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2期


民族打击乐艺术瑰宝

作者:张东升




  [摘要]土家的特有的器乐形式“打溜子”风格古朴。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曲调多变,被称为“土家族的交响乐”。在我国少数民族器乐艺术中。打溜子独特的组合、精湛的演奏技艺自成系统。具有极大的代表性。它不仅能为民族学、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不可忽略的重要材料,也可作为音乐学中音色旋律学研究的极其珍贵的原生性文化标本之一。
  [关键词]民族打击乐;打溜子;土家族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博大精深的音乐思想和音乐文化。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形成、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打击乐演奏形式和风格特征。打溜子,是在我国西南,湘、鄂、川、黔四省交界的土家族聚居区广为流传的一种古老而优美的打击曲牌音乐,是土家人非常喜爱的一种民族传统打击乐,是土家族特有的音乐形式。它神奇的用四件铜制的打击乐器,以极强的表现力合奏出旋律丰富、节奏多变。引人入胜的音乐作品。
  
  一、打溜子现状
  
  打溜子队伍一般由四人组成,也有三人溜子和五人吹打,但较为少见。所用的乐器有马锣、大锣、头钹及二钹。演奏时,每人各持一件乐器,配合严密,互相照应,相得益彰。通过独特的音响效果,夸张的动作表情,形成绘声、绘神、绘意的特征,从而模拟自然界中各种音响、举止、仪态等,表现土家人民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在土家山寨里,每到娶亲,嫁女和逢年过节值得庆贺的喜庆日子里,总会有一支或多支打溜子队伍。在鞭炮、牛角、号筒和唢呐的鸣奏声中,配合打溜子组成和谐而奇特的喜庆音乐场面,使节日气氛更加浓烈它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中华民族音乐之林闪烁着绚丽夺目的光芒。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代新生文化艺术的迅速传播对传统原生态文化艺术形成强烈的冲击,同时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发掘传承也被人们重视起来。2003年初国家文化部和财政部启动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旨在全面推进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土家族的民间音乐丰富多彩,作为土家族最具代表性音乐之一的打溜子,被首批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现在,当代音乐学者以及打击乐演奏家们对它也富有极大的热情。土家族音乐家田隆信先生对土家族音乐尤其是打溜子发掘传承和创新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创作的新编溜子《锦鸡出山》作为保留节目被多个乐团演出于国内外,中央音乐学院将该曲作为建国后有影响的民间打击乐曲收藏。打溜子作为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打击乐艺术形式在各音乐院校民族打击乐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对打溜子的学习研究传播是对国家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积极响应。为了让大山里的民族艺术奇葩,在山外绽放。那么对于演奏者来说,学好打溜子的演奏技艺就必须了解打溜子乐器的性能特点,熟练演奏技巧,深入了解演奏法和掌握土家族打溜子特有的民族艺术风格。
  
  二、乐器和曲牌特点
  
  打溜子通常由四件铜制乐器组成,有马锣、大锣、头钹、二钹。
  马锣:又叫小锣或钩锣,其直径约19厘米,边高2,5厘米,重量八两左右。锣面平坦而光滑。发音脆而亮,敲击时,给人有喜悦、欢快、跳跃的感觉。音色成扇面传播。音色有“呆”、“单”、“丁”三音之分。是合奏中的高音乐器兼指挥,除独奏、领奏外,常用掩音奏法(即敲击后让声音立即休止),使节奏进行活泼,富于弹性。另外,马锣亦常与头钹齐奏,以加强强拍的节奏。
  大锣:外形如盘,锣面平坦无脐,锣壁较厚,锣身不镟光留有锤锻痕迹。锣面直径33厘米左右、锣边宽3.5-4厘米,锣边一侧钻孔系绳。锣棰由木棒制成,长20厘米,头大尾小,棰头不包绸布。溜子锣是合奏中的骨干和低音乐器。演奏技法有击心、击边、轻击、重击、延长及迫锣等。音色宽而宏亮。敲击时,给人以热烈雄壮的感觉,音呈放射状传播。音色有“仓”、“当”、“倾”三音之分。
  钹:溜子钹有头钹和二钹之分,它们的面径较汉族钹宽,比较薄,发音明亮柔和,是合奏中的中音乐器。头钹直径约23厘米,钹边宽7.5厘米,圆拱顶直径8厘米,高3厘米。重量一斤三两左右。钹边微翘起(两只钹合拢时,边约翘起0.5~0.6厘米),两面较光滑,略平。音不高,呈中音状。敲击时,音有下滑感,传播性较马锣和大锣差。音色有“七”、“其”、“得”、“令”、“去”五音。演奏时。头钹多奏强拍、次强拍,把握演奏中的节奏。
  二钹:直径约22厘米,钹边宽7.5厘米,圆拱顶直径7厘米、高3厘米左右。重量一斤一两。音属中音,比头钹音销亮,有下滑感。传播性较头钹好。钹边微翘(两只钹紧合时,约翘0.6~0.7厘米),两面略平而较光滑。音色有“配”、“卜”、“丹”、“各”、“干”以及“可”六音之分。二钹多奏弱拍,切分节奏音型变换多样,加花密集频繁,演奏起来技巧性很强,一般人不易掌握,但他的艺术效果很独特,是打溜子中非常有色彩有个性的部分。钹的基本技法有闷击、亮击、侧击三种,但在演奏中其节奏音型变换无穷,非常复杂,技艺要求很高。在现代创新溜子曲牌中使用的头钹和二钹也有大小形制完全一样的,以求得统一的合奏音色效果。
  据现存的百余支曲牌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大约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反应现实生活。如:《大纺车》、《瞎子闹街》、《打粑粑》等。
  第二类:模仿禽类鸣叫动作及形象。如:《八哥洗澡》、《锦鸡出山》、《喜雀闹梅》等。
  第三类:对传说中神话形象的描写。如:《龙王下海》、《双龙出洞》、《凤点头》等。
  在众多的溜子曲牌中《锦鸡出山》是一部继承了民间打馏子传统,创新了演奏技法和曲式结构的优秀创作作品,在它的演奏中,除了保持了民间常用的“闷钹”、“亮钹”、“砍碗”等传统打法,又增加了“擦钹”、“揉钹”“滚边”等新的演奏技巧。它表现了锦鸡善良好动的性格和戏水斗趣,合群取乐的习惯。整曲分为“山间春色”、“结队出山”、“溪涧戏游”、“众御顽敌”、“凯旋荣归”五个乐段。充分喻意了土家人民勤劳善良、团结协作、力排干扰的民族性格。这部作品的五个乐段是一气呵成的。在表现主题上,两副钹在快速的前后半拍的演奏上,将打溜子演奏技巧发挥到了极致。演奏者除了要掌握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外,还要运用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鲜明生动的去刻画锦鸡的形象,使溜子艺术将声音之美与动作之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这样的表现手法也符合了我国传统音乐中喜闻乐见的美学原则和广大群众的欣赏趣味。
  
  三、传承意义
  
  打溜子艺术形式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宝库中的一颗耀眼明珠,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是土家民族在漫漫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文化成果,保护这份遗产关系民族文化的血脉传承,关系先进文化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要求。老一辈民间溜子艺人已经为发展打溜子艺术做出了艰苦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付出。到了今天我们更应该把它发扬光大。深入的去研究它、挖掘它、拓展表现它的艺术舞台,使打溜子这朵民间艺术奇葩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作者简介]张东升(1976~),吉林长白人,烟台大学音乐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打击乐教学和民族音乐理论。