一方已经出五服,而赵×舅家一方,其母亲与杨×是第三代与第四代,尚未出五服,这样看来似乎赵×与杨×的关系要比其丈夫与杨×丈夫的关系近一层。但是这层关系用民间的话说叫“拐了一个弯”。因为赵×与杨×的关系是根据其娘舅一方的称谓来确定的,并非是根据其父系的称谓确定,从这个角度分析,她们二者之间的关系也不近。赵×在未出嫁以前就与杨×夫妇相熟,一直以姐姐、姐夫称呼。按照女子出嫁后随夫家称谓的原则,赵×应该与杨×夫妇以叔婶相称。事实上,由于杨×的坚持,赵×沿用了其原来的称谓,其丈夫、孩子对杨×夫妇的称谓并没有随之变化。
  案例三;作为晚辈的杨姓同辈男子及配偶与作为长辈的刘×并无任何亲属关系,他们之间的称谓是一种“亲属称谓的延伸适用”,即拟亲属关系,作为晚辈称呼刘×,按照当地习惯在姓氏后加一个“爷”字即可,这种称呼只是从上一辈沿袭下来,表示一种尊重,并无任何实质意义。导致称谓变化的是冯×与刘×的婚姻,冯×是杨姓同辈的母亲的堂妹的夫家妹妹,根据这层关系称冯×为姑姑。即使如此,冯×嫁入这个村子以后,要求杨姓的这一辈人称其为冯姑,据说她在娘家时家中老人已对此有交代,而对其丈夫则按照以前的称呼。特别要指出的是,这样一来冯×和刘×的婚姻是不同辈之间的结合。虽然没有实质的亲属意义,但在称谓上是一种隔辈婚。
  案例四:同案例三相同的一点是长幼之间没有实质的亲属关系,也是同村之内习惯上的拟亲属关系。赵×与杨姓同辈的关系也与案例三类似,但是这一次对赵×夫妇称谓的不一致,一方面是由于赵×嫁入本村,另一方面是杨姓同辈的母亲的坚持,认为这样称呼才合乎礼节。
  从对上述四个案例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村地区亲属关系的错综复杂,由此也导致了亲属称谓的各种变化,对同一对夫妻称谓的不一致便是其中之一。如何来认识这一现象呢?亲属制度一直是人类学研究的传统领域之一,无论是先前采用的进化论的观点,还是后来的继嗣理论或交换理论,人类学家的着眼点都是把其放在社会制度的层面去解释所看到的不同亲属制度,但它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借鉴,例如,王铭铭在他的《人类学是什么》中说:“亲属称谓的差别不单是称谓本身造成的,而与一个社会、一个地方的特殊社会构成和身份认同方式有密切关系。”这对于我们分析这一现象很具有理论启发的意义。事实上,称谓的问题也没有逃脱民俗学家的眼睛,在一些民俗学家的理论著作中都有着墨,本文试图从民俗学的视角来解释这一现象。从上表以及对其所作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如下三个特点:
  第一,造成这一现象发生的前提是婚姻关系的发生。本来男女双方各有自己的称谓系统,一旦结成婚姻关系,按照一般情况应该是女方到男方家则随男方的称谓,一些地方在结婚当天有所谓的“改口钱”便是例证;在现代,男方到了女方家也基本随女方的称谓。但往往这种婚姻关系会与先前存在的亲属关系发生交叉,就出现了到底是根据新建立的婚姻关系还是根据以往的亲属关系确定的称谓的矛盾。由于长幼之间和相关的亲属对此的认同不一致,所以最终的取舍也不相同,即王铭铭所说的“身份认同方式”,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身份认同观念的不同。一般来说,刚刚建立婚姻关系的年轻一代对上一代较远的亲属关系不熟悉,也没有认同感。而年老的一代却很在乎这种先前存在的亲属关系,他们称之为“老亲”,最后称谓的确定大多是他们经过一番比较作出决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