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期


论嘉兴的商业信仰习俗

作者:张春秀




  [摘要]嘉兴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建城历史。自古以来商业就比较发达,因此也形成了特有的商业信仰习俗,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嘉兴丰富的商业信仰。
  [关键词]嘉兴商业;商业俗信;行业保护神
  
  商业信仰民俗,是流传于民间商业生活中的各种迷信或俗信的信仰习俗。是支配商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嘉兴古代属吴越之地,在秦时置由拳县,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建城历史,形成了独特的商业信仰习俗。鉴于我国学术界对此问题还没有文章进行专题讨论,故本文不揣浅陋,拟作如下初步论述。不当之处,祈请大家指正。
  
  一、敬奉财神的“接五路”习俗
  
  财神,许多地方指赵公明,但在苏南、浙北一带,人们更崇拜五路财神。东路招财;西路进宝;南路利市;北路财神;中路玄坛。农历正月视五,是五路财神的生日,这一天,店家都要举行祭祀仪式,把这五位财神接到自家店堂里来,以求保佑一年的生意兴隆。
  在旧时的嘉兴,一般在大年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营业,以图生财有道。嘉兴的商人们为了争先“抢路头”,往往把这一祭祀仪式提前到正月初四夜里来举行,并相沿成习。接五路时,首先要摆案桌,一般店家用两张八仙桌拼接起来。讲究者用三张八仙桌外加一张半桌,俗称三桌半。桌上围上桌帏,桌的前方置两只高脚蜡扦,点燃两支大蜡烛,一般一支重三至五斤,一直点到天明。桌上堆放的供品中必有“三牲”(即全鸡、猪头、大鱼),另外还水果和印花糖糕、团子等点心,满满堆放一桌,以示对五路财神的虔诚。最引人注目的是供桌的前方,要从天花板上挂下一根细绳,系在一根筷子的中间,筷子的两端系着一条活鲤鱼,象征着鲤鱼跳龙门,招财进宝。这两条活鲤鱼在祭祀仪式完成之后,一般都要送到河里去放生的。
  桌上供品摆好后,店主就带上香烛,分别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去接请“五路财神”。每请来一路,就在门前放一串百响。五路财神接齐,即在供桌后面的壁上供上五路财神马幛。接着摆上供品,并点烛燃香。然后老板亲自向五路财神叩拜,并由老板一一叫名,让店中大小伙计论资排辈向财神叩拜(不叫到名字的人,也就意味着将被老板辞退了)。叩拜之后,全店人员在一起聚餐。俗称“吃路头酒”。这天夜里往往要通宵守神,直至第二天清晨,正式“开市”,一年的生意就在这时候开始。
  现在的嘉兴,虽然在财神信仰中,不再举行繁琐的祭祀仪式,但人们崇尚吉利、希望发财的心理并没有变,一般商家的店里都摆着财神像,常年供奉。而且接财神的风俗到现在仍然存在,许多商家和住户,在正月初四晚至初五清晨依然要放上一通爆竹,以示迎接。
  
  二、门类各异的行业保护神信仰
  
  财神是商人们共同祀奉的保护神,“接路头”习俗也是在许多商业行业中共同流传的一种祭祀习俗。在各行业内部,还有他们自己行业单独祀奉的行业保护神,有的地方称之为祖师爷。
  如嘉兴米业祀奉的祖师爷为兄弟俩:哥哥蒋自量,正月初九诞辰,弟弟蒋不量,六月初九生日。据嘉兴老人回忆,在嘉兴城北杉青闸施王庙的后面,旧时有个米业殿,殿内供奉这兄弟俩的神像。每逢兄弟俩诞辰,米业各商号都要到米业殿进香点烛叩拜。由米业中有威望的头面人物出面,向各商号老板发帖子。届时,大家一起在米业殿聚餐。各家商号进香时,均要向管庙人交纳一笔香烛钱。当天设宴聚餐的费用也就从这笔香烛钱中开支了。关于这个祖师爷,在嘉兴米业中流传着一则传说:从前,蒋家兄弟俩开了一家米店,贪得无厌,常在米中掺水,可是一段时间下来盘点,却总不见米粮盈余,觉得十分奇怪。有一天,一个邻居对他们说,常看见伎里有人从你们店里背米出来,不知何故?兄弟俩再三查勘,不见贼偷的任何痕迹,就猜测背米的一定是神灵。他们做下亏心事,问心有愧,觉得这是神灵在冥冥之中惩罚他们。于是幡然悔悟,改过自新,从此不再在米里掺水。顾客来买米时。放手让他们自己用升斗量米。到月底盘存,米粮从来也没有短缺过。从此之后,顾客到蒋家的米店量米,一律都自己量,米店生意兴隆。人们把他们叫做蒋自量和蒋不量。他们死后封神,就成为嘉兴米业的祖师爷。
  再如药材公所:为中药商人的同业公会,供奉药王为祖师爷,在六度庵建有药王殿;江西会馆:全称是江西万寿宫会馆,是江西省籍商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创建,地处竹篱坊竹篱巷东北(今建国路竹篱弄口),会馆所祀的祖师爷是许纯阳真人。糖会馆,供奉林氏天妃娘娘,在每年三月二十三林氏天妃娘娘诞辰这天,请京戏班演戏三天。
  这种行业神信仰,是旧时商业行会下的一种产物,在新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新的行业协会成立,行业神信仰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三、无所不在的崇尚意头、禁忌避讳
  
