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0期


疍家人与沙田民歌

作者:蒋妙璇




  【摘要】蛋家人赋予沙田民歌生命,沙田民歌拓展蛋家人生存空间。蛋家人对沙田民歌具有重要的影响,也可以说,没有疍家人也就没有沙田民歌。
  【关键词】蛋家人;沙田民歌;疍家文化
  
  “乜鱼好食乜鱼香?乜鱼为大乜鱼强?
  乜鱼未死先胀肚?乜鱼头大尾拖长?
  乜鱼割颈无血出?乜鱼当刂肚肚无肠?
  鲳鱼好食鱼盲鱼香,鲸鱼为大鲨鱼强。
  鸡抱未死先胀肚,鱼甫鱼头大尾拖长。
  鱿鱼割颈无血出,白凡当刂肚肚无肠。”
  一首沙田民歌《唱鱼》道出了疍家人水上居民的天机。
  道光七年《香山县志》对珠海有这样一段记载,“田庐渔户水城一国”,可见珠海渔村一斑。珠海位于珠江磨刀门、泥湾门、鸡啼门、虎跳门、崖门五大出海口,百多年来,西江水大量的泥沙在这里沉淀, 逐渐淤积成一望无际的沙田区,在这片沙田区上疍家人世世代代传唱他们自己的民歌——沙田民歌。
  
  一、疍家人赋予沙田民歌丰富多彩的生命
  
  可以肯定的说没有疍家人也就没有沙田民歌。
  根宋代周去非《岭外代鉴·延蛮》论述,“浮生江海者,疍也。西晋陈寿写的《三国志》用之“诞”,东晋常豦写《华阳国志》时将“诞”改为“蜑”,宋《舆地纪胜》中记载:“蜒户,以船为生,居无室庐,专以捕鱼自赡”,清初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第一次使用“蜑家”,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将“蜑家”写成“蛋家”,晚清时,疍家人出现打鱼的“渔蛋”,取蚝的“蚝蛋”,耕种的“农蛋”,民国时期,将“蛋”写作“疍”,将“蛋家”统称为“疍民”,“疍民”以“舟楫为家,捕鱼为业”,因所居住的渔船外形极像蛋壳,故被称之“蛋家”,后来改称为“疍家”,新中国成立后,将“疍家人”改称为“水上居民”。
  解放前,疍家人社会地位低下,被蔑称为“水流柴”,不准使用文字,从东晋起,在历经数代“疍家人”传唱的“疍家歌”、“渔歌”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珠海沙田民歌,成为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进行语言和情感的交流的工具。“晨沐阳光,晚沐风,头戴竹笠,双桨动”,就是当时疍家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泛舟江海,捕鱼捞虾,运输贩盐,围垦耕种,半渔半农,常以沙田民歌取悦。沙田民歌源于疍家歌,起于汉代,展于元代,盛于清代。
  疍家人在性格、语言、服饰、居住、婚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在以打鱼为生的悠久历史中,疍家人根据自己的生活和劳动过程的独特性,逐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极富浓厚乡土风情的疍家传统文化,疍家人把海水冲积而成的土地叫做沙田,在沙田围垦,开始了他们在沙田种植养植生活,在那里广为流传的民歌被疍家人称之为沙田民歌,沙田民歌以其独特的形式自成一体。
  桃花开放满树红,风吹雨打一场空。
  葵树不怕狂风打,风后出葵绿葱葱。
  这首沙田民歌高堂歌《行船不怕顶头风》向我们展示了疍家人钢坚质朴的性格。
  沙田民歌采用带有珠海疍家人沙田地域口音及语汇来演唱,内容情真意切,通俗易懂;旋律婉转,气势磅礴;副词、称谓非常多,富有人情味,听来倍感亲切,非常有特色。他们在渔歌的基础上学习和吸取广东的“木鱼”、“龙舟”、“粤讴”等曲艺的长处,也吸取客家人“采茶歌”的艺术精华,观察生活,搜集素材,创作出内容丰富的沙田民歌。
  明末清初,浮家泛宅的人不断涌入珠江口沿海一带沙田区,以种禾、蔗、蕉、养鱼为主,同时也种桑养蚕,操捕鱼业,他们在劳动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沙田民歌。由于疍家人在过去不被允许读书识字的,一百多年来这些歌谣只能通过口耳相传。
  (妹呀嘿),
  海底(呀)珍珠(啰)容易揾(呀哩)亚姐(好妹呀啰),
  (妹呀嘿),
  真心(哩)亚妹世上难(呀哩)寻(呀啰咳)。
  这首大罾歌《海底珍珠》与其它沙田民歌一样采用珠海方言演唱,沙田民歌在演唱时无需伴奏,通常有几个固定的曲调,易于疍家人学习,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靠“填词”,比喻、夸张、拈连、象声、借代等文学手法,即兴发挥,看到什么唱什么,想到什么唱什么,这种唱法被疍家人称之为“爆肚”。沙田民歌的曲调,有小河两岸谈情说爱时对唱的《咸水歌》、结婚时贺婚唱《高堂歌》、渔民打鱼时所唱的抒情悠扬《大罾歌》,还有姑娘出嫁时忧愁哀伤的《叹家姐》、《叹情歌》、《木鱼歌》。
  高堂歌早期反映在贺婚歌,在沙田水乡的婚俗中,男方家中有个坐高堂仪式,八仙台厅中摆,地上铺张草席来,新郎席是坐,伴郎左右排,两边红喜烛,中间一个米箩,上头、拜席、拜钱盒。大家以歌唱的形式来祝贺新郎,烛光不灭歌声不止,这种热闹场面叫做坐高堂,高堂歌因此而得名。
  农历9月至翌年的4月珠江潮水涨潮,各河口尚未建水闸,令河水带咸味,农田遭受咸潮侵袭,人们在唱歌、对歌浆声荡起咸水水花,咸水歌因此而得名。
  叹情歌又叫叹家姐,多用于新娘出嫁前与姐妹们在家中叹唱,从列位祖宗一直叹起到健在的家人,以表感恩和孝心。姐妹们回叹称作“罗虾仔”,叹情的旋律低沉悲切,边哭边叹,催人泪下。
  大罾歌原是在内河或在海边装罾网鱼的渔民所唱,故称大罾歌。大罾歌旋律优美抒情,粤剧也常把它作为小曲来串用。
  姑妹歌一般用于男女对唱,以“兄歌”和“姑妹”等称谓衬词故此得名,其旋律平缓而温馨。
  清人屈翁山的《广东新语·诗语》中记载:“疍人亦喜唱歌,婚夕两舟相合,男歌胜则牵女衣过舟也”,可见与疍家人沙田民歌有着不解之源。疍家人创造了沙田民歌,同时沙田民歌也为我们研究疍家人的劳动习俗、生活状态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二、沙田民歌赋予疍家人丰富多彩的生活
  
