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0期


K文化

作者:黄秋尘

【摘要】现在年轻人常说去K歌,其实K歌就是K文化的一种典型文本。简单地说,K文化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玩。K文化中的“K”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字母,它是KUSO、Kidult、快、酷、卡拉等意义的集合体。由于K文本的形式不断变化,时常具有跳跃性,这使K文本多彩多样,同时也使得K文化不断在模仿和重复中徘徊,而难以取得质的飞跃。
  【关键词】恶搞;K文化;边缘文化
  
  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下简称为《馒头血案》)带动下,“恶搞”无疑成为了2006年的关键词之一。《馒头血案》之所以会引起人们的注意,除了陈导演抛出惊人之语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记者们将《馒头血案》的幕后“英雄”——胡戈拉了出来。在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恶搞作品中,人们一般都不知道这些作品的作者是谁,这些作品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作者的生活和平常人有什么不同。于是一帮记者跑去采访胡戈,希望通过这位“红人”来了解这种生活在城市边缘的群体,以满足观众的偷窥欲望。
  综观2006年,无论是从恶搞作品数还是对恶搞的评论数来看,人们都近乎狂热。然而,在热闹过后,我们需要冷静地思考一下。其实,在《馒头血案》发表前,网络中早已存在着大量恶搞作品等。现在,有人已经将这些恶搞作品归入到“K文化”的范畴之中。
  
  一、初探K文化
  
  什么是K文化呢?相比恶搞文化,K文化的内涵更为丰富。首先我们要搞清楚:“K文化”中的“K”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字母,它是KUSO、Kidult、快、酷、卡拉等意义的集合体,而且它们的拼音或者英文的首字母都是K。其实,K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玩,并没有什么条条框框约束。总体来说,K文化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随意性:K文化就是随便玩,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玩。因此许多K文本看起来都不太正经,而且作品也不太精致。(2)即时性:想到什么就玩什么,就好像乐摸(LOMO)相机那样,捕捉身边的东西,然后展示出来。许多K文本都反映出一时兴起的异想天开,非常具有想像力,而且随时随地都可K。(3)自主性:喜欢怎样玩就怎样玩,没有人能束缚你的思想。K客们(K文本的创作者)宣扬,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自从歌手陈奕迅出了首《K歌之王》后,人们已经习惯将唱卡拉OK称为K歌。在K歌过程中,人们满足了成为歌星的短暂快感,他们是对经典的无规则模仿。(4)娱乐性:K文化肯定会带给一些人快乐。(5)无意义性:这也是K客们所说的“空”。无意义不是没有意义,而是指没有特定意义,也就是读者拥有完全的自我解读的权力。(6)小群体性:K文化并不想取悦全部人,他们的作品仅仅流传于一小部分人之间,而圈外人可能就根本不能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或他们的作品。(7)平民性:无论从地域还是年龄又或者是阶层、职业,K文本的来源都非常广泛。它们拥有坚实的民众基础。
  K客可以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加入到了作品之中,表达出强烈的自主意识。K文化不受形式、传统、权威所拘束,它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调侃,同时也通过某些渠道反作用于主流文化。
  
  二、K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1917年,杜尚在一张“蒙娜莉莎”的复制画上,用铅笔在它嘴上添上了胡子,然后就把它当成了自己的作品。可以说,“长了胡子的蒙娜丽莎”是K文化的开山之作。这幅作品打破了人们对经典的崇拜,以至于出现了数以万计的对“蒙娜莉莎”的篡改,造成了K文化的开端。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恶搞”一词已经不能承载起不断涌现的新文本。于是国内一些玩家便用内涵更为丰富的K文化将其代替。这样一改变,大大扩张了K文化的指涉范围。2004年,《K文件》在国内出版了。这本书除了收集现有的部分K作品外,编者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定义了K客的一些特征和K文化的一些意义。K客们没有等文化专家来定义,他们一点也不含糊,抢先定义了自己,定义了K文化。同时,他们在专门的网站上发表各种文章,宣传K文化。这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
  虽然K文化到现在仍在文化的边缘活动,但幸运的是他们拥有网络这块自由空间。网络具有的低成本、快速、可定位传播等等特点似乎非常适合K文化生长,而且有相对独立的空间。然而,K文本在网络上的快速传播很容易将K文本的原作者埋没,导致一大批“无主”作品。因为来源的不确定性,让人无从探究。而又因为作者无从考究,K文本的形式也不断变化,时常具有跳跃性。这虽然使得K文本多彩多样,但却注定了K文本的生命过程缺失许多重要的过渡,使K文化不断在模仿和重复中徘徊,而难以取得质的飞跃。而且在网络上,人们通过“复制”和“粘贴”,快速传播文本,但也导致了同质文化的疯狂扩张。
  