  在嘉兴商界,崇尚意头禁讳忌的思想十分普遍。意头,也即是嘉兴人所言的“彩头”。做生意凡事要讨个好彩头,对商家人来说,“八”是一个很有魅力的数字,开市择日,门牌号数,电话号码,汽车编号等等,都希求要有“八”字,而且“八”的数字排列愈多,认为彩头愈好。因为“八”与做生意发财的“发”同音,“八八八”。即“发发发”之谓也。新店的开张日期,一般都选在每月的8、18或28号,以图吉利。
  相反,凡有悖于“发”的叫法一律要避讳,否则就犯禁,视为不吉之兆。诸如猪舌头的“舌”,绝对禁言“舌”。因为“舌”谐“蚀”。“蚀头”意味着做生意蚀本,不吉利,所以不可以说,凡“舌头”要说成“利市”。
  旧时商店中的度量用具,如升、斗以及算盘等,都忌随意玩弄。店铺里的帐薄也同样要受到尊重,不可横放,不可翻身。据说这些忌讳也与财神有关。商谚云“帐簿翻身,生意勿兴”,“算盘颠倒,勿进财宝”,就是这个意思。
  重大节日。如春节、祖师圣诞、祭财神之日,忌说不吉利的话,尤忌话语中带着与“赔”谐音的字眼。店铺新张、重张第一天,正月初六开市,甚至或每天早上开市,忌讳第一位顾客是妇女,说是女人会冲了财运。往往以这种现象占卜一天生意的好坏。
  另外,某些行业中,还有专门的禁忌,如药铺、棺材铺、寿衣店等,既要对顾客多说好话,但也不可盲目热情。这一类店铺一般都有一定的行规,忌对客人说“再坐坐”、“欢迎再来”之类的话,否则,顾客会误以为是在诅咒人家“再得病”、“再死人”,就事与愿违了。
  事实上,嘉兴商家讲究彩头,禁忌避讳差不多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嘉兴吃年夜饭,花生称“长生不老”,黄豆芽称“如意菜”,酱蛋称“元宝”,均取其吉利之意。饭不能吃尽,以示年年有余,饭吃毕不可说“吃完”,要说“吃好”等。餐桌上的鱼不能吃,也是表示年年有余之意。嘉兴人结婚,新郎用秤杆或甘蔗挑起盖在新娘头上的红纱巾,俗称“称心如意”,用甘蔗,俗称“节节高、老来甜”。
  嘉兴历史上从商者大多为小本经营的小商小贩,这种经商方式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社会因素以及经营失误的冲击。在当时的社会条件和传统迷信的环境中,人们为了获得保护,就不得不去寻找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行业神信仰。当这些行业信仰一旦形成,特别在行业组织的作用下,使之得以传承和强化。成为各行各业的传统,并形成一定的行业神信仰仪式。由于对神力的崇拜和畏惧,又成为禁忌产生的一个重大因素。
  由此可见,商业俗信的形成,主要是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不发达、科学技术不太昌明的时代的产物。然而,尽管大多数俗信是由迷信或愚昧形成的,但因其在民间商业中广泛流传,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
  这种社会功能,从消极的方面来说,人们可以从俗信中得到心理安慰和麻痹。起到心理上的自我保护,这无疑具有消解社会矛盾、利于社会稳定的作用。从积极的意义来说,商业俗信中的许多内容是源于历史上人们对于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教训的汲取。对于后来可起到教育规劝的作用,使人们懂得怎样防止危险或不利的事件发生,从而较为自觉地避开不利的结果,争取获得事业的成功。所以它实际上是一种前辈生活经验的传授。
  总之,我们研究商业俗信,使人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商业俗信时能够正确地加以区分,从而为有效地革除不合理的旧习俗,继承优良习俗净化社会文明风气服务。
  [作者简介]张春秀(1975~),女。嘉兴学院文法学院社会部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俗文化。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