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0期


当代社会语境下对中秋节的解读

作者:张向红




  【摘要】当代社会语境下的中秋节,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渐空洞符号化。民众日益疏离和边缘化以丰收团圆为中心的节庆活动。文章通过对中秋节淡化的省思,恢复中秋节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激发其在民众生活世界的活力,强化民族认同感,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秋节;文化内涵;传承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当今民众生活在一个物质文化财富日益增长的世界,一方面是物的丰盈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民众的生活与消费方式呈现机械复制的趋向,程式化特征显著。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异常活跃,发达的电讯传媒和便捷的交通工具使民众逐渐摆脱空间的束缚,生活的时空密度增加,“时间空间化”和“空间时间化”的趋势增强。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城市化、工业化逐渐解构延续了几千年的农耕生活,生活环境也已经不是封闭性的静态系统,具有现代的流动性。面对多元文化景观,民众或多或少冷落了中秋节,淡化了对中秋节的文化记忆。追求时尚和品味的青年人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情有独钟,老年人充满了对中秋节的怀旧感和危机感。中秋节的式微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并不能仅仅归因于某一方面。所以,复兴传统节日,丰富民众节庆生活,对促进民众文化认同感具有重大现实社会意义。
  
  二、记忆中的中秋节:浓郁的民俗画面
  
  农历八月十五,此日三秋恰半,故称之“中秋”,是传统节日体系的第二大节。我国农历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因为月色明于常时,又称其“月夕”。此外,民间还有“秋节”、“八月节”、“月节”、“月亮节”、“团圆节”、“女儿节”、“果子节”等称呼。祭月、拜月,赏月、玩月,走月、跳月,中国人的心态情感在如水的月光之下,表现得生动而自然。
  
  画面一:祭月、赏月
  中秋节,桂花飘香,月儿别样明,阖家团圆。当中秋月亮升起,设置供桌,供桌上摆放太阴星君牌位,“兔儿爷”,石榴、西瓜等圆形的水果,月饼,鸡冠花和带着枝的毛豆,焚香祭月。据长辈说,放毛豆是因为兔子喜欢吃毛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讲究,月亮神属阴,是女性崇拜的对象。拜月后一家人围坐一桌,饮酒赏月,品茶,分享月饼水果,孩子们央求长辈讲述嫦娥奔月和玉兔捣药的神话。巍峨的广寒宫,砍不倒的神奇桂树,会捣药的白兔,美丽而又善良的嫦娥,总是能给中秋之夜渲染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在中秋节,这个区别于常日的“大日子”,良辰、美景、赏月、团圆,其乐融融。秋天是果实飘香的季节,祈求丰收团圆的主题表现在中秋习俗活动的细节中。中秋节作为家庭团聚的内聚性节日,家家祈盼团圆,具有加强家庭成员的情感依赖与精神联系的重要调节功能。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祭月的观念与仪式已经逐渐消失了。
  
  画面二:兔儿爷
  兔儿爷的产生渊源于民众对月亮神的崇拜和月兔捣药神话的认可,后来兔儿爷的世俗化给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增添了生活情趣。中秋节前,街巷上的兔儿爷摊子往往吸引了孩童的注意力。兔儿爷是泥质彩塑,三瓣嘴,朝天竖起兔耳,在民间既享受香火又在祭月后成为孩童玩耍的玩具。民间艺人做的兔儿爷,神态逼真,俊秀中透着威武,端庄中带着稚气,具有浓重的乡土世俗气息。老舍先生在长篇小说《四世同堂》中就描绘了那时的兔儿爷,“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但是时至今日,随着祭月仪式的逐渐消失,兔儿爷已经很少能够在生活中见到了。
  
  画面三:走亲情
  中秋节前,民间就有“走亲情”的习俗,相互走动往来,赠送月饼,传达亲情、友情、感激之情等。《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民间人情观念重,通过互赠月饼礼物,加强人际关系稳定性,巩固了自己的血缘、地缘、业缘关系。
  画面四:打月饼、分月饼
  虽然家庭作坊制作的月饼的味道远远不如现在的月饼精美、味道好,但是那“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块月饼一片情啊”的甜蜜歌声总是使民众怀旧。用红糖、芝麻酱制作“糖饼”最简单。讲究的家庭还会制作“团圆饼”。饼内包糖、芝麻、桂花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也有的家庭打印福、寿等红字印)。糖饼、团圆饼是中秋节祭月的食品。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辈将团圆饼均匀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出门在外不能团聚即为其留下一份,寓意团圆。
  
  三、中秋节的边缘化
  
  “人的生活可看作沿着两个向度(空间的向度和时间的向度)而展开。这两种向度构成人的整体生活场域”。在时间和空间的向度编制的网中,民众的生活是由一个个节点构成,展现出动态的生活场景。传统节日就如同跳动的音符,调节民众生活的张弛,形成独特文化记忆。但是随着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我国社会正在经历重大的历史变迁,传统的、现代的、甚至某种后现代的理念叠加于社会文化现实。民众生活环境的乡土气息逐渐减弱,社会流动性增强,古今中西文化因子混合,中秋节甚至陷入“昨日黄花”的困境。下面借助一个普通城市家庭中秋节的生活描述,折射出缺失文化内容的中秋节濒临边缘化的危机。
  中秋节不是我国的法定假期,上班族上班、孩子上学。这样就出现了悖论:节日是民众欢庆的日子,中秋节却没有假期过节,无心过节。中秋节,一个生活在城市的三口之家,闹钟叫醒了一家人。夫妇俩匆匆做好早点,一家人吃完早饭,孩子上学,大人上班。由于城市生活节奏快,一家人中午都不可能回家,各自吃午饭。下午五点下班后,夫妇俩各自回家准备晚饭,孩子放学回家在父母叮嘱下写作业。由于夫妇俩的老家都在外地,所以也只能晚上给父母打电话祝他们节日快乐,根本不可能回老家过中秋节。晚饭比平时精致些,但也不是很丰盛,做“大餐”需花时间。一家人边看电视边吃节前买的月饼。这一天,没有什么特别,只不过是吃了月饼。但是即使没有月饼,平常日子也会有水果和其他甜点。在他们的理解中,中秋节这天和平常的日子没有什么区别。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两样,甚至还不如周末有趣。周末一家人还可以出去玩玩,逛逛超市和其他休闲娱乐场所。中秋节这天的日常生活空间只有居室、工作场所。至于一家人赏月,可能会由于住的房子根本看不到月亮,也就没有赏月。其实,正因为远离家乡,生活在城市中的民众内心渴望心灵沟通,感受亲情和友情的温暖。他们当然也喜欢与家人好友在圆月当空下,闻着淡淡桂花香气,泛舟赏月,享受休闲的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