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期


广西那坡达腊彝族村寨民俗旅游产业开发的对策研究

作者:罗 波




  [摘要]白彝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聚居在广西那坡县,至今仍保留着原始淳朴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随着广西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白彝民族文化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已形成了明显的旅游吸引力。其旅游开发应充分利用该地民俗文化资源优势进行重点开发。突出地方特色,开发以白彝风俗文化为品牌的民族文化旅游项目。
  [关键词]那坡县;白彝;民俗旅游;产业开发
  
  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亟待求变的生存现状
  
  达腊ta la(国际音标)彝语译为老虎停歇的地方,亦译为荒山野岭。根据彝族的图腾崇拜,笔者认为取老虎停歇之意较为准确。有学者从史料推算达腊彝族形成于三国时期,据说那时诸葛亮大战南中地区(现楚雄、大理一带),降服彝族首领孟获,孟获手下不甘屈服,带领其族人由云南味县(现今曲靖市)逐渐向滇东南、富宁、广南、文山、四川等边远山区迁徙,而那坡靠近富宁,由此推断其应为三国时迁入。又有学者从现今达腊彝族刺绣品考证。认为它与唐代绣风相近,据此推断达腊彝族形成于唐代或之前。笔者认为他们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有失偏颇。笔者从腊摩唱颂的经词和达腊沿传至今共46代腊摩推断,那坡达腊彝族应为北宋时期由云南迁入,距今一千多年。腊摩在经词中明确点出彝祖迁徙过程中的很多地名,现今都位于云南,且根据腊摩25年一换界。而达腊距今共换46代腊摩,可推算其距今一千多年。由此可见,达腊彝族历史悠久,彝族文化底蕴深厚,大有可开发之势。
  达腊屯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城厢镇达腊村,达腊村有汉、壮、彝三个民族,共320户,1510人,其中汉、彝居多,壮族较少,达腊村彝族形成两个屯:达腊和念毕,者祥屯属于那坡念红村。达腊屯位于那坡县城的西北部高山地区(海拔1400多米),气候为亚热带,适宜于种植玉米、水稻、荞麦、小米、粟禾。但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缺乏水利资源,农作物的灌溉多靠天,当地称为“望天田”即灌溉主要靠山泉、山洪。所以当时均以玉米种植为主。自改革开放后,水利条件有所改善,水稻的种植逐渐普及,但遗憾的是现今寨子的饮用水还是奇缺,卫生条件非常差。达腊屯以科、梁、黎、王四姓为主,共71户,310人,均为彝族。达腊现今依然以种植业为主,中青年外出务工,供给自身生产生活。七十年代前脱谷主要靠人力在石槽春,交通工具多为人力车和马车,自八十年代公路正常,有了过路班车,马匹几乎消失殆尽。现在村上有机械脱谷机5台,人力三轮车和电动三轮车8辆,人均年收入200~300元,属于国家贫困村之一。古语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因此,生存在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的达腊白彝,亟需利用自身的民族文化优势,改变现状,以求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
  
  二、沿袭千年的达腊彝族文化是其民俗旅游产业开发的理想载体
  
  广西那坡达腊彝族千年来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无论是在建筑、饮食、服饰,还是节日、祭祀、歌舞,都具有鲜明的白彝特色,与那坡的黑衣壮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杆栏式建筑:原始巢居的再现。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有学者说,建筑是“客体化的人生”、“空间化的社会生活”,或者说“建筑就是凝固为物体的人生”。人生在客观事物中体现的最全面、最完整、最生动具体的,莫过于建筑。嚏筑作为外显的自体化文化符号传达着深厚的人文文化内涵,中国建筑向来以封闭式的院落为主体特征,体现着家族、家长制度及其伦理观念,同时也体现着地位和财富。而达腊的杆栏式建筑却脱离了传统的封闭观念,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官体验。
  走进达腊,你会看见点缀在绿树丛中,高山之间的座座木板楼。远看,房子真的如同栖息在树梢上,天然浑成,凸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这就是独具特色的达腊彝族的杆栏建筑。房屋架置于木柱之上。楼下用竹子编织成墙,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通常楼下蓄养猪牛等牲畜。楼上没有窗户,通常也是以竹子编织成墙,以保证凉爽干燥。整个建筑都是以木板和竹子为原材料,自然气息浓厚,是上好的避暑空间。房屋的外面是用木头搭成的高高的晒台,站在晒台上,山上、山下的景物尽落眼底,张开双臂,自有一种飘飘欲飞上九天的感觉。房间中的布置也是别具特色,通常较重视中柱,把中柱视为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核心徽征,被看作是列祖列宗的灵位,以及人与神灵连接的地方,其次火塘亦是家庭生活的必须之物,是世俗生活和宗教活动的地方,同时也是火神、祖神栖身来往之地,是家庭成员与神灵相互沟通的地方,是人们生活中充满神秘色彩的中心。这又给房屋增添了几许神秘的色彩。对住惯了高楼大厦的人来说,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二)民族服饰:自我意识与民族心理的符号
  服饰传达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自我意识,“它是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这也是梁启超说的“对他而自觉为我”。服饰是属于各民族独有的心理状态的视觉符号,具有很强的身份认同和内聚性。达腊彝族服饰具有鲜明的白彝特征,他们的衣物均出自手工,从纺线、织布到成衣,都是由族内的妇女完成。服装包括五色(白、黑、紫、蓝、绿)缠头头饰,女性还有银质项圈和挂饰,上衣为白色,男性多为白色马夹,辅以五色装饰,女性主基调为白色,领口、袖口、衣边辅以五色装饰、下装为男裤女裙,以黑色为主,腿上有白色缎带缠腿,女性还有一条树皮做成的绿色挂线花腰带,脚穿花鞋。每当节日、婚丧、祭祀等重大场合,所有族人盛装出席,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无论是简单、大方、纯洁的上衣。五彩艳丽的花边装饰,叮叮作响的银质饰物,热情欢快的歌舞场面,还是友善质朴的待客之道,都展示着白彝积极向上,热情乐观、团结友爱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传达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将本民族的文化以服饰这一外显的符号传达出来,给人以强烈地视觉震撼和心理享受。所有的这一切,都让你不得不去欣赏和思考。在这样的特殊文化感染下,你会第一次发现,自己身处异域,异质的文化特征,让你获得空前的震撼,以他者的身份来真实地审视自我,重塑自我,在自我的审视中得到心灵的净化。
  (三)“跳弓节”:沟通天人之际、民间艺术、民族情感的大舞台
  
  “跳弓节”作为广西那坡达腊彝族庆丰酬神、自娱的民族节日,将人们的行为、情感等总括于特定时空布局下,它以集中的方式较充分地体现了达腊彝族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它因人们有了寄寓精神的期待,沟通天人、人际关系、丰富文化生活和活跃物质交流的多种需要应运而生,它在今日彝族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为人们实际生存和生活的需要而设,可以说,只要这种生存和理想的需要存在,“跳弓节”就有可能承继和拓展。“跳弓节”作为达腊彝族文化中宝贵的一笔财富,是外界了解彝族的一个窗口。
  因此,对那坡达腊彝族村寨民俗旅游进行产业开发,不仅对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