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0期


地方民间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姚一平




  【摘要】文章介绍了民俗的涵义,回顾了我国民俗发展的历程,分析了建立民俗博物馆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民俗;民俗学;民俗文化;民俗博物馆
  
  一、民俗与民俗学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
  研究民俗事象和理论的学科称为民俗学。“民俗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如考古学要借助民俗学揭开古代社会神秘的面纱,民俗学要借助考古学提供古代传承文化的实证。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样,民俗学为社会民俗史提供充分资料,使之成为历史科学的主要依据;历史学借助历代民俗事象揭示历史发展和变迁的轨迹。人类学者、民族学者对原始部落、晚进民族的深入调查。对那些部族和地区的复杂的古老信仰风俗的研究,为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由于古代原始宗教的发展和人为宗教的创立与传播,民俗事象与宗教生活的体验互为影响。因此,民俗学又与宗教学结成了近缘关系。民间传承所展示的历代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和美的艺术创造,为探讨美学提供了重要佐证。美学的研究也只有注视了世世代代民间传承文化中的美学,才能揭示出更为科学的美学规律,表达出更完整的美学思想。因此,民俗学与美学同样是近缘学科。此外,神话、传说、故事中的高度想象和艺术构思,及其所显现的信仰观念和奇异的思维,既是文学的又是民俗的。如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以及《三言》、《两拍》、《老残游记》等,还有大量的传奇小说、讲唱文学、戏曲名著,都是我国历代生活的风俗画卷.现代,如鲁迅作品《阿Q正传》、《风波》、《孔乙己》、《药》、《祝福》;老舍作品《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曹禺的《雷雨》、《北京人》等等,都在表现民俗生活上为现代文学史增添了光彩。
  民俗学研究的对象和基础是大量的民俗事象,有人称其为“现代学”、“未来学”、“人民学”.日本现代民俗学最权威的学者柳田国男(1875-1962)称其为“济世文学”。在国外,德国早在十九世纪初就开始了民俗学研究,到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英、法、美、意大利、奥地利、帝俄及日本等国先后崛起和开展民俗学活动。这些国家有不少人提倡搜集民间信仰、风俗、故事、谚语、歌谣、曲艺等方面的资料文物,整理考订,写成专书,又成立学会,设置民俗博物馆,并不止一次地召开过这方面的国际学术会议。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以坪井正五郎为中心的一批学者成立了东京人类学会。该学会以土俗(风俗)研究为宗旨展开了民俗学活动。
  
  二、我国民俗学的历史回顾
  
  我国在民俗研究方面的记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现代民俗学以前,我国早已有了民俗志。在秦汉以前,古文献如《易经》、《诗经》、《礼记》、《春秋传》、《山海经》等书,都充满着民俗的记录,从汉代起,我国在这方面更有了专书,存留到今天的也还不少,如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与南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兼收并蓄了汉族和非汉族的民俗资料以外,足以反映民俗的各种文物也极为丰富。1913年,鲁迅等在北京提倡研究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从1918年5月25日起至1919年5月22日,《北京大学日刊》共发表了征集来的流行于四川、江西、黑龙江、安徽、江苏、河北、广东、湖北、河南、陕西、山东、浙江、云南、辽宁、北京等15个省、直辖市148首民间歌谣。1927年至1929年,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同人开始形成了一支可观的民俗学队伍;1928年3月,中山大学还创办《民俗周刊》,举办民俗学传习班和“风俗品物展览”。
  从1918年开始到建国前夕,我国老一代的民俗学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披荆斩棘,为我国民俗学运动做了不懈的努力,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建国后的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和一些省、市、自治区的有关单位,对全国各少数民族进行了普遍的调查,写出了许多调查报告,为我国民族学和民俗学研究提供了极及宝贵的资料。
  从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期间的1978年,是社会主义新民俗学运动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民俗学运动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文革”后,是社会主义新民俗学运动的发展阶段。1979年12月,《民间文学》发表了《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是年,台湾出版界大量出版国内的民俗学论著,如《中山大学民俗丛书》、《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民俗学会民俗丛书》、《影印期刊五十种》等三套大型丛书。
  1982年1月,江苏省南通博物馆举办了《民俗品物展览》,这是我国新中国成立后举办的第一个这样的展览会。1 9 8 3年春节期间,首都博物馆举办了“北京春节民俗展览”。同年5月21日至24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些民俗学工作者,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大会。同年11月,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成立。1982年至1986年,北京大学、苏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广东嘉应师专、湘潭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大专院校先后成立民俗学社。1986年10月,江苏省苏州民俗博物馆、戏曲博物馆、苏绣艺术博物馆、丝绸博物馆和碑刻博物馆开放。1987年5月1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更名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民俗学作为重点工作之一。1987年12月24日至1988年1月2日,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欢乐节在广州东方乐园举行。本届欢乐节,由省和广州市领导同志击鼓开幕,鸣金收场,风格独特,规模盛大,是建国以来我省民族民间艺术活动的一次空前盛会,被《南方日报》和《广东年鉴》评选为1987年广东十大新闻之一。1988年10月28日,中国民俗学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北京隆重召开。1989年10月,由中国民俗学会、江西省民俗研究会、豫章民俗博物苑联合主办的全国第四届民俗学讨论会在南昌举行。从1990年至现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州都已经有了民俗学会和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组织机构。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国民俗文化热潮的到来和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