  三、K文化的文本
  
  正如前面所说,“长了胡子的蒙娜丽莎”是K文化的开山之作,其实K文本的许多手法都能在达达主义中找到根源,比如广泛地运用“拼贴”和“现成物”。K文本是典型的“生产式的”文本,因此它具有大众文化的特征,这使得它比较容易在大众中传播。K文本本身就具有“作者式”不断的“被构建性”,它们邀请读者参与意义的建构,这也体现了K客们宣扬的口号——“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同时K文本也具有“读者式文本”那样容易理解的特点。但是K文本却没有能力控制自身的发展,很多时候,K文本在经历了几个过程后,就会变得面目全非。
  K文本是多方位的,根据其表现形式可分为文字类、图像类、视频类、音频类等。这些文本主要还是以电子文本的形式在网络上传播和展现。很多的K文本在语言的运用上颠覆了传统,这或许是得益于互联网的超级链接。超链接是互联网的一条条路,通过这些路可以连到互联网上任何地方。而超链接的文字说明就成为了“路标”。由于没有任何身体上的危险,往往是哪个“路标”最吸引人,人们就点哪个。“注意力经济”的原理被完美地运用到网络上来。“朴树的裸体照”(一张植物的照片)、“美女自摸”(打麻将摸到“自摸”牌)、“美女脱光光去洗澡”(一堆衣服)等等,这些作品将超链接的说明文字和指向图片荒诞地结合在一起,架构起了典型的K文本。
  在K文化的背后,站的都是一批平民。他们不一定是社会的精英,但却抱着玩的心态去K。作者认为,K文化部分融合了新时代的阿Q精神,比如那种自嘲的特点在K文本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K 文化通过不同的视角来获取一种新鲜感,然而这种所谓的独创却与创新有很大的差别。这种类似后现代的“独创”并非真正的创新,而是以时尚的胡闹来博取轰动的效应。天涯论坛上曾出现了“后芙蓉时代”这个搞怪的词,这个词所代表的含义是“集体搞怪”。从芙蓉姐姐到木子美到流氓燕还有猥琐男等等,不觉使人有点“审丑疲劳”。这些新鲜的事物借助互联网迅速窜红,然后又迅速消失,再也没有留下像“长了胡子的蒙娜莉莎”那样的经典。
  
  四、K文化——游走于流行与边缘之间
  
  K文化主要存在于主流文化的边缘地带,游走于流行与边缘之间。“后舍男生”在网上以“假唱”窜红后,就不停参加各种活动,同时不时推出新作品。现在他们已经跟国内一家娱乐公司签约,进军娱乐圈。芙蓉姐姐也不断出席各种商业活动。不知道他们能否推动K文化向流行文化转变呢?《馒头血案》掀起了K文化的潮流,一时间各种各样的版本都出来了。《一个馒头引发的麻烦》、《一个馒头引发的官司》、《馒头续集-梦断奥斯卡》等等,有“唯恐天下不乱”之势,然而却不免粗制滥造、跟风起哄的嫌疑。然后当一切都沉寂下去后,K客们又变成了边缘人,独守网络上那一片保留地。
  然而,K 文化本身具有的草根性,已经在大众面前暴露无遗。似乎因为K 文化本身的个性化和自由性,使其终将不能融入大众文化。不过问题是,现在的大众文化是不是正在瓦解呢?现在互联网的发展似乎在暗示着这么一个趋势:互联网将世界联系起来后并没有产生世界大一统,而是将世界分成了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群体,只是这些群体的成员来自世界不同的地方而已。而且人在互联网中的角色发生了断裂,人在上面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符号,可以同时扮演不同的身份,而人本身变成了控制这些符号的“主机”。
  K文化或许正赶上历史的这一趟车,成为没有主流文化中的主流?这也许需要时间来证明。不过,无论外人怎样评价,K文化都在流行和边缘之间不断寻找自己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p127.
  [2]马琳.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负面影响[J].美苑,2002,(6).
  
  【作者简介】黄秋尘,男,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7级传播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