  沙田民歌以其独特的形式,伴随着疍家人的一生,百多年来,为疍家人的生活增光添彩。自有疍家人以来,这里的疍家人已经习惯用唱、叹流畅的沙田民歌来舒心解闷,欢乐助兴。他们在嫁、娶和喜庆的日子里唱;在出海打鱼、摇船驳艇时唱;在织网绞缆时唱;在田间地头、休闲欢聚时唱,处处歌似清风细雨,情如涓涓流泉。
  疍家作为“以舟楫为家,捕鱼为业”的水上人家,其居住一般在傍岸临水架设的棚户里,该棚户竹瓦板壁,以木柱作支脚,前后常有两门。
  话起唱歌心事开,爹妈声声唔俾我来;
  铁锁铜门闩实我,前门闩实后门来。
  有心唱歌入棚心,唔系雾水深深雪坏人;
  有鞋有袜唔要紧,无鞋无袜雪入心。
  一首高堂歌《一时唔唱颈喉痕》将疍家人的居住形式展现在我们眼帘。
  《民俗》一书有着这们一段记载:“疍家是一种富有诗意的民族。他们栖息在海上,海潮来了,便守着艇儿,搭兄搭妹的悠扬唱和,潮水退了,便一齐下滩,捕鱼的捕鱼,拾蛤的拾蛤。” 疍家婚嫁仪式离不开一个“唱”字。森树开花叫姐咪嫁,留返亚姐煮饭煲茶。
  有姐在家饭盖白,无姐在家(个阵)饭盖捞满乌煤。
  红纸剪成一对蟹,唔知何日同姐行埋。
  红纸剪成一对凤,唔知何日同姐相逢。
  这首叹情歌《妹叹姐》,唱的十分哀婉动听。
  傍晚时分,亲朋戚友驾方舟赴宴,一路“咸水歌” 歌声四起,鞭炮齐鸣,海港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高堂歌《贺高堂》这样唱道:
  新搭棚口好光辉,唔知棚口向东定向西。
  向东搭住鸦角鬓,向西大利珍珠溜齐。
  入到棚内唱支歌,叔伯姐妹人口甘多。
  抑或唱差或唱错,原谅我个大泡和。
  无才小妹把歌添,初学歌仔无只新鲜。
  自认唱歌才学浅,只为恭贺新哥结良缘。
  疍家人的情歌更是丰富多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疍家人的生活。
  水乡水路水流长,水乡水网水清香。
  水上谈情情意溢,水路情长意更长。
  明朋当空照银河,照着哥妹唱情歌。
  慢慢驶来河面过,情歌跟住艇游河。
  这首高堂歌《水乡水路水流长》,展示出水上人家谈情说爱的真实生活。
  红花不香不招蜂,白酒不浓面难红。
  我是河上水流柴,不攀阿妹因家穷。
  天上星星恋月光,地上金鸡配凤凰。
  阿妹生来水上女,一心只爱打鱼郎。
  一首高堂歌对唱《一心只爱打鱼郎》,道出了质朴的情怀。
  我妹嫁郎嫁个耕田郎,耕田阿哥劳动强。
  不怕天热日头晒,不怕天寒下雪霜。
  我妹嫁郎嫁个耕田郎,一出一入好商量。
  两心相爱感情好,夫妻恩爱万年长。
  这首高堂歌《我妹嫁个耕田郎》,说明了在当时疍家人除打渔外已经开始了农耕的生活。
  乜花开(呀咧)蝴蝶样(阿咧好)?
  阿妹妹(咧罗),
  花开(呀咧)结(那)籽尺多(阿咧)长(阿罗)?
  豆角花开(呀咧)蝴蝶样(阿咧罗)。
  阿弟弟(咧罗),
  花开(呀咧)结籽尺多(阿咧)长(阿罗)。
  沙田民歌承载着沙田地区的风情民情,滋润着一方水土一方人,抒发出疍家人的情感和心声。沙田民歌是我国众多民歌中的一朵奇葩,它以浓烈的乡音,传播知识,启发民智,至今仍有着舒展绽放的空间。而如何保护、继承和弘扬这种最具疍家特色的民间文化传统,应该是几辈子珠海人共同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