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期


“禾楼舞”文化特色初探

作者:邓 辉 马 骋




  [摘要]“禾楼舞”是我国傩戏中的一支,其发展历程、文化背景、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功能均有特色。文章对“禾楼舞”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为研究古代南江流域人类的神话、音乐、舞蹈、民俗和文化提供帮助。
  [关键词]禾楼舞;文化特色;审美价值
  
  在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的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镇,保留着一种奇异的古舞——“禾楼舞”。2007年6月,该舞蹈已被列为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今国家文化部办公厅将它公示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因此对它的探究是大有意趣的。
  
  一、“禾楼舞”的发展历程
  
  (一)远古巫文化的基因
  “禾楼舞”的发源地连滩是岭南古代原著民居住地,这些民族在夏商时期被称为荆蛮或者蛮夷,至周代则有越、扬越、南越等称谓。春秋时期,楚威王兴兵伐越大胜,尽取吴越之地。一部分越人流散到岭南一带,分化成众多的支系。从这个时候开始,文献中才出现了“百越”这一个新的称谓。秦汉时期又有闽越、南越、西瓯、骆越、东瓯的称谓,三国时期名称则更多,有山越、山夷、乌浒等称谓。
  古代越人先民多居于山川深林丛竹之中。《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中有言:“越非有城郭邑里也,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夹以深林丛竹,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蝮蛇猛兽。”“禾楼舞”的发源地连滩就是如此,直到明朝。当地仍然是林木茂密,落叶淤积,河水充满了瘴气。误饮者会中毒,中毒重者会呈现疯狂乱跳状态。由于生活环境的恶劣和科学知识水平低下,古代越人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祈求神灵,而部落族长在充当统治者角色的同时,也充当了巫的角色。巫,《说文解字》中有言:“祝也。女能事燕形,以舞降神者也。”巫师一般自称并且百姓也笃信其能与神鬼相通,是人与神鬼中介。巫通神的主要手段是舞,也就是跳神。唐虞时期的禹则是当时的大巫师,他被中国古代巫祝人员视作宗主,称为“神禹”。夏禹还发明了一种可以通神的新舞步,命名为“禹步”。由于巫的地位崇高,导致巫风盛行,而巫风进一步推动上古歌舞的繁荣。王国维先生曾言:“歌舞之兴,其始于巫乎?”,“巫之事神,必用歌舞”。“禾楼舞”的动作原始、粗犷,舞者头戴假面具,身穿黑色衫裙,头戴小竹笠,腰扎围巾,脚蹬麻鞋。身披红袍的“族长”(亦是人神相沟通的巫师)头戴莲花冠,系红色间黄披肩,左手执牛头锡杖,右手摇着一个系有彩带的铜铃,铃声起着震慑和号召众“族人”的作用。
  (二)远古傩戏的血液
  傩舞渊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原是古代祭祀性的原始舞蹈,一种广泛流传于各地的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六期间表演。《周礼·夏官·司马》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同“傩”),以索室殴疫。大丧,先柩;及墓,人塘,以戈击四隅,殴方良。舞者戴形象狰狞的面具,扮成传说中的“方相氏”,一手持戈、一手持盾,边舞边“傩、傩……”地呼喊,奔向各角落,跳跃踢打,搜寻不祥之物,以驱除疫鬼,祈求一年平安。傩所凸现出的是人类早期生存价值,尤其是向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索取起码的生存条件,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傩舞的早期目的是为了驱鬼逐疫、祈求人丁繁衍、祈祷农业丰收,到后来发展为祈福、求财、纳吉等内容。从“禾楼舞”的表演来看,它的主要功能符合傩舞早期目的,也就是祈年。“禾楼舞”一般为乡村举办,秋收后搭戏台,由巫师在台上边跳边唱,唱词为禾楼调。整套歌舞共十三节,分别为调香、请神、调扇、调铃、造禾楼、调旗、调花、梳妆、调遮(伞)、送神、上楼台、调雨、倒禾楼。舞者要向东南西北四方起舞,边摆身踏足,边唱禾楼调:“登上楼台跳禾楼,风调雨顺庆丰收”,这种禾楼调整齐压韵,易于汜诵,在舞者看来更是与鬼神进行交流的咒语与祷词,表达出先民心中良好的愿望。
  (三)较为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
  “禾楼舞”是一个长期积累,从多方面借鉴、升华、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它的乐曲舞蹈与远古葛天氏之乐相仿。《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远古葛天氏部落的乐舞:“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日《依帝德》,八曰《总禽兽之极》”。很显然,在八阌中的《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所表达的是远古先民对农耕活动的重视与祈愿神灵相助的心理。“禾楼舞”的诞生有可能也是这个时期。
  随着文明的发展,岭南古代各民族之间交往日益增多,实力也加强,到春秋战国,越人对当时的楚国和秦国都构成了一定的威胁。秦建立以后,始皇为了维护皇权,统一天下,迫不及待地平定百越。《过秦论》有言:“及至始皇……执捶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倪首系颈,委命下吏”。
  从地理位置来看,当时西江流域中部属西瓯国,秦朝平定百越以后,西瓯人一部分融合到汉人中去,没有融合的那一部分又在东汉时因起义失败而流落,其遗民史称“乌浒蛮”,乌浒人是壮族先民之一。乌浒人较好地传承了远古的“禾楼舞”。
  “禾楼舞”的舞者服饰为黑色,正符合秦朝服色重黑的特点。《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肓:“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三国至唐这一部分人称为“僚”,“僚”人能有更多机会吸收汉文化,进而使“禾楼舞”的进一步发展。“僮”这个民族名称直到南宋时期才出现,南宋末年的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议”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
  “禾楼舞”真正发展期应在明代万历年间,广东总兵张元勋率大军对三罗地区的瑶人征剿成功之后,汉人也陆续移居此地。“禾楼舞”接受了汉人文化而稳定传播。现在我们看到的“禾楼舞”应该就是从明朝发展过来的,这个观点也得到了当地文化部门的认同。
  
  二、“禾楼舞”文化因素的探讨
  
  首先从“禾楼舞”的整套歌舞来看,它反映的是一种人神之间的微妙关系,人神既有矛盾也有缓解,总体思想是趋向和谐的。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当地流传的一个民间传说进行解构分析。
  传说很久以前,南江地区连年旱灾,百姓叫苦连天。后来,这事被神农氏知道了,便叫他的曾孙女禾花仙女赶到南江流域察看灾情。当禾花仙女看到连片干涸的土地和枯萎的禾苗时,十分心痛。于是,在夜深人静时她就将自己的乳汁挤出来,干桔的水稻吸收了乳汁后立即复苏了,干瘪的稻谷立即变得饱满起来。当地百姓为了纪念禾花仙女的恩德,便于每年丰收之夜跳起了“禾楼舞”,并在连滩五显庙立禾花仙女的神像祭祀。
  在这个神话之中,本地神的“失职”引起了其他神的关注,而其他神自己不便前往干涉,只能由自己曾孙女禾花仙女代察民情。禾花仙女在察看灾情后,自己挤乳汁来拯救黎民。文本中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