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0期


恩施“女儿会”

作者:谭 萍




  【摘要】恩施“女儿会”是恩施土家族女儿在华夏大地上彰显女性文化特征的一朵艺术奇葩,是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以歌为媒,自由择偶的节日盛会。
  【关键词】女儿会; 民间文艺;传承;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儿会经过传承、流变、发展,如今已经由原始的贸易经商、对歌谈情、情人幽会发展成为融民俗、节庆、文化、旅游、经贸于一体的民族盛会,并以其独特的方式淋漓尽致的展现着土家族民间文艺的精粹。现在由政府着力举办的“女儿会”已经唱响了恩施州民族文化艺术节的主旋律,群众中也掀起了新一轮的“女儿会”热。土家族民间文艺(如摆手舞、傩戏、山歌等)通过“女儿会”的传承发展的越来越好,与此同时土家族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婚俗文化也在其中得到了有力的显现。“女儿会”传承土家族民间文艺的方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使得一个民族的厚重历史文化以及独特的艺术得以展现,这种传承方式不仅有效的传承了民间文艺,而且对于其他民族地区的文化艺术传承也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对于国家各级政府的文化遗产工作规划也是一个准备材料。结合当下极力倡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女儿会”传承民间文艺的方式就更为意义深刻了。
  恩施“女儿会”历史悠久,经历了清朝至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和八十年代至现在三个阶段约30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女儿会”原本是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以歌为媒,自由择偶的节日盛会,即在农历七月十二这一天,土家族不分男女老少,皆穿戴一新,特别是妇女,把自己最好的衣服穿在身上,长的穿在里面,一层比一层短,称之为“节节高”。他们邀邀约约,成群结队,热热闹闹的去赶女儿会。这天,姑娘们把带来的土特产山货摆在集上,等待意中人前来“买货”。待有意相当的男青年到来,话语投机,便相约到山边或树林约会,互通心曲,以定终身。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今的“女儿会”经过传承、流变、发展已经由原始的贸易经商、对歌谈情、情人幽会发展成为由政府着手举办的融民俗、节庆、文化、旅游、经贸于一体的民族盛会,并以其独特的方式淋漓尽致的展现着土家族民间文艺的精粹,体现着土家人坚忍不拔的生活勇气及强悍、勇武的民族性格, 凸显着土家人豪放豁达、乐观自信的生命观念及独特的生命意识。恩施“女儿会”已经唱响了恩施州民族文化艺术节的主旋律,群众中也掀起了新一轮的“女儿会”热。这一传统民族文化节日的热现象值的我们思考,同时它对土家族民间文艺起到的传承作用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值的借鉴的。
  
  一、恩施“女儿会”的由来
  
  女儿会的原生地是恩施市红土乡的石灰窑,红土乡位于恩施东南部,东与建始县景阳和官店、鹤峰县中营交界,南与宣恩县椿木营相连,西与新塘乡毗邻,北与沙地乡一江相依,是“三县一市”边界乡镇的物资交流中心,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女儿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土家女儿会作为土家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盛会,彰显了女性文化,争取了人性的极大解放,人们渐渐摆脱了封建包办婚姻的束缚。它的存在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文化内涵。关于女儿会由来的普遍认识是民国元年(1912年)黄氏《日用杂志》手抄本记载的《十个棚女儿会》。
  《十个棚女儿会》的大意是说:石灰窑地带在明末清初还处于地远山荒时期,当地本无人居住耕种。时逢江河湖滨水灾频发,清政府鼓励开荒种地,于是灾区难民纷纷逃往高处,挽草为记,开荒种地,建家置产。当时来到石灰窑地方的主要有张、薛、李、滕、杨等十户人家,均在此搭棚建屋,故称“十个棚”。十个棚人家在这里繁衍生息。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开始选举头领,名曰“乡士”,来管理十棚事务,各棚经常聚集一起开会议事,因此这里有人又称“十会窑”。十个棚姓氏与当地居民世代相处,繁衍生息。当时薛家棚出任一乡士,称“薛乡士”。他经常外出做生意,下扬州,游洞庭,逛九洲。有一年薛乡士远游,于敬“亡人”之前一天即7月11日归家,妻女设酒宴相待。乡士忽唤九女(第9个女儿,名珍珠)道:“明晨(7月12日)你姐妹可理头善装,上街赶场,游玩一日,平时不可。”其妻当即表示不同意,说:女儿家赶场到商埠游玩,成何体统。乡士开导说:“江湖一带女子,当老板,当掌柜,做店员,经商是里手,水上会划船,饭店会厨师,服装会缝纫,能歌善舞,杰女之多,令我钦佩。我要女儿们上街赶场,商埠游玩,增添友谊,见多识广,大有益也。”妻子再无言。于是珍珠等姐妹第二天一早便梳妆打扮一新,上街游玩,顿令街上行人个个惊奇艳羡。自此,每年7月12日,趁过月半节之机,“十个棚”的女儿们都学着薛氏女儿的做法,梳理打扮,穿着一新,相邀上街,游玩一日。久而久之,相沿成习。女儿家不可抛头露面,有伤风化的禁锢,便由此打破了。从此,当地青年男女,趁7月12日这天,相约上街,无拘无束,眉目传情,互吐爱意,以结良缘。自此,7月12日这天,青年男女趋之若鹜,上街赶场络绎不绝,经商贸易也从此兴旺起来,众口皆碑,一时风传开来,7月12日的石灰窑集市,便成了“十个棚女儿会”。
  在笔者近半年以来对石灰窑村民的调查访问中,我们发现关于恩施“女儿会”的由来大家都一致认为是上文提到的“薛乡士”允许自己的9个女儿上街赶集的传说。
  我对女儿会相当了解,女儿会的主要称呼叫女儿会,时间定于农历的七月十二这一天,这一天刚好又是月半节,很多人都要回娘家过节,途中喜欢在街上玩一天,买些东西带回娘家。女儿会有着270多年的历史,主要源于旧社会的传说。石灰窑在旧社会没有家园,是一整个荒山,街上是一条大沟,谢、薛、李、张、王等八九家人在这里建立根据地,刚开始是搭建棚屋,就是我们俗称的十个棚,当时的生活来源主要是烧石灰,生活全部依靠石灰来做肥料养土地。建立根据地的主要负责人以薛家为主,是从湖南来到石灰窑的,家有9个女儿。薛乡士在其他的地方发现在那些地方的女孩子都上街赶场,而石灰窑却没有女孩子上街,于是回来之后在七月十二这一天组织女孩子上街赶场,可以邀请别家的女孩一起上街买东西,当天去当天回来。从这天起,赶场的男孩女孩可以见面相会形成买卖。自此以后,这种赶场年年相承。
  女儿会最初叫女儿节,因为农历的七月十二是月半节,已婚的妇女都要赶回娘家过节,与亲人团聚,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赶场结识新朋好友,进行商品买卖。因为月半节的关系,女儿会刚开始取名为女儿节,后来才改叫女儿会。以前只是听老人们说这个节日,解放后才参加女儿会,觉得农历七月十二这一天特别热闹,成群结对的人上街赶集,石灰窑又是恩施、鹤峰、宣恩、建始交界的地方,所以赶场的人特别的多。
  
  二、恩施“女儿会”对土家族民间文艺的传承
  
  按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文化既然是人类适应客观环境的一种手段,当客观环境改变时,文化自然也会随之而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